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2023-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宸溪
没有人愿意招人讨厌,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人讨厌我们,也会有我们讨厌的人。不想被人讨厌,这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你老是记住小时候被父母打骂,因此跟父母关系不好。小时候老挨打是跟父母关系不好的原因,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的观点。
如果按照阿德勒目的论的立场,因果论的解释就完全被倒过来了。我“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怎样和父母修复关系?
“关系修复卡”就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解决的方法是“课题分离”。
当我下定修复关系的“决心”时,父母怎么看我,他们拥有什么生活方式,都与我毫无关系,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所以才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改变父母,那是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我们只是要改变我们自己。
作为结果,对方会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就是课题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