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M3.0 心智模式预习作业-JennyLu
1、之前我们读过芒格的书里,他已经反复讲到,很多事情的问题本质上出在激励体系中。比如,激励体系会让人们去为了短期的自我的利益,而不顾长期利益等。现在想一想,你所在的工作岗位,提供了怎样的激励体系(奖金、工资、绩效、提成等等),它的优和劣分别体现在哪里? 这道题希望大家尽量客观地回答,排除个人情绪。在校的同学,谈一谈,学校提供的激励体系是什么样的。
在谈学校的激励体系前,先看看激励力的组成要素: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百度词条说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值,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满足的可能性。)
简而言之:
所谓效价,就是【你有多看重这玩意儿】;
所谓期望值,就是【这事儿做成了你有多爽】。
(一)奖学金
毫无疑问各位大学生在开始领固定生活费并自主支配金钱的生活后,都明白了钱的重要性,因此奖学金成为了学校的激励体系中效价最高的方式之一;其次,到手的奖学金可以拿来清空购物车中觊觎了很久的商品,也可以满足部分大学生“终于可以自己挣钱了”的小心愿,如此一来,期望值水涨船高。——奖学金的激励力杠杠的!
(二)排名公示
我个人对于大学的排名的公式并不很敏感,大概是高中毕业后淡化了“成绩决定论”的观念,对外界的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和广阔,但显然,大部分人对此要比我敏感许多——大一下学期拿了系里的第一名,排名一公布,没等我自己去看,舍友、同学、辅导员纷纷表示祝贺,之后也常“学霸”“学霸”地喊。虽然我一开始不甚看重这个,但久而久之,众人拾柴抬高了我的效价(期望值倒还是老样子,顶多对自己说说:你小子,还挺争气。),排名公式给我带来的激励也强了起来。
(三)有限的推荐名额
和“限量版”是一个道理,稀缺性常常让消费者趋之若鹜,难得项目的有限推荐名额也让同学们跃跃欲试。不过,你对这项目是否感兴趣——你感兴趣,它的效价就高,激励就强;反之亦然。
2、在激励体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心智模式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流行的观念就是,如果你做了某事,你就会得到XXX好处,如果你不做这件事,你就会被XXX。结合之前我们讲过的财富课,谈一谈在财富和赚钱这件事情上,你(真正的)胡萝卜和大棒分别是什么?驱使着你去赚钱,和让你害怕没钱的观念,请写下来?
“胡萝卜加大棒”是激励方式中的一种。这种暗喻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它来源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
除了奖学金外,我还没有自己赚过钱,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理想化。
(一)
先说说兼职。我似乎并不急于“赚到钱”,并不是因为家境有多宽裕,而是因为我比较在意自己“究竟是用怎样的方式赚到了钱”。大学入学前,妈妈曾经说:“如果空余时间比较多,你可以选择去做做兼职,体会一下这个社会期待你拥有怎样的品质。”话虽如此,但学校附近的选择有限,大多是“付出时间和体力换取报酬”的工作,对我没有吸引力。
(二)
入学之初,曾经有段时间拼命想着独立,想着不再依靠爸妈的生活费。那个时候我的“大棒”就是:不要再让父母为你操心了,向他们证明,你已经长大了。
不过现在我认为,还是不要把经济目标当成终极目标,把着眼点放远一些,格局打开一点,经济目标的实现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ps,不希望变成一个眼高手低的人,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行动。做事。干活儿。
(三)
我的大棒是:停止成长,陷入用体力和时间换取生存资料的模式。所以常常提醒自己:你是一个追求新鲜与刺激,也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再用这样的思想,去指导眼下的行动。
3、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心智模式,应该可以使你做出相应的行为。在写完刚才两个激励体系的分析后,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激励体系并没有让你持续去做出你想做到的那些行为?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其实写完以上两点,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来着,哈哈。
如果要自省,我觉得自己最缺的是“体验”“经历”“历练”。引一段话,你们感受一下。
@彭萦: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创业?我的回答是:吃喝玩乐终究是低级刺激。去创造,去厮杀,这才是高级刺激。这样的刺激你只要做过一次,就还想做一百次。快乐可以用低级刺激来满足,痛苦永远要高级刺激来填补。
我想,隔三差五地切身感受高级刺激,是让我进入良性循环的不二法门。
嗯,我没有懒癌,很少抱着手机电脑陷入剧情,陷入游戏。我做好自己想要做好的事,看尊敬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在想什么问题,为自己谋划路径,如何到达,如何思考。
总体可打80分,剩下的20分,就交给未来踏踏实实的行动。
燥起来啊!!!
4、我们现在从外部游戏规则,转向内部游戏规则。也就是,人的快乐,幸福、满足感,等等很难量化的东西。想一想,你的内部激励机制是什么? 你基于内部激励机制,已经做了哪些事情?比如,你追求快乐,所以做了xx。 你追求平静和满足,所以去冥想去内观。你追求爱,所以谈恋爱。等等,写下你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情。
最近才恍然想起,好多人曾说我“不同”。
不是异类,不是奇怪。
是“有点儿意思想要继续了解”,是“看起来差不多但细想来却别有意味”,是和而不同。
“外在的话如同这个年龄段所有的女生一样,内在的话,你拥有她们都不曾拥有的特质。可能她们这辈子都不会拥有。”
我发现,“自我”是在与外界的交流碰撞中构筑而成的。——我原先并不了解“自己原来是这样的”,而他人、他事,像是一面镜子,一个弹簧墙,他们映照出我真实的样子,再如实地反弹回来——于是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样啊。”
于是我开始想,究竟是我的哪些特质,使我变得不同呢?好像还是很难分辨。那么就来说几件让我了解自我的事儿吧。
我看重亲情,所以为了和外婆玩到一起,去学了麻将,春节呼朋引伴,把外婆逗得不亦乐乎;我追求充满活力的状态,所以通过打羽毛球给自己充电,所以和亲近的人随心所欲地闹腾;我期待很酷的生活状态,所以关注很多很酷的人,研究他们的成长轨迹,向他们学习;我从前追求心动,所以拒绝对我好到有病但没有crush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能力让他人成长和幸福,于是克服自己自私的小天性,用直截了当的行动来改造思想中的小别扭。
了解内部激励机制,还真是繁复而有趣啊,对吧?
5、当你基于内部驱动机制,而非外部驱动机制去做事情的时候,你有哪些感受上的变化?
当我被外部驱动机制去做事情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机器人。
当我基于内部驱动机制,总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拍着大腿叫嚣:好爽啊!就是这个节奏,继续保持!
6、结合我们第一条所写的自己存在的客观环境,我可以怎样把外部激励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其实在每一次被外部激励机制驱动的背后,也隐藏着你内心的渴望啊。所以,咱们来画箭头吧,拿奖学金举例。
(一)在奖学金背后:为什么想要奖学金?为什么想要钱?拿到钱以后打算怎么花?
这个学期的奖学金还没发,但我已经提前和自己说:拿到奖学金后就去买个Apple Watch series2!
诶,咱们继续,为什么是Apple Watch series2呢?
/1/ 因为它酷啊。它不只是一块手表,背后隐藏着的,是我追求的生活状态——“酷”。
/2/ 因为它能督促我多到处溜达溜达。三个小圆环,卡路里统计,全新的GPS和防水性能,背后隐藏着的,是我想要的——健康,和好身材。
通过外部的激励机制,去真正认识自己,看清欲望的来龙去脉,你会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下一次,当你对奖学金动心的时候,你知道,其实你动心的对象,是藏得很深的——Cool lifestyle, health and sexy figure,哈哈哈。这么一想,是不是就结合起来了,就令人兴奋多了~
7、之前有提到过,每一个概念,都是一条程序,有些程序看上去很好,但我们对它一知半解的,放进来就是一个巨大的Bug。流行概念,比如,财务自由,有趣才是春药,大城市一定比小城市好,好东西一定很贵,男人都是混蛋这些。无论这些概念有多流行,或者说出他们的人看上去有多牛逼。花点时间检视一下,哪些概念已经变成了你的bug ?
我脑中似乎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bug了。
拿“财富自由”举例,也订了这个专栏,但是如同第3题所说:
我似乎并不急于“赚到钱”,并不是因为家境有多宽裕,而是因为我比较在意自己“究竟是用怎样的方式赚到了钱”。
很多人很向往“财富自由”的状态,容易误把它当作终极追求。但现在它在我眼里,不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只是一门专栏课程的名称。相较之下,我更在意的是:这个专栏的内容设计是怎样的?李笑来老师为什么要先说A才说B?为什么他的专栏订阅数能甩别人半条街?具体到某一篇文章里,他的行文逻辑是什么?——这些对我的行动有切实指导意义的东西,才是我的着眼点。
不止看流行概念,还看看它们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不要被消费,不要被宣传,要思考,要创造。
8、一个人的时候,很聪明。一群人的时候,都会变成蠢蛋。从众效应,羊群效应,是最大的心理误区。想一想,很多时候明明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大多数人是错的,为什么还是选择了从众?
从众的时候还是少的,甚至有些刻意地逆大流而行。比如,前几年《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就本能地刻意抵触,坚决不看;最近身边有些同学在玩阴阳师、王者荣耀,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也丝毫提不起兴趣。
当然了,在群体中发表个人意见时,为避免麻烦,会对非主流的想法有所修饰,再加以表达。但在心理层面还是自信的呀,只不过是“我懒得和你们争啦~”
而我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呢?
在于——用合理的方式构筑自我,并尊重、诚实地面对自我。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也能在与大多数人意见相左的群体中“曲线救国”,做一个友善但坚持自我的人。
9、这次推荐的两本书是爱默生的《自立》和采铜的《精进》,前者和梭罗一脉相承,讲的是针对整个人生比较宏大的心智模式。后者是目前关于学习和进步讲得非常透彻的心智模式了。总结一下在这两本书中,两位作者所呈现出的心智模式结构。
爱默生:这是一个真正拥有全观视角的作者。
树叶不是树叶,树叶是历史,树叶是自我,树叶是万物。
在爱默生那儿,“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不证自明、本应如此的命题。
采铜:这是一个在智识的海洋中构筑自我,并在与外界的碰撞中修正自我的作者。
“他人看之平常处,我看皆繁花似锦”,采铜老师有敏锐的“嗅觉”和心灵,能识别,能接受——“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