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代(五)课间趣事
在学校前后院中间的门洞处,墙上有个电铃,那就是通知同学们上课、下课用的了。电铃并没有任何自动控制装置,只能由人来拉动开关使其发出刺耳的“铃铃铃”的声音,所以每到上课或者下课时间就需要有个人来拉动电铃,那么该由谁来负责这个工作呢?没错,是于校长,唉,他真的是身兼数职啊。
因为电铃是手动控制的,所以于校长会时不时地看着手表,每到上课或者下课时间,他就会去拉响电铃。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因为他会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去做,有时还会外出,其他老师都在上课,所以这个电铃就没人管了;那么老师上课也得经常看表注意时间,知道这个电铃响不响是不确定的。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产生:于校长因事没有拉铃,老师上课也没注意时间,结果这节课可能就会上很久,直到她忽然想起看表了才会宣布下课,同样,课间休息的时间长短也是不确定的,只要听不到铃声,那就等老师回到教室才算上课。结果就是每节课的课时都有不一样,时间长短相差很大,有时甚至上午本来有四节课,而到中午放学时实际只上了三节课。但不管怎样,课间休息的时间总是比较长的,四年来几乎没有哪个课间只休息了十分钟。
比较长的课间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因为相对于上课来说,还是“玩”对我们更有吸引力。每到下课,同学们立刻就精神了,教室和院子里都热闹起来,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笑着、闹着在一块玩。
只要天气好,同学们当然是喜欢到院子里玩的。一、二年级的时候年龄都小,男女生界线不明显,大伙都一块玩,跳皮筋、丢沙包是玩得最多的,也有不怎么爱运动的同学,除了上厕所就是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没什么事干就自己回教室坐着了;到了三、四年级就有些不同了,男生和女生感兴趣的东西就不太一样了,女生们还是会玩些跳皮筋、踢毽子的游戏,或者就是几个丫头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不知聊些什么,而男生们则会研究踢球、摔跤或者玩具枪这类东西。
我们那时候真是把这课间休息的功夫利用得很充分,一刻也不歇着,总得找点玩意儿搞一搞。在课间玩的东西是有“流行”时效的,一种游戏或者玩具不会一直“火”下去,比如说刚开始沙包玩得人特别多,可转过年来就没人爱玩了,大家又喜欢上了弹玻璃球,院子里挖了不少小坑;赶上天气不好大家都在教室里玩,这学期可能流行玩抓拐,而下学期可能翻绳子更受欢迎,再过两个月又都摆弄起玩具小汽车了。这也印证了小孩子好奇心重,喜欢尝试、探索的特性,大家在努力寻找和开发更有意思的游戏,好使我们的课间生活更多彩一些。
老师对我们在课间的管理还是很宽松的,带个小玩具之类的一般都不会管,但是像拍“洋画”这种游戏却是严格禁止的,我估计是这类游戏带有一定的赌博色彩吧。
每到夏天的时候最怕下雨了,因为学校的地势本身就有点低,排水也做得不好,院子里就难免积水。如果雨下得比较大,那就会使整个后院都是十来公分的积水,只有中间那条甬路浮出水面可以行走。即使雨停了,这积水也是三两天都泄不掉的,所有同学只得猫在教室里,站在窗前门口望“洋”兴叹。可有的同学终究是头脑灵活,他们开发出了适应这种水地的玩法。
教室后面有个杂物间,里面放着各种破烂,其中有一些坏掉的桌椅板凳,被宝亮和大眼儿发现了利用价值:有两个样子很仿古的长条板凳,都是掉了一边的凳子腿儿,丢在那里落灰,他们把这两条破板凳拿出来,翻个个儿,凳子面朝下,腿朝上,往积水里一扔,然后人再跳上去,双手把住凳子腿,一只脚踏住凳子面,另一只脚在水里用力一蹬,连人带凳便快速冲了出去,积水被板凳冲开,又在身后合拢,水花飞溅、浊流翻滚。两人便“驾驶”着这两艘“小艇”在院子里吆喝着往来滑行,院子里的水被冲击出一道道波浪拍打着周边的墙壁,他们身形潇洒,动作帅气,红润的脸上浮显得意之色。站在门口的男生们喜欢得不得了,对二人的奇思秒想敬佩不已,有几人已经按捺不住,打算“试驾”一下这种新开发出来的“板凳快艇”。再看最先玩起来的宝亮和大眼儿也玩得尽兴了,把“快艇”停了下来,招呼那几个跃跃欲试的的同学过来试玩,还跟大伙分享了一下“驾驶”的要令和技巧。就这样,十来个男同学两两一组挨着个地去玩“快艇”,大家无不拍手称快。一会上课铃响了,还没玩到的人颇有失望之意,边往教室里走边张罗着“下节课间一定要让我先来一把!”
自此以后,每逢大雨院子积水的时候,总有几个男生会把那两条破板凳找出来,在院子里“划水冲浪”。这项原创的运动只有在“太小”上学的这几年才见过、玩过,虽说看上去很低端而且感觉很脏,但又很刺激耐玩,让我们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既然能够想出“板凳快艇”这样的玩法,可见我们这班孩子为了玩不仅可以物尽其用,而且喜欢大胆尝试,多少还有些爱出风头。可不是所有想法落实到行动都能让人接受,搞不好就会因为“手欠”而惹祸。记得二年级冬天,已近年底,天气很冷。上第二节数学课的时候,有一位叫小利男生在听课的时候出小差,摆弄着手里的塑料尺子,一会用它把橡皮切下一小块,一会又用它把切下的橡皮块儿弹射出去。程老师看到以后很生气,不仅训了 小利一顿,罚他站着听课,还把他的直尺夺了过来用力一掰,“啪啦啦”地一声脆响,尺子瞬间碎了七八段儿散落在地上。同学们见状顿时就安静多了,谁也不敢再做小动作了。
老师继续上课,没再提这件事。不一会下课了,小利这才长出一口气坐了下来。不少同学都过来拿他打趣,笑他又得去买新尺子了。可小利到不太在乎,言语间到是怪自己玩的时候不注意,被老师抓到了。几个人围着聊了一会儿之后,把注意力又集中到了刚才那把折断了的尺子上面:这是啥材质呀?怎么能碎成这么多块呢?地上的尺子碎片被他们陆续捡了起来,碎块大一些的又被掰了一下,同样“啪”的一下就碎了。这时精英出现了,不知是谁率先拿着尺子的碎片贴到了炉子壁上,不一会塑料片就会变软、融化,他好似发现了新大陆:“嘿,这个好玩儿!”其他人闻声也凑了过来,纷纷拿着捡到的尺子碎片往火炉壁上捅,然后看着塑料融化往下流,有人开始尝试把融化的塑料弄点造型出来。塑料烧化时会有大量烟气产生,那是很刺鼻的味道,可七八个同学就这样围在炉边玩“烤塑料”,他们玩得投入全然不顾这个问题。
很快又上课了,是于校长的思想品德课。于校长进屋之后马上就闻到了那种烧塑料的气味,他开始只是以为煤球里面混入了塑料袋子之类的东西,并没有认为是有学生会把塑料尺子往炉子上贴。于是他嘴里说了句:“以后往炉子里填煤的时候注意点哈,这是把什么东西给烧了?”就往炉子那走想查看一下,可到跟前一眼就看到了炉子四周地面上被烧得扭曲的、黑乎乎的塑料片,以及炉壁上的残留黑色印迹,那是融化了的塑料粘在上了面,此时还在微微冒着烟。于校长顿时就火了,大声责问:“这是谁干的?都给我站出来!别等着我去查你!”看得出他是真怒了,眼睛瞪得老大,我们从没见过他这个样子,一个个都不敢出声。不得不说当时的孩子们都是很诚实的,虽然刚才玩“烧烤”的几名同学知道要挨校长训了,但还是都站了起来,并没有人选择逃避。
于校长那严厉的目光扫过这些同学,说道:“一个个吃饱了撑的,都站到后面去,面冲墙站好!”男女生一共八人都低着头,默默走到教室后面“面壁思过”去了。于校长压了压火气,把教室门打开放烟气,然后回到讲台开始上讲课。
二十分钟左右,烟气已经散得差不多了,热气也跑得差不多了,教室里冷得能哈出白气了,于校长这才把门关上。他的品德课也讲完了,吩咐同学们自己看书自习,而他则踱到教室后面开始训教这几个淘气鬼。几个人低头无语,连大气都不敢喘,有三名女生开始抹眼泪了。可于校长的训斥并未停止,越讲火气越大,气急之下从他们这一排人身后快速走过,同时抬手在每个人的头上推了一把,八个人依次向前一个趔趄,脑袋撞到了墙上,发出一连串“咚咚咚……”闷响,教室里每个人都扭头向后看。
于校长出手还是有分寸的,原来我们这个教室在入冬前刚刚在教室后面新砌了一面墙,把教室后面单独隔出来一间小屋,为的是存放煤或者其他杂物(例如坏掉的板凳)。这面新墙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粉刷的,厚厚的黄颜色的一层,天气冷一时不能晾干,摸起来还是软的。所以八名同学的头撞在这面墙上不但没有撞出大包来,反倒是把墙面撞出一排小坑!若干天以后,墙面终于干了,而这八个高低错落的小坑则永远保留了下来,成为了这次事件的见证,同时也时刻警醒我们每个学生,莫要作妖。
多年以后,有次和发小建军小聚,席间还聊起了此事——当然他也是那在墙面上留下小坑的——我们除了对当年干过得那些无知的傻事而不禁发笑之外,更唏嘘如今时光如梭、年少不再,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只有在深挖脑海、仔细搜索之后,才能捧将出来再次与老友们分享了。
其他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