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伯乐推文汇总简书伯乐桃源清...简友广场

《断舍离》:别让生活被昂贵的垃圾堵住

2021-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耳东月鹿

曾以为的价值、奢侈,可能只是悠然生活里的垃圾。

《断舍离》,没有深奥的理论背景,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苛刻地来讲,书籍的第三、四章甚至有类似于市面上很多小故事书、鸡汤文一般,强行拼凑篇幅,讲价值、讲意义的嫌疑。

但就是这本小书,引得我在很短的间隔期,反复拜读了三遍。震惊于书籍中的理念、方法带来的有效而持续的行动力,被作者山下英子女士悠然的生活哲学所感动。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想你所想,急你所急,痛你所痛。戳中大众的迷茫和痛点,提供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书籍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现代生活的困境?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困扰大多数人的不是匮乏,而是过剩。

我们的生活空间里,社交关系中,信息接收层,无不充斥着昂贵的垃圾。

 换季整理,衣柜里搁置了两年以上再没有穿着过的质量还行、品相不错的衣物。想丢不舍丢。

 置物架上,一大堆崭新未开封的塑料盒子、水杯,有品牌赠品或是亲友同事婚宴、寿宴伴手礼。想弃不忍弃。

 微信联系人里,除了“朋友圈第一条,麻烦点个赞”、“亲,还差2毛,麻烦砍一刀”,“正宗阿克苏苹果,产地直发”,然后再没有交流的熟悉的陌生人。想删不好删。

 手机APP里,不间断涌入的八卦、新闻、娱乐,甚至是知识、教程。想停不能停。

 ……

我们是“被困在水槽淤泥口的‘鲇鱼’”,需要疏通生存的空间,需要“断舍离”。

二、什么是“断舍离”?

“‘断’-斩断物欲”

“‘舍’-舍弃废物”

“‘离’-脱离执念”

对《断舍离》最多的争议类似于:“我按照书里所讲的方法扔掉了很多物品,归纳整理了空间,可是没多久就发现扔掉的东西有用,不得不再次购入,而整理的空间很快变得杂乱而无序。断舍离,带来了更多的不便和浪费。”

失败和误解的根本原因是:断舍离的前提和关键是“断”物欲,“舍”弃废物仅仅是过程和手段,脱“离”执念是最终要达到的“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的效果和目的。

在绘画艺术里,讲究虚实结合、画面的均衡感。在国画中,尤其讲究留白的意境。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也需要均衡的美。

我们以道家思想做一种假设——好的生活充满阴与阳的平衡和流动。实物为阳,空间为阴;物质为阳,精神为阴。任一的失衡均可能造成生活意境的坍缩。

三、如何“断”物欲?

物质轴的陷阱

“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

重要的是自我的需求,而不是物品本身。于你无用之物,即使再昂贵,也仅仅只是占领空间、时间、情感和精力的垃圾。

认清自我和现状

以衣物为例,你需要多少件衣服?

近来,结合季节、换洗、搭配和场合,本着老祖宗“事不过三”的告诫,清理了一大批衣物,并未出现清理后的缺乏症,反而有了清楚自己的需求后的安定感和空间富足、取用方便的舒适感。

“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新事物的追逐也为人之本性,然重要的是——你的“衣柜”有多大?

顶流的明星会说:“为了我的公众形象,我需要365天每天一套新衣,不能重样。”于是,他在自己的别墅里把一层楼改建为衣帽间,请助理或是专门的整理师打理。他的物品和空间,保持着相对的均衡和流动性。

于普通人而言,在某个时间区间内,我们的“衣柜”容量相对恒定,超过这个容量均衡阈值的衣物,会堵塞住衣柜,然后蔓延至其他生活空间,带来拥挤和麻烦。

“一个人之所以不幸,往往是因为欲望大于能力。”“衣物”是我们的欲望,“衣柜”是我们的能力,当“衣物”超载,带来的不是幸福和满足,而是负荷和痛苦。

以自我为中心轴,规避物质的价值陷阱;以保证空间的均衡和流动性为前提,估算“衣柜”大小或者“衣物”数量。诚然,在短期内,压缩物品的量更容易让空间保持干净整洁。

认知的过程,即为“断”物欲的过程。

四、如何“舍”旧物?

“拿出杂物,俯瞰”,对空间和物品量有清醒的认知。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比如十年前学生时代既瘦小又劣质的衣物,比如叠了一叠从未使用过的塞在柜子缝里的各种纸质购物袋,比如笔记本电脑里,前公司的资料。

“以自我·时间,必要·合适·愉快为判断基准”,比如我有一条家姐3年前赠送的黑色丝绒小礼服连衣裙,价格昂贵,但因为胸口开得很低,且从未有过合适的场合穿着,一直闲置在衣柜里。3年来,每次看着满当当的衣柜,都对这条连衣裙怨念颇深,但也总是告诉自己:“它是新的,这么贵,而且是姐姐赠送的,万一有天需要穿呢?”

这条连衣裙从“自我·时间”标准上来讲,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别人”和不确定的“未来”,当“舍”。从“必要·合适·愉快”标准上来讲,它有一定的必要,但不合适,也不太愉快,当“舍”。

“舍”并不是纯粹的丢弃,你可以挂某鱼二手转卖,可以洗干净打包放进小区旧衣物爱心捐赠箱里,可以改一改,当抹布也行。

总而言之,同“断”物欲是“舍”旧物前提类似,“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山下英子女士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收纳整理的一套法则:

五、脱“离”执念,获得“流通”的生活

“断舍离,即‘出’之美学,其核心是‘出,则进’‘进,则出’的反复循环。” 生活,就在这样的进进出出里,有了“流通”的生命气息。

于物质而言,我们挥刀“断”物欲,狠心“舍”旧物,最终的目的无外乎想要让自己的居住空间从杂乱拥挤变得均衡有序。当你习惯时常“断舍”,舍弃时更果断,购入时更谨慎,空间流动了起来。

于身体而言,我们含泪“断”口欲,远离可乐,远离炸鸡,拼命“舍”肥脂,跑步、游泳、HIIT。因珍惜“舍”得不易,故“断”得更坚定,提高了身体的代谢水平。

于社交而言,评估自己的社交需求和能力,断掉“无意义”的社交,把有限的精力,留给自己和更重要的身边人。

于信息而言,凉薄地来讲,新闻媒体发布的绝大多数信息都与你无关,冯赵离婚跟你没有一毛钱关系,网友神评:“外星人是否存在完全不影响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市面上浩瀚的书籍,APP里层出不穷的限时9.9的各类教程,若你无求,对你无用,仅针对你而言,也不过是盲目消耗时间精力的昂贵的垃圾。破碎的信息无法带来真正的知识,做一个主动而克制的信息消费者,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看似拥有很多,却总有匮乏感;看似亲友众,却总觉得孤独寂寞;看似明白很多,却总是迷茫懵懂。

“过犹不及”,生活需要均衡感和流动性,别让它被昂贵的垃圾堵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