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外的心情

2019第五届青年大会 | 康丽颖:携手助力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

2019-07-29  本文已影响9人  LEAD立德领导力

2019年7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劳动管理服务中心、中关村立德青年领导力创新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立德领导力LEAD)联合主办,早起文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知识就是生产力:第五届青年大会(GLOBAL YOUTH SUMMIT)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自政商各界的精英人士及深受青年喜爱的全球青年导师以“5G时代的发展机遇:知识就是生产力”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大会包括:六场主旨演讲、一场巅峰论坛、青创客计划颁奖盛典以及闭门晚餐会等众多精彩环节。

在备受瞩目的全球青年导师主旨演讲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康丽颖在“携手助力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主题演讲中指出,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在人自然天性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教育影响所实现的儿童发展。她分别从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父母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三个方面向大家论述了成长取向的家庭教育理论。她还鼓励优秀的家长多多分享经验,同时希望社区能够利用资源优势去探索建立社区家长大讲堂。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每个家长都要认真思考与学习,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成就优秀的孩子的同时,更需要为孩子树立榜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家长。

康丽颖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们今天的演讲主旨是“知识就是生产力”,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家庭教育这样的私人领域怎么能够聚焦到这个主旨。今年我刚好写了一本关于成长取向的家庭教育理论建构方面的书,所以我决定把自己最新的研究理论成果“携手助力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分享给大家。

我想从这样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交流,第一个是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第二个是父母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第三个是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康丽颖演讲

那么促进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关于成长会有很多的解读,它本身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指的是生理方面的细胞增值,有机体的长成,各个器官的成熟等。我们在教育学的语境中谈成长就是在谈教育,实际上是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谈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问题。

为人父母,是大家人生中会经历的很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包括我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就当了父母。我女儿对我当母亲的评价是10岁之前很一般,但10岁之后做得很好。她今年27岁了,还好有一大半时间,我算是比较称职的母亲。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实际上要考虑三个层面: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受之于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经验,是事物的教育。所以我们说顺势而养的自然成长,就是要遵循它自然的发展,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以我女儿为例,在她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在楼下捉了一矿泉水瓶的蚂蚱,蚂蚱还是活的。回到家,她就拿起毛笔在爷爷的宣纸上画蚂蚱,简单几笔竟然把蚂蚱腿上的绒毛都画得活灵活现。我当时很惊讶,就问她:“谁教你画的呢?”女儿说:“蚂蚱呀,它就在我面前,它是我的师傅!”。后来我就在观察,我女儿有很强的的观察能力,对色彩很敏感,线条把握得很准确,她是有绘画天赋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童年的秘密,尊重孩子成长的独特性,理解孩子个体差异化的选择。

关于乘势而育的帮助成长,就体现了中国人常说的“无为而治”,但成长最终的实现确实需要教育的努力。我认为顺势而养只是一个基础,那乘势而育就是过程,也是目的和追求。儿童成长是一个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面对着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冲突与博弈,最终通过社会化实现自然之序和社会之序的融合。所以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人教育和品德教育。

孩子在小时候可能没有道德认知,但是你要不要培养他的道德品质?我举个例子,有一个法学家40多岁才有了女儿,肯定也是疼得要命,他女儿在两三岁的时候你满足不了她的需要就会哭,这父亲当时跟孩子这样讲:“你可以哭,但是你不能妨碍别人”。法学家的这种行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给孩子建立起了社会规则,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规则意识。

天底下的父母很少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怎么去爱?一个是需要智慧的爱,同时还需要理性的约束。在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写的《爱的艺术》中,认为一些非常无私的父母爱孩子爱到极致,但这个孩子并没有获得幸福而是痛苦,是因为这种爱并没有让孩子产生一种回报,也没有让他拥有一种愉悦的经历,他还会觉得如果自己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那简直太不讲天地良心了,以致于这样的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我们还经常告诉孩子:“你好好学习吧,你今天虽然不太快乐,但你明天就可以幸福快乐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对幸福理解上的偏差。学习很累,但是我们也能从中找到幸福,像张萌萌姐一样早起学习。

关于纠偏而行的干预成长,在父母给予孩子基本生活保障之外,还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好习惯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有意识去培养的,比如专注力、好奇心、健康习惯等都需要训练。

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康丽颖演讲

我们再看一下父母如何去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首先,父母要自觉地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而且父母要对自己的教育者形象有清晰认知,建构起道德的形象、文化的形象,还有人格形象。能够独善其身,也能够相善其群,这是梁启超先生讲的,也就是我们的道德形象。父母有文化,善于学习与运用,也就是我们的文化形象。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有餐桌文化,每天吃饭的时候父亲就会讲好多事情,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看书很多,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他都看。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在看朱可夫写的《回忆与思考》,那时每天吃饭的时候,他就和我们讲一个片段,我听完心里就长草了,总在想后面是什么。于是,我就开始去偷书,拿到学校看,大概两三天时间我就把那本书看完了。大量的阅读对我的学习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也很喜欢写作,忙起来的话一天能写一万字,这些绝对跟童年的这段家庭教育是有关系的。

父母在家里要学会调整情绪,这就是我们的人格形象。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都要有意识的去加强与陶冶,毕竟身教重于言教。另外,作为教育者要有一种理性的自觉,有明确的教育意识,有自觉的教育行为,并能够主动担当。另外,惩罚孩子一定要有仪式感。比如,孩子犯错后不要吼他,你要告诉他犯了什么样的错,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其中,你可以让孩子做出某些选择,比如剥夺他某些幸福的选择,或者让他体面地接受肉刑。

父母在教育中还需要实践的智慧,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家庭教育。比如,我有个姐姐自尊心极强,我父母很少说她,因为平时瞪她一下,她就会哭好几个小时。父母对她的教育会以预防为主,经常会对她这样说:康丽颖经常会犯哪些错误,你千万不要犯。虽然我是一个反面教材,但姐姐自尊心被保护了,而且我父母知道我抗挫折能力比较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父母不能一概而论。过去的家风是指家族文化,现在我们由大家族变成了小家庭,但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特质与规矩,我们需要把好的东西发扬光大,为促进成长而育。

最后一个方面,我简单分享一下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虽说家庭教育是一个私人领域的事儿,政府和社会介入是不是要千家一面呢?不是这样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给家庭教育立法的国家,政府会推动家庭教育,社会会参与家庭教育,学校会引导家庭教育,最后是家长担责。谁都对家庭教育有责任,那怎样去构建成长取向的家庭终身学习体系呢?我自己理解是这样的,参与儿童家庭建设的学校和社会支持系统要完善,家校共育就是共同的目标。

我现在主张在一些学校开设戏剧课程,比如让孩子演自己家的故事。我讲个小案例,广西有三支队伍做家校共育,第一个是土生土长的老教师这样的专家,第二个是好妈好爸榜样示范队伍,第三个是好妈好爸点赞队。每个月评出来好妈好爸,孩子就会敲锣打鼓地给父母送大红花,这个对家庭触动特别大。有的小学生对父母说:我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我也是好孩子,但你可不是好妈好爸,拜托了,能不能努力一下,因为同桌的小朋友不如我,但父母都评上了,我太没面子了。我们主张建立的学习型家庭教育,有儿童参与的视角,因为来自于孩子的压力,父母是承受不起的。

我们团队正在承担家庭教育立法的调研工作,现在我们还需要对家庭教育的政策和法律作进一步的完善,构建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政府方面已经做了非常有成效的工作,还有很多企业在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我们鼓励优秀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也希望社区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去吸引一些家长来办“家长大讲堂”,在社区学习型家庭建设的平台上去进行一些探索。

青年大会是LEAD立德领导力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从2015年开始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影响力覆盖全球过亿青年。“过有准备的人生,坚信坚持的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五届青年大会数百位导师,让青年人为应对未来发展变化做好全方位准备,通过导师引领让青年的梦想照进现实,青年领导力得到切实提升。

今天的青年决定了未来的世界,要实现未来社会更加美好的愿景,必须从当下行动起来。五年来,青年大会(GLOBAL YOUTH SUMMIT)帮助并影响到了很多青年人,每一届青年大会都会带动更多青年人向前辈学习就业创业经验,获得导师指导,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观看2019青年大会直播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