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和主题(《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三)刘姥姥三进贾府
前言:毛主席曾说过,《红楼梦》不读三遍就没有发言权。11年前笔者已经写过这个题目,最近读书有了更为明确的目的,一些看法有了小的改变。
小说有三个要素,但最终落点在“反映社会生活”这个任务上,即揭示主题。单看人物或者情节,单看情节或者环境,都很难纯粹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情节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让读者看到一个时代或者时代的缩影。今天选择这个话题,企图概括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但是这个人物参与了整部小说发展的一些重要过程,通过这个人物也可以了解贾府这个特殊的环境(也是小说的环境),她见证了贾府的繁华,也目睹了贾府的衰败不堪一地鸡毛,所以借助这个人物形象又可以看到主题。所以今天这个话题归结不到任何概念当中去。 刘姥姥,一个积年的老寡妇,靠几亩薄天度日,帮衬着女儿一家过活。她与贾家荣国府本也没什么大的瓜葛,如《红楼梦》第六回所说,“千里之外,芥豆之微”,但作者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之后突然接上了这样一个口子,把刘姥姥这个人物安排进来正式上 线,不免引发读者的好奇。整部小说安排她多次进贾府,从第三视角看贾府的秘密,也借助她安排了一些人物的命运。本篇捡重要的三次赏析。
一进贾府在小说的第六回,原因是刘姥姥女婿狗儿秋尽冬初,诸事未办,在家里发脾气。姥姥却比他有主见,认为“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要出门,就能寻着出路。在女婿的催促之下,姥姥带着外孙——五六岁的板儿——一进贾府。这次进贾府,刘姥姥真正要拜访的人物是王夫人,但直到刘姥姥走也没见上王夫人,接待她的主子就只有王熙凤,刘姥姥看见的是王熙凤的威仪和手段。这一说明刘姥姥在王夫人眼中不重要,安排王熙凤接待完全可以,二也借此可见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府中诸事王熙凤说了算。正如同周瑞家的所说“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到要见她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刘姥姥到王熙凤屋里,已被奢华的气派镇住,看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这里作者为凤姐儿的出场一铺垫了一回,待凤姐出来,从刘姥姥眼中看她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她的“满面春风”,着实让这个乡下老婆子开眼。这个会见场面中两个主要人物,一个富贵如斯,俊美如斯,威严如斯,思维缜密,言语中骄而恃富;一个贫苦如斯,丑陋如斯,卑贱如斯,前言不搭后语,极尽巴结逢迎。可以说凤姐接待刘姥姥是周到的,想到了一大早赶路没有吃早饭赶快安排他们吃饭,想到刘姥姥次来必有所求问要求,想到照顾刘姥姥面子,贾蓉来借玻璃屏风她就止住不让刘姥姥再说,贾蓉走了以后再接上面的话说,刘姥姥要走她给了20两银子,还有一吊车钱——无一不考虑到。会见刘姥姥只在吃饭的空子,已说明她的事情繁多,即使吃饭的空子也要处理事情比如贾蓉借玻璃屏风,凤姐事务繁忙可见一斑。而凤姐接待贾蓉一节还有点细节描写,从刘姥姥眼中自然看不明白,就是全书看完,这节透漏的意思还是个谜,这样的秘密在书中还有不少,是读者的盲区,是后来的红学家研究想象的热点。
刘姥姥一进贾府
这一次进贾府,体现出刘姥姥虽然为农村老妇,但是遇到问题时首先思想积极乐观,也能说出“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这样粗糙且富有哲理的话,表现出她面对现实的头脑清醒。比起这个“核 心家庭”家主——女婿王狗儿,好了很多,家里遇到困难挺身而出,“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倒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虽然卑微,她的这幅胸襟,就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也是比不上的。首进贾府,从全知视角向读者介绍了贾府的一些情形。如果说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宁国府的大貌外观人物关系,这里读者看到的是宁国府的内里,具体了解了凤姐的行事做派,刘姥姥替我们读者打开了贾府一扇窗。
二进贾府,实际上借姥姥之眼看大观园,看贾府的富贵奢华。三十七、三十八回大观园结海棠社,小姐姑娘们在园子里作诗宴饮,平儿回来取钱(三十九回),“忽见上回打秋风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按理,前次是厚着脸皮索取财物,这次是受人钱财后的感恩之举。刘姥姥带着丰收的果实,带着对贾府对王熙凤等人的感激而来,聊表“穷心”,没想到竟投了贾母的缘,邀请挽留之下,她逛了大观园,见着了贾家姐妹及钗黛等亲戚们,吃到了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戴了年轻时不曾戴过的花,喝了黄杨根刓的大杯酒,闯了怡红院,给这次女性的盛会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赚得林黛玉“母蝗虫”的名声——她心甘情愿以七十五岁的高龄给这群年轻者(即使贾母也老不过她)取乐。她的“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的自黑,从时间上也开启了自黑的先河,从效果上来看前无古人,从甘心自黑的心态上来看后无来者。那言语那动作描摹很有画面感,效果可想而知。湘云喷饭,黛玉笑岔了气,宝玉滚到贾母怀中,王夫人笑指凤姐说不出话,薛姨妈喷茶道探春的裙子上,探春的碗合在迎春身上,探春拉着奶娘叫揉肠子。这里读者暂且不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号准焦点,刘姥姥真是天生的喜剧演员。总管《红楼梦》这本书,从前到后那么多章节,哪里有这一处的喜乐气氛,哪一时有这一时闹了笑了还没有承担后果的压力。(之前多少次一些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其他人的不快乐之上的)富贵者的慈善,贫穷者的巴结,贫穷和富贵在这里是合二为一呢还是更加分明呢,说不清楚。这次刘姥姥临走,银钱之外吃的穿的用的装了一车,所有的东西都是贾母及众人“送的”而非“要的”,体面地离开。非得说明的是这次在王熙凤看来她还立了大功,半神半仙地给王熙凤的女儿取了名,治了病。而且这次刘姥姥和巧姐儿的渊源竟然成了后面事情发展的引子。
大观园里的刘姥姥 二进贾府,读者从她的眼中看到的是贾府的繁荣安稳,也见识了各色人等(特别是奇葩妙玉)。刘姥姥出丑卖乖,成了大家的笑料,也遭个别人的嫌弃。可是除了她醉卧怡红院是醉酒无法掌控自己的行为外,其他时候心里明白着呢。比如那次吃罢饭,凤姐鸳鸯可能也觉得对刘姥姥过分了,真诚道歉,刘姥姥说“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她是聪明的智慧的,有些好奇心,敢于尝试(比如参加行酒令)待人也是真诚的。在第119回,第三个重要节点进贾府(不是第三次)时,凤姐已死,(凤姐弥留之际刘姥姥也来过一次)贾赦与边关将领有染犯事,贾琏去善后,(替老子死了)贾府内眷这个时候没有真正能当家主事的,贾环贾芸算计巧姐儿,亲舅舅叔叔们要把巧姐儿偷卖给外藩,亲祖母邢夫人自私地以为终于可以自己拿事,应下了这桩糊涂婚事,王夫人插不上手,平儿干着急,芸环二人伙同王仁又逼迫得紧。正在这时刘姥姥又上门来,在智慧如宝钗那样的人都无法可想的时候,她趁乱偷偷将化装成青儿的巧姐儿连同平儿接回村子藏起来,并尽其所有养在家里,给她张罗了一门好亲事(王熙凤生前的愿望)最终使巧姐儿躲过一劫,也给平儿一个立功的机会,最后被贾琏扶正。
刘姥姥和巧姐儿第三次重要节点进贾府,表现出刘姥姥临危不乱的良好心态。这里一则是她自己的有恩必报之心,一则是她的仗义之行,再则由刘姥姥的仗义,看见贾家先前的清客门人的无情无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丑态,比起前两次刘姥姥表象上的鄙俗丑陋,这些人骨子里灵魂里的肮脏更令人不齿。三进贾府,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贾府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大多数人束手无策,势力再大,彼时也不堪一击。贾家的秩序乱了,贾府这座宝塔,硕果仅存的贾母,秩序威严的代理人王熙凤,性情真理的代言人林黛玉和那块象征神圣的宝玉之玉——都不存在了,能拯救生命改变命运的人,是普通人。
选择第三视角,从进入读者眼中——繁华鼎盛时期——衰败混乱之际——三个节点,从刘姥姥三进贾府,我们看到的是下层人身上的闪光点,也看到了大家族的狼狈不堪,更看到了人心险恶。这样整理一番,可以约略全面认识一个次要人物——刘姥姥,可以看到贾府的兴衰变迁,也算是整本书阅读可以参考的一个切入点,化繁为简,消除长篇阅读的畏惧心理。前面说过,要把这个话题归结到与小说相关的某一专题,似乎都不恰当,姑且这样放着吧。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