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文化展

2018-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qingyise

历史沿革

湖南之名始见于唐,广德二年764,置湖南观察使,康熙六年1667置湖南布政使,雍正元年1723两湖分闱。

早期 三湘文化展
商人南下
三湘文化展

西周


三湘文化展
楚人
兵器 三湘文化展 三湘文化展
三湘文化展 三湘文化展 里耶竹简 三湘文化展

汉人南迁


三湘文化展
三湘文化展

青铜器

装酒器大于装食器。单件出土,可能是祭祀时掩埋 三湘文化展 三湘文化展

酒器

三湘文化展
三湘文化展

商皿而全铜方罍
出土于湖南常德
罍是一种大型盛酒器。最早的青铜罍见于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中期,主要有方罍、圆罍两种类型。其中方罍代表器主的社会等级更高。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方罍,就是号称“方罍之王”的皿方罍。它整体造型高峻伟岸,器盖和盖钮呈屋坡形,8条扉棱自顶至足沿着四角和四面的中线分布。器身饰兽面纹,领与足饰小鸟纹,肩饰夔龙纹。肩上饰卷角羊首衔环,腹下有兽首形鼻。多种装饰技法的运用,使其精美别致。

这件器物的器盖铸有铭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器身铸有铭文“皿作父己尊彝”,其中“皿”是器主族氏,“而全”是器主之名。由此可知,该器是皿而全为祭祀父亲“父己”而特意制作的礼器。

皿而全方罍于民国年间出土,不久以后器身流失海外,从此开始了近百年的盖、身分离的流传过程。直到2014年,经政府与各界爱国人士努力,二者最终在湖南省博物馆破镜重圆。


三湘文化展

商代猪形酒器
展柜中这件豕尊是我国商周青铜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1981年出土于湖南湘潭。从猪口两侧的獠牙判断,这应该是一头野猪。您看它双目圆凸,长嘴上翘而微微张开,两耳挺立,躯干健硕,四肢刚健有力,器表遍布鳞甲和各种纹饰。豕尊背部站立的一只圆雕凤鸟,既是装饰,也是器盖的捉手。有趣的是,在猪的前腿和后腿的正当中都有一根对穿的圆管。在圆管当中穿上一根绳子,这样就能借助绳子用木杠把它轻而易举地抬起来。

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中,已经发现了很多关于猪的遗迹和遗物,比较著名的有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猪纹钵,在其它一些遗址的墓葬中,有用猪的下颚骨作为陪葬品以突显墓主身份等级的葬俗,这些文化迹象表明猪在中国早期农业文明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还成为图腾崇拜的偶像。

有学者认为,商周青铜器中的动物形象往往具有避邪或沟通人神等多种功能。

知识拓展

猪尊的用途

尊为酒器,这一用途是确定的。商代猪尊仅此一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以猪造型,目前有避邪,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和娱神等多种说法。这些用途是否与实物相符,有必要了解猪的相关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野猪驯化为家猪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对西安半坡与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猪骨研究表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把野猪驯化为家猪了。稍晚一些的墓葬中出现了以猪下颚骨随葬的现象,在甘肃、山东等地随葬猪牙、猪颚骨乃至整头猪的数量十分惊人。可见养猪业已有相当规模。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看,殷商时期的养猪业相当发达,“陈豕于室,合家而祀”,猪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养猪业已经遍及各个家庭。在养猪业相当发达的商代,人们没有选择家猪作为器物的造型,而选择了野猪,或许选择的是与野猪的特点有关。野猪是耳尖而小,嘴尖而长,头和腹部较小,脚高而细。雄性野猪具有尖锐发达的牙齿。野猪机灵凶猛,奔跑快速,警惕性也很强,一旦遇到危险,它会立即抬起头,发出“哼”声,向同伴发出警报。从出土的铜猪尊看,并不完全是野猪,又具有了某些家猪的特点。

在了解猪的特点的同时,还应注意的是猪尊的盖上有凤鸟,肘部有夔龙纹,无论这些动物是现实的还是人们心目中想向的动物,都属于动物。尽管动物在猪尊上的大小和所处位置不同,但动物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仅仅考虑猪这一种动物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看到猪尊是一种器物,在祭祀时盛放祭品,就得考虑祭器与祭品的关系。

从目前发现的动物形器物以及祭器、祭品之间的关系看,其作用为娱神比较容易理解。

除湘潭发现的猪尊外,上海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商代的猪卣,山西晋侯地出土有一件西周时期的猪尊。对于两件猪尊的造型,有文章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作用是祭祀时充当人与神之间的媒介,以祈求神灵降福。

三湘文化展

水器

据《周礼》记载,古人行祭礼前,需斋戒沐浴以示心诚;日常三日一沐,五日一浴,形成一套以缶盛水、以鉴沐浴的礼器。为了在进餐之前洗手,形成一套以匜倾水、以盘承水的组合,称为“奉匜沃盥”。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匜,长长的流口便于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从形状看,最初的铜匜大概是仿照瓠瓜剖成的水瓢铸造的。

青铜缶分为尊缶和浴缶,尊缶是盛酒器,浴缶则是盛水器。这件双环龙耳铜浴缶体型浑圆,小口鼓腹,从形制上看是一件浴缶。这件浴缶肩部的两个半环耳被设计成卷鼻象首的样子,耳上套接提链,装饰与使用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


三湘文化展

衣物

纹锦


三湘文化展
腰带 三湘文化展

佩饰

湖南不产玉,便佩陆离(玻璃) 三湘文化展

《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三湘文化展

秦汉时期,湖南地区出土的灯具材质有青铜、陶、铁与石等。功用上分座灯、行灯和吊灯,又有日常照明和祭祀专用之别,均以膏油为燃料。灯具造型种类多样,有以侍者、胡人、力士等为造型的人形灯,也有以牛、羊、雁等为形的动物灯,有的设计精巧,具有防风、环保的功能。这时期的墓葬多以灯具随葬,可见人民对照明用具的依赖。

您现在所看到这件胡人形铜吊灯由灯盘、储液箱、悬链三部分组成。储液箱做成一个卷发、深目、高鼻的裸体胡人形象,他双手捧持灯盘,灯盘锥体旁有个小输油口,储液箱中的膏油就是从这里输送至灯盘。当储液箱中的膏油用尽时,可以打开铜人臀部的箱门继续添加。三条悬链系于两肩与臀部,着力点选择非常准确,可以保证铜人吊起后灯盘依然保持水平。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敕庙”铜牛灯,以牛为灯形,牛角中空,上与一带喇叭状罩的圆管互相扣合,喇叭口正对牛背上的灯盘,牛腹中空,可盛水。在点灯时,烟通过罩口进入圆管由牛角处进入盛水的腹中,保持了室内的清洁卫生,是较早的环保灯之一。

博山炉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薰香工具,其造型象征汉代神仙家理想中的仙山。它的口边与盖边有纽,用链相连,盖上有山峰形突出和镂空纹饰,山峰中有线刻的怪兽,炉内焚香时轻烟缭绕,山景朦胧、群兽浮动,使人仿佛进入神话传说般的仙境。

知识拓展

铜牛灯的环保功用

铜牛灯点燃之后,产生的烟炱可以通过烟管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清水溶解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又被称为环保灯。

青铜灯具中绝大多数是燃油灯,当时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而且油脂和灯芯同在一个灯盘里面。虽然点灯时灯盘里面的油脂沿着灯心慢慢上升到火焰里,但是仍然会有一些没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来的灰烬,随着油面的上升和热气流挥发,造成室内烟雾到处弥漫,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牛首中央置圆状的烟道,朝上并弯曲呈半圆形同灯盖相连,灯盖覆碗形,覆盖在灯罩屏板之上,既可作持柄把手,又可作导烟设置。导烟管道直通牛腹,腹内空。此时关闭灯罩屏板,使烟直冲上部,经覆碗形灯盖通过导烟管道进入到牛腹,腹内储存水,使烟灰融入水中,从而使室内空气不被烟污染,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三湘文化展

宋元酒器

三湘文化展

宋代酒文化在文人的推动下发展到新的高峰,新词往往在雅集品酒时创作、吟唱。湖南除广泛生产瓷酒具外,作为银、锡的重要产地,银、锡酒具的制作与使用也盛于其他地区。

您眼前的这组文物属于酒器中的分酒器。宋代常见的宴饮场景是:先将酒由储酒器倒入分酒器中,再用分酒器分别为宾客斟酒。

胆式瓶,因其形如悬胆而得名,又名胆瓶。 因为胆瓶造型典雅别致,更兼意蕴深厚,所以从唐代出现以来,就深受士大夫喜爱。

玉壶春瓶是宋元时期常见的酒器,因其造型线条圆润、优美流畅,在明清时逐渐演变为陈设器。早在唐代,人们就喜欢把“玉壶”或“玉瓶”作为酒瓶的美称。

国内保存的元代青花瓷器数量不多,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更是少见。您现在看到的这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便是其中的一件精品。瓶身所绘人物故事图由五人组成。中心人物正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蒙恬将军。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银托盏是宋元时流行的劝酒杯。盏体为双层结构,外盏腹部錾刻回旋翻滚的海浪,其间捶打出一对尾端相接环绕杯身的璃虎,它腾身跃起,高出盏沿的部分恰好用作盏耳。内盏口沿錾刻一周水波纹,盏底錾折枝牡丹。盏托盘心錾刻一对折枝牡丹,外缘捶打出两首相向而舞的双璃。银盏上配有一个极轻极薄的瓜蒂钮银盖。

这件瓜棱形花柄金杯,形若横剖开的半个瓜,瓜叶托起一枚尚未成熟的小瓜,在杯体一侧作为杯柄,寓意“瓜瓞绵绵”,子孙昌盛。瓜棱形金杯与这件“寿”字金杯都是寿筵上敬酒的常用样式,反映了当时尊老祝寿的社会风习。 三湘文化展

曾国藩书


三湘文化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