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她打call|一头扎进垃圾堆的海归女硕士
垃圾是肮脏的,是我们想要丢弃的东西,是不被需要的。可是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垃圾产生,而垃圾处理更是一件令人头疼问题。
有一名海归女硕士,回国后一头扎进农村的垃圾堆中,这究竟是为什么?
痴迷捡垃圾的女硕士叫陈立雯,研究生读外国文学,2009年研究生毕业,她没有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进入一家在北京注册的环保组织。从这以后,她的名字就和调研垃圾流向、监督垃圾焚烧联系在一起,她曾整日待在垃圾焚烧厂。2015年,她出国深造,到美国名校南加州大学学习环境史,回国后她去了河南平顶山市的一个近郊村庄。从北京到河南农村,她已经和垃圾打了8年多交道,现在还在认认真真地“捡垃圾”。
村里、路边、河道处处是垃圾,陈立雯带领村民进行了一场严肃认真的垃圾分类“实验”。她对当地垃圾分类亲力亲为的举动,令许多村民十分不理解地认为:她是不是疯了?而在她的逻辑里,“垃圾是由人产生的,我不是在和垃圾打交道,是在和人打交道。”
陈立雯的心中,有一个“垃圾梦”。
她提倡垃圾分类:“不加分类的集中化回收处理,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段,这样看似最省事,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只是实现了垃圾从眼前的转移,而不是回收。最终,混合垃圾或者通过填埋,或者通过焚烧,都要对环境产生污染,实际上最终还是要反作用到垃圾的产生者身上。”
碰见村民,她很乐意和他们聊些垃圾分类的知识。她给村民讲这些年她调研垃圾填埋厂周围的恶臭,以及不经过分类,垃圾焚烧厂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有人悄悄告诉她,说村民不比大城市的人,办不成这事。她笑着回应:“我从北京来的,有的人垃圾分类分的还不如你们呢。” 陈立雯迫切地在村子里动员热心村民,在她看来,热心是对公共事务参与的前提。
陈立雯认为,垃圾是由人产生的,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还是要做人的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主动加入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和垃圾分类的队伍中,镇村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过去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扔,“污水靠雨冲,垃圾靠风刮” 的现象,及农村“一袋装”、“一桶倒”的方式,都成为了过去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方式。有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有的人,成为了大家瞩目的对象。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但如果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陈立雯帮助村民清理垃圾,改善了恶臭的环境。她执着奋进,推动环保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她的环保社会责任感如蔚蓝天空般明亮、宽广,为她打call!
所谓的最好的教育,不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