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只”输入“,不”输出“

2017-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千亚宁

现在的我,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地思考清楚问题的本质。

我每天都在焦躁不安中醒来,自认为过度焦虑的问题源于我“思考”的太多。然而仔细想想,那只是无用的妄想罢了:过多的去想象虚无而无法脚踏实地。

“我以后该怎么办?我该怎么样才能有高收入?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子女过上好生活接受好教育?”。。。。。。

然而我现在还没毕业,也没有正式的工作,亦没有谈过恋爱。

怎么来的子女?

我以为是自己太会瞻前顾后,过多权衡利弊;是自己太会“思考”且过于“成熟”。

人总是把自己的毛病想得太过高级。

“妄想症”被我扭曲成了“思考家”,如今也只能无奈地笑笑。

仔细想来,我已经许久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已经忘却了真正的思考意味着什么了。

就好比,接受心理治疗有一段时间了,感觉医生给的建议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起色后,差点就要放弃。事实上是我潜意识里在拒绝真正的深入思考医生给我的建议,任意地盲从使我特别没有耐心和毅力。

我只是一再地说“好”,却未曾想过做这件事究竟对我“好”在哪里。

扯远了。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大部分时间我的焦虑,不安以及抑郁都是来自于我浅薄的思维方式。在这个信息共享化骤增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碎片型知识被输入进脑子里。然而这些碎片没有经过统一细化整理,只是仓促地被阅览了一遍,留下了模凌两可的记忆后,立马就被随意丢在了一个无人问津角落。这些杂乱无章的“记忆线团“无法编成绳子供人使用;相反,线团越卷越大往往把人自身给卷了进去,迷失其中无法自拔。

很简单的例子。我特别喜欢读励志型的文章,它们往往使我激昂澎湃,热血沸腾,恨不得对着窗外大吼三声以表我作为一个愤青的激进精神。我认为这些“写进我灵魂深处“的文字是解救我抑郁的良方,但现实表示冷漠:没有真正吃进去消化掉的食物变不成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没有真正读进去思考好的文字变不成人脑所需的成长养料。

精神上的成长,来自于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而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是指经过有效的消化他人的“输出,而后由自己“输出的”(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吃了吐”,所谓的“穿肠而过”(吃进的是他人的“输出“,出来的也还是他人的“输出“)。

不经历自己理解感悟转变的信息,随意套在自身使用,并不会产生正面效果。

就好比我自己一样。

我并没有意识到他人所给出的建议究竟对我来说好在哪里,我只是一味的接受。可人都有反抗心理,这便造成了做着做着我就失去了耐心想要放弃。一旦放弃,就开始自甘堕落自我否定,然后陷入抑郁,再然后又去找新的“鸡汤”喝。

一个死循环。把自己给作死了。

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的独特性造就了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各不相同。只可能有相似的想法,并没有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存在,需要以自己独立的思想为标准。

说服自己真正去做一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也不是那么复杂。

最需要的条件就是,思考好每件事真正的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