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 文案的“文”最开始竟然说的是去世的人
【小鱼说】
小国宝是我们1期的文案训练营学员,记得当时她学完后也才刚毕业半年,学完不到半年以小编的职位,拿到了主编的工资。学书法专业的她,在我们眼里是个有文化的姑娘。对于文字的了解比我们多一些,上次一起去云南玩的时候,我竟然灵机一动:她完全可以给大家科普科普一些基本文字啊(因为这个想法,我瞬间觉得自己也很有文化了,哈哈),所以,有了我们的咬文嚼字的栏目。作为文案,总不能是个文盲吧?
在新媒体猖狂的时代, 我们都想抓住这个红利期,虽然站在风口处,猪都会上树!可是,自己没有足够的积累,你确定你不是站在风口处给别人鼓掌的么?
新媒体文案作为红利期的热门行业,谁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可是没点底钱,如何敢单枪匹马上战场,毕竟文案也是需要积累的。
今天我们先从文字说起,理解文字背后的小故事,为我们文案做沉淀。
我们第一个要讲的就是文案的“文”。
先看一下“文”的演变:从篆书——楷书:
从较早期的商、周时代的字形看:
“文”字里面像一个桃心的花纹。原来是作一个人的胸上有各种形状的花纹状。有时候因字形太小,不便把花纹给画出来时,就省略了花纹,以致于被误会是交错的划线。
汉朝时期,“文”(图3隶书)的字形已起了极大的变化,难于看出它源自人的形体,以及真正的刺纹创意,因而以为创意是与笔画的交错形构有关系。进一步的简化演变到楷书(图4),看大的只是笔画的交叉。
为什么要在胸膛上刺画花纹???此时此刻有没有想到我们现在流行的纹身呢?
现在刺身可能是为了一种纪念一种承诺,或者仅仅是为了图一时的好看。可是在古代,胸口刺一个图案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刺身是古代葬仪的种形式,用刀在尸体胸上刺划,让血液流出来,代表放血出魂,以便前往投生的观念。它被用于赞美施行过释放灵魂仪式的高贵死者。如在古代铭文所常见的:“前文人”、“文父”、“文母”、“文祖”、“文妣”、“文报”等等。也就是说“文”在商、周时代的典籍中从不使用于形容活着的人,是对逝者身份的一个仪式。
随着文字的发展,文字一步步简化,“文”的象形的简化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刚好符合了许慎《说文解字》对文的解释:“文”为“错画也”,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从在胸口的刺身延伸到器物、纸张上交叉,描绘,意思上就有了一种记载的意思在里面。
许慎对“文、字”两个字单独的解释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也进一步解释了“文”所变大的意义:“文字”、“语言”、“文学”,后来因发展需要又引申至有文采的事务,如文才、文章、文学等。
随着“文”表达的意思越来越多,后来为了便于读者区分不同的意思,人们给原本表示象形的“文”字增加个“糸”,代表原来“纹身”的意思。而“文”的具体意思就代表了 “文字”“语言”“文学”。
我们学的“文案”,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我们今天所讲的“文案”里面的“文”是后来的引申的意思。并不会本意。你掌握了么?
我们第一期的【咬文嚼字】就讲到这里,我们会持续做下去。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字在留言区告诉我们,我们后台统计之后,可以优先出大家喜欢的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