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与谋

2023-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铁篱笆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赋诗一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在诗中赞扬项羽是人中之杰,鬼中之雄,极力肯定他宁可自刎也不肯偷生回江东。
秦朝末年,面对暴政,群雄并起,时局动荡不定,项羽是其中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并最终推翻了秦王朝,自立为西楚霸王。
他是货真价实的人杰。
但在鬼中能不能称雄,也不好说,至少秦始皇肯定第一个不服。
至于将他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事迹拿来与宋王朝避战南逃,偏安一隅的行为作对比,可能也不是很恰当。
南宋王朝偏安东南,的的确确是由于骨头不够硬造成的,赵匡胤的皇位是从他的上司那抢来的,所以他最怕武官拥兵自重,以下犯上。所以一旦皇位一稳,立即就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结果造成宋朝国富而不强的奇葩局面,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欺凌,不敢放手武将去抗敌,只会磕头、送钱。
而项羽无疑是一个勇者,他常身先士卒,带着轻骑兵直冲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可如果一个统帅只是勇猛过人,却没有足够的谋略和胸怀与之配合,就会作出一些鲁莽的决策,自己的军队也更容易陷入不必要的险境甚至绝境。
在群雄逐鹿中原之战中,从开始时最强大的武装到最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身边只剩一匹乌骓马和廖廖数骑亲随,至少说明项羽方的谋略相比刘邦方是不足的。
有句话说的挺有道理:世上没有一个将军能做到百战百胜,只不过是他能从一次次失败中,不断痛定思痛,总结教训,总结出越来越多的致胜之道,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身临乌江,项羽本可以选择暂避江东,据江自守,休养生息,总结教训,待他日兵强马壮,卷土重来,未为不可。
可他是一个自负的人,兵败如斯,却还不愿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居然将过错甩锅给老天爷。
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天要灭他!既然天要灭他,别说跑到江东,就是跑到美国,抢着核动力航母也不行啊,既然活着已经看不到希望,还不如自杀得了。
所以,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勇猛,也不是他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而只是因为他太过自负,不敢面对和接受自己能力的不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