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2|《稀缺》足够充裕的资源不如好的计划
2022-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留白简话
2022.03.04 同 星期五 晴(3℃/-13℃)
(简书日更112天/总日更501天)

慢读书的好处,就是能够将一个概念反复咀嚼,加以分析,能够细致的去品味书中的道理。
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
贫穷的原因是由于富足时的浪费、拖延,以及低效率的能力。充裕的资源能够让我们拥有一定量的富足,但是不足以支撑我们因为浪费、拖延和低效率产生的错误,当这些错误累积起来,就会再一次造成稀缺,我们又会陷入贫穷,所以换一种方法来说,问题的产生也是因为资源毕竟还是太少,我用有极其富裕的资源,那么就会有很大的容错空间,从而不再产生稀缺。
管窥产生的借用行为与资源充裕时的拖延行为同理,会使穷人产生富人对待资源时散漫的心态。富人的散漫自有自己的巨额财产去分散风险,穷人的散漫背后却是自己一次次的借钱梭哈。
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作用在人类身上就是如此的让人绝望,财富就像优势基因一样迅速地汇集在资本家身上,而后挤占掉穷人的生态位。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只不过背后的逻辑是穷人的三代而折,富人则是三代生了几百个人后对财富的稀释使得富不过三代,一亿分成100份也不过是一百万。刘备有皇室血脉最后也只能卖草鞋,皇室尚且卷成这样,又遑论历史上发不出声音的大多数穷人。鲁迅说翻开历史书只看见满眼的人吃人,经济学的书又何尝不是如此?——某信读书堤岸桅灯书友的书评
书中看到这样一段书评,感觉很有意思,虽然社会本质上就是如此,但是不应当如此之悲观。“风水轮流转”,即使是皇帝也是也不是永久不变的,也会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沦为产生稀缺的普通人,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预则立,不立则废。老人常道,“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就像明朝的皇帝,即使在不理朝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了那么久,但是最终在之后几代人中,把江山败了个精光。按照这种理论来讲,资源即使再丰富也没有一个良好的计划,一个好的心态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