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培养自己——李镇西教育观念与情怀
2023-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师娘
任何人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成长是一种自觉选择、自主发展和自由生长。
关于外部环境: 组织领导对个人的培养最多是不吹毛求疵、横加干涉,也不指手画脚、过度关照,更不揠苗助长、豪华包装、大肆炒作。
关于职业认同:身为教师,成长的首要问题是“职业认同”。坚信自己职业相关的一切——喜悦与烦恼、成功与挫折、赞誉与非议、欣慰与委屈……都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因而这一切都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从业心态与行为,更不会挫伤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为我们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是与自己生命融为一体的事。
教育,不是外在的强迫,而是自己的选择;不是为别人做,是为自己做。
关于职业幸福:一个教师,只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是可以成为一个享受职业幸福的人的。
只问攀登不问高,什么都别去想,守住朴素的心,在成长别人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
关于教育职业操守:教育上有儿童视角——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陶行知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这样告诫未来的教师:“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而没有得到‘优’,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坚持自己培养自己,有信仰、不抱怨、朴素地去做(阅读、写作、思考、实践)接受自然而然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