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精神

穷人与富人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兰纳

最近总是听身边的人讲起对近期经济态势的忧虑,公众号也充斥着“消费降级”、“中产购买力疲软”等等话题,好像一夕之间,大家对于消费这件事热情低下,花钱也更加谨慎了。

最直接的感受是,最近总听家人讲一句话,你买的这个贵吗?一开始我还解释几句,后来挺多了就觉得挺奇怪,你又不穷,为什么一开口就是这个贵那个贵的。

听多了之后我开始观察身边人的“消费观”。话说,观察身边收入较低的朋友,对于花钱的态度,好像跟他们的实际收入没什么关系。有的人哪怕收入不高,该花钱的时候毫不犹豫;反观有的人收入不低,花钱却总是缩手缩脚,总给人一种小气吧啦的印象。

也许事实和我看到的不同吧,花钱大手大脚的往往没什么钱,看上去小气抠门的可能存款颇丰。不过,我总觉得奇怪,就算收入不高,有必要这么抠门吗?

而一个人穷还是富,到底和存款金额有没有关系呢?

在我看来,关系不大,有的人存款丰厚,但是平时穿着低调,买东西都去拼多多买一块两块的商品,就算存款再多,本人还是觉得自己很穷。而有的人基本上没什么存款,但是懂得享受生活,经常出门旅游,吃的用的都注重品质,看着日子也过得富裕,那这样的人,也是富裕的人。

想来,穷与富可能只是一种自我感觉,你觉得自己穷,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哪怕存款数字很多,也是穷人;你觉得自己挺富有,买什么都爽爽快快,和富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刚刚离职的那段时间,我也有经济焦虑。和以前比起来收入的落差还是很大,我把以前束之高阁的消费卡都翻出来,开始用消费卡购买日常用品。时间久了我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对于消费这件事的看法变了,越是依赖消费卡,越是不愿意花钱了,对钱也比以前看得重了。以前买菜买水果从来不看价格,但是现在我会关注超市车厘子的价格走势,大批海运车厘子到货后再买,价格能便宜一半。

而消费观的改变也让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收入变少真的会让一个人的消费意识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我现在会关注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减去每月缴纳的社保金,如果不想动用存款,那么我每个月的可用收入非常少,但是如果精打细算一番,还是足够生活开支。我开始关注微信记账,每个月月末,我会看一下本月的支出情况,如果支出大于收入,那么在下个月会特别注意。

日子久了,我发现自己每次花真金白银都会比以前更加慎重,思维方式也更加符合低收入人群的特征了。这样真的好吗?如果每次花钱都这么谨小慎微,那么时间长了,花钱会不会越来越缩手缩脚,畏畏缩缩呢?

后来,我还是告诉自己,这样的消费习惯并不好,为了保证生活质量,对于应该花的钱,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花,一些能为自己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消费,我也仍然保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消费观又转变了一些,在精打细算和保证生活质量方面,基本上能保持在平衡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