读懂校本教研——《教研的学问》
何为校本教研?又为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我们可以从周小山和严先元合著的《教研的学问》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的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它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
正像有的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就是“开展自己的研究,发表自己的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
其实质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实践,为了教育实践的研究。
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使教师获得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一种反思、追问与探究的生活方式。
校本教研的基本涵义为“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校本教研的理念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关注学校发展,研究回归实践。
为什么要进行校本教研?
现代型学校必须实现“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因此,是开展校本教研是学校的现实需求。
校本教研的意义:开展校本教研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建设;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因此,研究过程本身就充满着乐趣。当老师们为自己研究的课题查找理论根据,重新学习教育科学知识的时候;当老师们为自己研究的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时候;
当老师们有一点体会,便自然流畅地写下来的时候;当老师的的研究能够改进学生的学习的时候;这就使他们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也会感受到研究带来的乐趣。
网图侵删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组建教研领导机构及研究团队。校本教研是以学校领导者为责任人和组织者的新型学校制度,在功能上要求把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统一起来,在运作上要将组织学习、工作改进、研究探索结为一体。因此,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和有序进行。
校本教研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因此应培养和组建教师研究团队,以点带面,形成全员参与研究的态势。
教师有效地进行校本研究,还必须了解校本研究的过程。校本教研并无固定的模式,它以问题为起点,以反思、总结为终点,反思、总结中发现的问题又成为下一轮校本教研的起点,如此循环反复,直至问题解决,它是一种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教师个体参与校本教研,要经历以下环节:
研究什么问题?——选题
打算如何研究?——设计
怎样进行研究?——资料
研究出了什么?——结论
什么方式体现?——成果
研究情况怎样?——评价
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他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
也就是说,研究与教学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教育与研究是融为一体的;好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因此,教师进行研究是自我成长的关键,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具备的能力。
《教研的学问》读书笔记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