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华烁烁|禅意缘满百汇城

夜读摘记(8):賣花聲(懷古)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309人  宋亿

作者:張可久

此题共两首,《古代汉语》收录了第二首,今天时间充裕,查询资料后将两首一并学习了。

原文: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开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


(1)阿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2)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3)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北部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4)“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
(5)“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6)“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7)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曾经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往事难回首,暮春野花开落的时候,东风又起。

美人虞姬自尽于乌江岸边,战火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玉门关。伤心历朝历代的烽烟战火,让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小感:

第一首开头用了三个典故: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享乐、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

“不堪回首”四字读来有种模糊的感叹,“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把笔端落在了景上,古文赏析中说,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兴发作者无限的感慨。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一首在手法上似乎与前首相同,也是列举了三事:霸王别姬、吴蜀破曹、班超从戎。只是这三件并无关联的事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赏析资料上说,“紧接两句‘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说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的普通老百姓,可见前三句所写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一来,作者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的英雄美人。”

最后的“读书人一声长叹”,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这一声长叹,叹的是什么?也许是叹国家遭难,叹百姓受苦,叹读书人的无可奈何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