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送上门,开门需谨慎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这些话,是我们在机会到来时所奉行的准则。机会本就难得,好容易他来到了你跟前,不抓住未免可惜。只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你一没有能力,二没有做好准备,就算机会到了你跟前,你抓住了,是否成功又成了未知数。因而,机会送上门,开门也需谨慎!
我们要对自身有个明确的定位,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机会是可以抓住的,什么样的机会不适合,应当放弃。舍与得之间本是相对的,却在许多时候成为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代名词。
进入大学,大一新生们会面临许多机会,班干部竞选,学生会面试,社团招新,校园活动,每一个选择都是机会,而这众多的选择会让许多大一的学生迷惘。想当班长,是先未做好准备,结果在投票环节失利,与班长失之交臂;组织部面试,以为自己表现多好,可以稳进,转头一条面试失败的信息像利落的一巴掌。扇的你眼冒金星;社会实践部面试,初试良好,复试时一个策划案的设想,被学姐痛批毫无创新性,难以吸引同学目光,一封短信都不发,直接否决了;社团副社长选举,面对学姐的问题舌灿莲花,回答问题滴水不漏,毫无压力的转身离开,转头同学通知是另一人成为了副部长;运动会比赛,比赛前用了那么多心力去准备,结果到了比赛,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让自己输的一败涂地。
一次次的抓住机会,又一次次的让自己失败,长此以往,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很平庸,以为自己注定一事无成。其实不过是你在错误的时机抓住了不属于你的东西罢了。
认识自己是我们一生中最难的功课,没有之一。人说,最难认识的人是自己,最难打败的人也是自己。我们有时可以剖析一个人的性格,了解他性格中的优缺点,他的底线是什么。但是,一旦涉及自身,我们竟是去雾里看花,自我迷失了,你以为你对自己足够了解,也许转身,那个“以为”就会被推翻。
认识了自己。才能在无数的机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此时,可以打开大门,张开双臂去迎接那个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机会。
甚至乎,当你足够优秀,与那个机会足够契合时,他会主动叩响你的门扉,只待你开门之际,扑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