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父母都有病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Dora007

每次见到关系好的同学或朋友,我都会问:家里老人还好吧?

他们大都会礼貌性地回我一句:挺好的。

接着,我会不礼貌地回他一句:我不信。

当他们一头雾水的时候,我就开始向他讲述我的经历,讲那些我看到的、听到的悲剧。

啰啰嗦嗦讲很久,无非是想告诉对方一个道理:咱们的父母年纪都大了,他们都有病,都有一些潜在风险。

或重或轻,或明或暗,你应该多关注老人的身体,经常带他们去体检。

大多数人听完我的故事,唏嘘不已。

过不了三天,就会抛之脑后,该干嘛干嘛。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太忙,没时间;父母不愿意体检,嫌麻烦。

一年半的时间,我花了80多万,父亲受了常人受不了的罪,还是没能留住他。

医生说,如果早发现一年,也许会有另一种结果。但是,一切都太晚了,我们检查得太晚,治疗得太晚。

时至今日,父亲去世四年,我还时常梦见带他去看病,梦见医生说,有治愈的可能。

醒来后,才意识到父亲已经走了多年,永远都不可能再治愈了,留给我的只有无限的悔恨和遗憾。

周围人安慰我说:你已经尽力了,他得了这种治不好的病,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我一直觉得,父亲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无知,死于疏忽。因为大部分的早期癌症都可以控制或治愈。

医生告诉我,早期癌症的综合治愈率高达65%,数据不一定准确。

因为每个医生说的数据都不一样,但医生们给出的统一观点是:早期癌症的综合控制及治愈率肯定超过50%,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家都知道癌症的恐怖,却不知道癌症也有温和的一面,那就是早期癌症。

我一兄弟,前几年体检被查出患有肺癌,是肺癌中能确认的最早一期,在北京做了个手术,不用化疗,不用放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现在五年过去了,他早已恢复如初,依旧生龙活虎。

这是我看到的,最幸运、结果最好的一例癌症病例。

父亲去世后,我一直想写篇文章,标题都想好了,就叫《咱们的父母都有病》,我希望以这样惊悚的标题提醒大家:关注父母健康,多带他们去体检。

反正只要父母还能吃能喝,他们就拒绝体检。他们总是侥幸地认为,倒霉的都是隔壁家的父母。

岂不知,中国患癌率高达1/3,平均每个家庭至少会有一个癌症患者。

即便是再幸运的家庭,双方父母合计4人,自己夫妻2人,小孩1人,7个人一辈子全都不得癌症的概率,是2/3的7次方。

我替你们算一下,一个家庭不出现癌症病人的概率是0.09%。

看到这组数字,你还会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吗?凭什么得癌症的都是别人的父母?凭什么你就那么幸运?

2014年4月的某个周末,我在《三联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癌症家庭的艰难抉择》。

文章讲述了两个癌症家庭的两难选择:

积极治疗,有可能人财两空;

提前放弃,有可能悔恨终生。

一个人得了癌症,医生会告诉你很多数据:保守治疗的五年生存率是多少,做手术的成功率是多少,靶向药物的有效率是多少等等。

于个体而言,无论你如何选择,都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你只能选择其一,永远都不知道另一条路的终点在哪里。

那个周末,看完那篇文章,我有些担忧,但还是心存侥幸地安慰自己:父亲这些年一直体检,应该没什么事。

一个月后,父亲来北京小住。姐姐告诉我:父亲几个月前有便血症状,让我带他去检查一下。

那天,我带父亲去肛肠医院做了个指检。医生说情况不大好,建议作活检。

这个时候,我都没想到父亲会得直肠癌,还以为是痔疮,或是息肉之类的。

像所有没有患癌经历的家庭成员一样,我们总是侥幸地认为那种恐怖的病离我们很远,它不会降临到自己家人身上。

我照常上班、出差,只是安排家人带父亲去做进一步检查。

2014年5月11号,我在长春接到短信:父亲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

那一刻,不再心存侥幸。

那一刻,才意识到天真的会塌下来。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辗转北京、西安各大医院。手术、化疗、靶向、免疫疗法……能用的方法都用了,该不该花的钱都花了。

我拼命想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

一开始,医生说做了手术,生存期超过五年的概率有50%。

我们就赶紧做手术;术后化疗控制不住,就用靶向;靶向效果不明显,病灶转移到了肝上。

医生说做肝切除手术,只要不扩散,生存五年的概率还有30%,我同意继续手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