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老师错了,桃花源其实是鬼村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夜深孤帐灯

还记得中学时的那篇《桃花源记》吗?

老师总说无奈隐逸的陶渊明,借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心中美好世界的向往。

民风淳朴,天下大同的世界,刻画在桃园的人身上。

是作者,也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

你真的觉得这篇文章就这么单纯吗?

仅仅是作者在描绘白日梦或是意淫?

恐怕不是这样。

这是一个渔夫误入死人谷的灵异故事。

我没有标题党,且听我慢慢分析。


文章第一句,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古代的很多产业都是世代相传,渔夫不可能连他生活的地方都摸不清,以至于迷路。

深山老林里迷路可不是什么浪漫的事,邂逅一片桃花林更意味着事情不简单。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要知道,民间说法桃木有辟邪功能,所以常常作为阴阳两地的屏障,这是古代文人不可能不知道的。

况且如此壮阔的桃林显然并非天然长成,渔夫竟然却对此毫不知情。

如今正是桃花盛开的四月。

同时大家也知道,陶渊明独爱菊花,因为他觉得菊花就像他自己一样,象征着隐逸之人。而桃花源中的人与外隔绝,也是一帮隐士的样子。

如果他想描绘心中的理想世界,这里用菊花岂不是更贴切吗。

况且古代可没有把菊花比作什么东西的习惯,没什么好避讳的(手动滑稽)

不过这些只是进入鬼村的铺垫而已。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看见山洞就进去了,洞由狭窄渐渐宽阔。

在魏晋时期,一般为了防止盗墓贼,会把墓道修的前窄后宽。古人十分注重避讳,为了吉利,怎么可能把村舍修成前窄后宽的样子呢。

所以,懂我意思吧。

渔夫进入的其实是一个墓道。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更值得推敲。

在古代只有大都市才会有规划的建设,整整齐齐。而一般小村落只会修建的很随意,错从杂居。

而为了表示对死人的尊重,墓中的东西一般都十分整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桑竹茂盛分别在七月和五月,桃花盛开则是在现在三月,各种时间都在这里冲突了,就好像旋涡一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这个词在古代有时会用来形容墓道。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源里的人衣服都如外人,可已经与世隔绝已经五百年了,可是穿着却没变,所以很大可能是外面的后人烧给他们的,而不是自己编织的。

出了桃源,渔人立刻将事情报告给了太守。

看似背信弃义,可是事实上政府发现一个村落不过是多征收一点点赋税。渔人能有多少赏赐?这跟加家旁边的一个邻村的友好与善意,哪个更重要?

显然是渔人意识到了这根本就是一个鬼村,因此慌忙报告太守。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看过其他灵异故事的人应该知道,这时候渔人的进入,已经让村人意识到自己是鬼了。所以,鬼村也就消失了。

刘子骥想找到鬼村,自己就得先死掉,变成鬼,至于最后有没有找到,这就不知道了。


后记

陶先生终其一生都有一颗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他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美好世界显然是不存在的,因此干脆把它描绘成了一个鬼村。

是不是鬼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的生活是他想要的,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世界。

陶先生把它描绘成鬼村,心中也一定有许多无奈吧。

公众号【夜深孤帐灯】

深夜静思,我们孤独,却不为寂寞所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