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作的梦想
闲暇去到省立中山图书馆,读者不算多,在蔚蓝天空下面显得格外的宁静优雅, 前庭的琉璃蓝瓦和天空的蔚蓝,相映成趣;天空中的一抹白云,好像要为蓝天打一道粉底,让蓝色更加鲜艳通透;不知名的小鸟,在茂密的树木上面欢快歌唱,好像他们是按照叶子上面的音符在朗诵,在吟诵,在赞美。
在暖阳中,坐在前庭参天的木棉树下面,吃着面包晒背,享受着冬日的抚摸。
来图书馆主要是归还三个月之前在南国书香节借阅的书;跟着借阅铁凝的代表作,还有翻看一些寓言书籍,准备用在上幼儿课时候讲故事使用。
在翻阅铁凝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时,看到评论家的评论,引发起创作的信心。
铁凝,青年时放弃了当文工团职员的机会,去了当知青,收集写作的素材,梦想当作家。
我现在主要搞的是少儿培训书法和写作,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近一两年里面目睹了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培训是相当苦恼彷徨的,也没有培训重心,孩子们学习根本上就应接不暇,效果是很差劲的。
可以通过揭示具体的家庭,可以创作一篇短篇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将这个社会现象用文学的观点去表现出来,希望引起广大家长深思共鸣。
在翻阅寓言故事书的时候,偶然间在旁边看到了专门书架,是书信日记类的。有好多的名人的书信手札,令我最难忘的是张天翼的日记,还有是《马燕日记》。
马燕,是一个中国西北穷苦孩子,通过写日记方式抒写苦闷,后来被法国驻中国记者发现了,将她的“作品”拿到巴黎去发表;引起了法国民众的极大关注。后来马燕在记者的帮助下,到了法国念书深造。
这本书,可以说是她成长成功励志日记。
看到了这么好的一本励志书,抓紧时间发到读书会等其他微信群上去,向家长们推荐,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让孩子从日记开始,锻炼他们的学习综合能力。
后来想,其实没有必要将创作的形式定位成短篇小说,直接将教学手札,串成一个主题篇幅,那就是很好的作品。将来有机会有时间的情况下,再将这些手记整理成一个小说形式。
现在基本上可以把家颖、可能等的学员,做个跟踪跟进,关注他们的成长。
有了这个研究的方向,生活会更加的充实。虽然面对单位上面现在的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但是那个也算不了什么,只要有了踏实的目标,那就可以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