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读书想法

反常识:你需要的可能不是规划,而是量化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贝子晨

一个国家需要5年-10年滚动规划,一个企业需要3年-5年企业规划,那一个人需要几年规划人生呢?人生真的能规划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不明白规划里的变量,也许你会有伟大的目标,脚底下却处处是坑,迈开步子,却被深埋。

先来看一个案例,我们常常认为的需要耗时较多的制造业---“服装零售商”:西班牙服装零售商Zara。

这家服装零售商,成为美国众多商学院的研究案例。原因是它针对市场灵活的生产、分销机制。

Zara先是让员工去购物广场、中心、人群密集的地方,看人们穿什么,得到潮流的灵感。然后,让设计师将这些灵感的面料、颜色、风格做成不同的组合,每种组合生产出一小批产品,放到店里中去卖。

接着,根据卖的情况,测算出产品的畅销度。最后,根据店面反馈的销售情况,将卖的不好的下架、清库存,卖的好的产品,加大产量。

Zara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市场,并能量化每个环节的信息,及时调整库存和衣服的样式,靠的是Zara可以再两周内设计、生产、运送和在世界各地销售新款衣服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让Zara成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

我们常识认为的做服装,预测某款衣服可能会流行,然后留有一定库存,用各种方法去促销等,是“预测---生产---各种措施齐上销售---预测好像是真的--成功”这样的套路

这种套路,存在的一个很大潜在风险就是,设计师生产出来的衣服,可能人们并不会接受,从而造成服装商损失惨重。也就是说,设计师的直觉和经验会严重影响到服装商的成败

但实际服装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会涉及服装师、大众、销售、外部环境等众多复杂的因素。

而Zara用到的却是一种反常识的“量化-反应策略”

在《反常识》这本书中,管理学大师亨利.名茨伯格在他称为的“应急策略”概念中,预见了这种“量化-反应策略”。


反常识

传统的战略规划总是要求规划者对未来做出预测,这使他们很容易犯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而名茨伯格建议规划者减少对长期战略趋势预测的依赖,而注重对实际变化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也就是说,与其试图正确地预测未来的趋势,规划者更应该提高自己对当前情况的理解能力。

现在回答开头的问题,人生真的能规划吗?你需要几年的规划?

答案是:可以规划一些,可以规划1-3年。
但更重要的是,与其规划,还不如根据你每周目标量化的情况,快速地调整和改变行动。

越不稳定,越难规划。人和组织比起来,太不稳定了。人有七情六欲,赚钱生存,身体衰老;组织只有活下去,活到102年。

有人会说了,怎么量化,怎么调整呢?

一、改变思维

从喜欢预测、喜欢稳定的心态,转变到,遇到问题,想通了,想明白了,然后做出调整和行动。

去年新东方版的《东方骆驼》在网络上火了一把,俞敏洪还专门批示要奖励敢于唱出现实的员工10多万。

很多职场中的人都深刻地体会到“干活的干不过做PPT的”,为什么这么多人做不到呢?

这个结果大家妒能预测到,都能想到,却就是做不到。

有没有PPT做的好的,活也干的好的人呢?PPT做的好,另一角度是不是说明人家有“领导思维”,知道领导喜欢什么,怎么说?或者会总结、会拔高呢?

如果你干的活,确实没干过干PPT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仔细思考,做出反应。而不是,预测到了,然后就是不屑于、不愿意这么做。

重要的是升值加薪,你说对不?

二、量化问题,量化行动,量化效果

还是写PPT这个事,虽然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个事。

1、首先量化问题:

如果最后的答案是,你得服务好你的领导,这两个最终决定都是你的领导说了算。那就不要挣扎了,调整方向,用你的能力、你的行动,让领导知道你是可靠的人儿。

三、去行动,看效果

前两步完成后,这步就出来了,往正确地方向,加倍努力。

最后,总结一下:
规划重要吗?重要。
还有比规划更重要的吗?有。
是什么?量化-反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