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读书人生百味

德川家康:不普通的普通人

2018-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赵简然

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段子:

有人问“日本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羽柴秀吉、德川家康):杜鹃不鸣,当如何?

信长说,不鸣叫,我就杀了它;

秀吉说,不鸣叫,我就逗逗它;

家康说,不鸣叫,我就等着它。

很多人会将德川家康比喻成两种动物:乌龟和狐狸

乌龟讽刺的是他能活(74岁,这在人均寿命不足40的日本战国,已经算是高龄了),也讽刺他能忍(打不过就忍,防守永远比进攻更强);

狐狸讽刺的是他狡猾(晚年靠着高超的“骗术”和外交手腕,将其他人玩弄于股掌,谈笑间“窃取”天下)。

这两个动物基本可以概括他一生的轨迹,但也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误解,觉得他就是靠着能活和骗术才创立了幕府。这也难怪,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清政府灭亡后,我们一直辱骂李鸿章等人丧权辱国一样,幕府被推翻后,很多日本人也将对幕府统治的怒气发泄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身上,这就使得他自身的功绩被削弱,丰富的形象被打薄,再加上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要理解他的成功之道,并从中学习借鉴精神就显得更难。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写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德川家康虽然是异国的“成大事者”,却也符合这句话,而且他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更有借鉴意义,因为他不是“天才”,比起创造,他更擅长顺从潮流,更擅长借鉴学习,也更像我们普通人。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笔者根据德川家康生平的事迹,将他的成功之路归结为一条主线、三大原因,希望能给大家的成长带来参考意义。

一条主线:一切的苦难,都将成为你成功的资本

人的一生,如负重而行,缓缓致远”,德川家康的一生坎坷,生于乱世,父亲英年早逝,母亲被迫改嫁,3岁时就没有了父母的庇护,6岁时就成为了别国的人质,一当就是14年;

在摆脱了人质的身份后,为了践行盟约,也为了谋求生存空间,他又一直为了织田信长两肋插刀,有战事必去支援,有困难必会帮忙,虽然一直默默奉献,却很少得到盟友的支持,被很多人笑称为“傻子”,甚至还因为“通敌的嫌疑”而被盟友逼着抛妻弃子,亲自下令将老婆、儿子杀死,留下终生遗憾;

面对强敌“甲信之虎”的入侵,他为了武士的尊严,也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而强行出战,却被“日本第一军团”打得落花流水,逃命的路上甚至被吓出了屎尿,“夹粪而逃”;

好不容易等到强大的盟友、身边的强敌都死了,看到了争夺天下的机会,甚至还靠着稳中求进的作风打了胜仗,却被对手靠着外交手腕“不胜而胜”,被迫屈于人下,可以说,他的前半生一直是夹缝中求生存、压制下谋发展

但也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低调务实的性格,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当人质的经历,使得他从小就会察言观色,也更能体会人情冷暖;

任劳任怨的替盟友卖命,为他搏得了“老实靠谱”的名声,很多人都成为了他潜在的盟友;

抛妻弃子虽然并非本愿,但却也让他被很多人当成“冷酷无情”的代表,无形之间震慑着敌人;

被“甲信之虎”打的落花流水虽然丢人,但这也让他更虚心的学习强敌的行军布阵之法,而且他敢于跟当时日本第一军团硬拼的叫板却能全身而退的行为,也让他虽败犹荣,独添了一层人格魅力。

这些苦难的经历,也让他有三方面性格特质,这些都成为他成功地原因:

1.细化目标并严格自律

对于从小历经苦难的德川家康来说,想要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就只有靠着自己的努力,想要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要严格的自律,而通过长期的观察、学习,他发现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的,所以比起同时代的其他英雄人物,他更会注重细节,比如赚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降低关税,通过商品经济刺激境内市场发展,进而获得更多的金钱;有的人挖山开矿,通过掌握金矿、银矿和对外贸易的港口来获取暴利,进而赢得更多的财富,而德川家康不同,他通过对每一文铜钱的重视来攒钱,有些书里就有记载,说他有段时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自己用线将收上来的铜钱穿起来,然后数清楚有多少,编号记账”,把目标细化到每一文钱上,干的全是最细微的活,而且他平时用餐特别简单,生活起居也从不铺张浪费,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很多人可能说,“这跟守财奴有啥区别?”还真不一样,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大事上:推动领地生产,在别人窘迫的时候提供帮助借机拉拢等等,他不是不花钱,而是明确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不该花,还能管住自己的手,这就很可贵了。

同时,家康的目标细化跟严格自律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为了健康,他给自己制定目标,每个月无论再忙都必须去放鹰围猎,并坚定的实施到死;为了维护统治,他给自己和家臣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并且带头遵守,一丝不苟,无论是自己、家人还是家臣都不得违背,自律和执行力之强令人难以匹敌,有些人直接说他是“堪比机器人的政治机器”。

2.孜孜不倦并终身学习

德川家康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

如果你看过有关德川家康的书籍、影视剧,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人啥都学,而且任何人都能当他的老师。

很多人都说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其实就是因为凡是他觉得有用的就都学,跟家臣学习理财和整理内政之道,跟骑马好的人学习骑术,跟织田信长学习推广火枪和使用火枪的技术,跟丰臣秀吉学习纵横捭阖的外交术,跟武田信玄学习行军布阵之法,向书本学习如何建立幕府、如何制定法律法规,甚至还跟僧侣学习怎么看病、如何养生。

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让他跟属下之间建立了更深的羁绊:谁不愿意当老师呢?又有谁不愿意当领导的老师呢?这种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主君,时时刻刻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让你感受到来自主君的尊重,简直不能更好了啊!

也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让他获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人们也许当时会嘲笑不耻下问的人“自降身价”,嘲笑把出去玩的时间拿来好好学习的人是“书呆子”,但从长久来看,当你达成一定目标,获得了成长甚至成功后,你就会成为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之前被嘲笑的做法,甚至会成为神话你的工具。

3.低调耐心并脚踏实地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德川家康学一切东西只是为了实用,却从不炫耀,甚至还会很低调。他虽然掌握了高超的医术,晚年全都是自己给自己看病,自己给自己做药吃,却从不在人前卖弄;虽然他掌握了高超的骑术,却从不炫技,有这样一则轶事。在一次出游途中,路过一个小桥,很多武将为了炫耀自己的风采,都骑马过桥,还刻意在桥上各种做动作,引起人们的阵阵惊叹,当时德川家康已经被称为“东海道第一骑手”,所以人们非常想一睹他的风采,只见家康骑到桥边,默默地下马,叫上来一个家臣,然后在众人期盼的眼光中,让家臣把自己背过去了!人们大失所望,很多人甚至在事后一直嘲笑他的胆小,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不求炫耀、低调求稳的性格。

有一套书很有名——《德川家康》,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用十几本书的篇幅描写了德川家康的人生之路,其中有一个观点影响颇深,即“德川家康从小热爱和平,从小就希望统一天下,结束乱世”。这其实是作者的臆想和美化,是用“建立幕府”的结果来倒推前因。

对于德川家康来说,比起更长远的未来,他更注重眼下的作为,“做好眼前事”比什么都重要。当他寄人篱下的时候,就拼命地帮助主君攻打别国;当他身为盟友的时候,就拼命地帮助盟友赢得战争;当他妥协称臣后,就拼命地帮助新兴的政府维持和谐稳定的局面;当他权倾朝野,出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时,就拼命地寻找并扩大胜机,直至胜利,对于他来说,耐心的等待机会、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有哪些可以学习的地方呢?

与其放荡不羁,不如严格自律;

与其向往天才,不如做好自己;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昂首面对;

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

我想,能明白并践行这几条,我们也可以成长的很快乐,过得很成功。

日更打卡第十九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