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向组织揩油跟着永澄热情日更

一个单词让您从执行者成为管理者

2016-10-26  本文已影响5026人  易仁永澄
这个单词叫做PORT

一、这个思维方式学校没有教

今天,我做了个统计,我答疑过的问题中出现了约500多个关于“如何才能有管理者思维方式”这样的问题,占答疑总量的约13%。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很令人困扰的,没有人能够说出管理者思维到底是什么,学校也没有教明白到底什么是管理思维,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看过我写本质导向(《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其实只有四个字》)的伙伴就知道,如果出现若干不同表现的案例,只要抓到问题的本质,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上述几个问题的本质就一个:缺少管理者思维,可是,管理者思维是什么?

二、一个模型就够了,它叫PORT

不卖关子了,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有多种,但是它们的出发点都在这一个模型——PORT。

PORT模型是我提出的,为了凑一个便于记忆的单词,我不得不把第二个词(Goal)
的第二个字母大写,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啊,我就不追求完美了。这个单词是管理者思考问题的具体顺序,我们具体来看看。

(一)目的

任何一件事拿到手里先思考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为了XXXX”,比如说:“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为了把这个产品卖到200万”等等,你会发现,当目的明确的时候会呈现出巨大的能量,仿佛拥有了具体的方向,一切行为都要朝向并围绕那个方向前行。本质上,管理者的核心思维是:把一切资源都投向到和价值有关的方向来,通过不断把事情做成来实现价值提升的目的。

(二)目标

目标的确定可以保证事项推进的稳定性

目标是什么?就是眼睛里可以看到的标准。关于目标有几个常见的要求:

如果你有能力把上面三条做到,目标设定基本上没问题了!

(三)结果

结果导向让目标达成有了方向

前面说了,做事情要有结果的,否则能叫做事了么?这是人类经验集大成的体现,目标到底怎么达成,没有标准啊,所以用结果衡量,只要结果出来了,目标就有了!所以,当我们平时做事情之前,可以问问自己,我这次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奔着这个方向去就好了,基本不会出错的。

(四)任务

天啊,任务竟然排在最后!

任务是用来取得成果的,而不是随便拿来就做的!这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消息,看看您是不是有这些问题:

简单来说:把所有精力都关注在任务上,是典型的执行者特征,而管理者,最后才考虑任务是什么。

三、如何训练管理者思维呢?

很早之前,我发起过一个叫做写下来训练营的活动,本质上就是对管理者思维进行训练,可以看看当时的学员反馈:点击查看,做了五期之后这个活动暂停,然后被我转移到了职场青年成长培养计划,安排在正价值阶段,帮助参与者了解管理者思维,名字还是“写下来训练营”。不过,鉴于幸福进化俱乐部的入门门槛很高,非积极主动的小伙伴进不来,所以,我还是把具体训练方式说一下吧。

任何一个事情拿到手之后,就念四句咒语+一个固定句:

  1. 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还有么?
  2. 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还有么?
  3. 做这件事要取得什么成果?还有么?
  4. 为了获得这些成果,要做哪些任务?还有么?

再记得,为什么要叫写下来训练营,光念咒语是不管用的,关键是写下来!好了,最后,我给出一个时间长度提示:如果每天刻意训练一次(很多人搞每日三件事,至少可以训练三次诶~),1个月之内就将拥有管理者思维!我敢打包票,搞不定你就来找我。

四、最后的提示

不要小看这个模型,看看企业目标管理、项目管理方法论,都是从这个模型延展开的,管理者工作可以总结成极简一句话:调配资源,实现目标,前后都包含在这个模型之中,上接意义、下接落地。此外,这个模型的顺序可以用来自检,只要自己的思考不是按照目的、目标、结果、任务的方式来思考的,很有可能掉坑。最后,刻意训练可能在一开始让自己不习惯,但这正是习惯的必经阶段,持续一段时间,那种清晰感就是你的了!

易仁永澄,只谈干货

我有个问题:点赞和打赏,您会选择哪个?如果都不选,那就要针对性地留言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