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黛特,你要去哪》| 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
01#
这本书是一位图书编辑推荐我阅读的,国内读者估计有点陌生。阅读之前,我特意翻了一下外媒的评价,出现较多的关键字是:风趣幽默、新颖独特、轻松愉快、机智反讽……还有,哈哈大笑。
作者玛利亚·森普尔本身是一位编剧,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戏剧的夸张和荒诞。“她的文字就像一根长长的羽毛,轻而易举地挠得你咯咯直笑。”译本尚且如此,原著必定让读者捧腹打滚。
通篇80%以上的内容都是由书信、邮件、便条、报告……甚至是医院账单组成,碎片化的情节展示,却没有一点零碎感,反而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新颖的行文结构让人耳目一新。
坦白说,这种清新、跳跃、生机勃勃的阅读体验,也是我喜欢外国文学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虽然是讽刺性的幽默,却一点都不沉重。读者很容易投入到故事中大快朵颐,同时,又留下足够的空间思考作者的用意。
02#
“虽然我一直以为伯纳黛特是我最好的朋友,但原来我从没真正了解过她。”15岁的比伊呼唤出青春期的我们对妈妈不解的内心。我也一样,从未了解妈妈的过去和伤痛。
小说中不到20%的内容,是比伊的独白。作者用一个15岁少女的口吻,表达出对眼前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的讽刺与不安,还有异于同龄人的镇定。
某一天,妈妈突然在厕所消失了。倘若是15岁的我,一定会觉得天昏地暗,天旋地转,天塌下来。但比伊,却能冷静地,坚毅地选择去南极寻找妈妈。
是怎样的妈妈,才能养育出如此聪慧、沉稳、成熟的女儿?
当我苦苦埋头于初升高的备考时,比伊已经轻松拿到名门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了;
当我痴痴地对着电视机前的俊男美女流口水时,比伊已经吹着长笛,为一年级的小孩子编舞了。
当我傻傻地在暑假作业上画乌龟时,比伊已经在研究南极旅游手册,甚至开始写南极探险家的研究报告了;
南极!南极!15岁的我怎么就没想到要去南极?不,现在的我也没想到!
03#
“听说妈妈有辉煌的过去,但她现在足不出户,坚持我们住在一栋破乱不堪的老房子里,将家事外包给远在印度的虚拟助理,还跟邻居杠上了……”伯纳黛特是一位集社交恐惧症、强迫症、逃避症、对西雅图处处看不顺眼症的妈妈。
短短十几万字,作者触及了很多东西:社区邻里的复杂关系,外来者融入新环境的不适,因挫折而停滞不前的才华,令人彷徨迷失的婚姻……各种人物有趣又荒诞,用我们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本正经地说胡话”。
他们荒唐无理,却心安理得地过着自认为正常的生活,若无其事地说着不正常的话,做着不正常的事儿,还一副很无辜的样子。仔细想想,这种状态似乎不是美国才有吧?看看身边,是不是也能轻易地找到这么一个“正常人”呢?
然而,“怪人”伯纳黛特却是一个好妈妈,她和女儿之间的那种母女关系,大概是每个人所渴望的吧。她们有沟通,有理解,患难与共又平等快乐。她们是家人,更是朋友。
从小到大,妈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威严且不可反抗的,比起嬉闹与玩耍,更多的是严格的指令与期许的目光。虽然长大后,妈妈变得温柔可爱了许多,但看到如此快乐的比伊,心中仍旧会腾升一股羡慕之情。
04#
外媒评价这是一本社会讽刺小说,展现美国社会的病态与可悲。我不太了解美国社会,但能感受到文中多次出现的对西雅图和微软的揶揄。
虽然微软那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总被大家讽刺地提起,但像比伊的爸爸艾尔吉这样真诚热切地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且为之奋斗的人真心不多。
艾尔吉对家人和事业怀着无比热情,对世界充满大爱之心,虽然他犯了一个男人常犯的错误,但他仍旧像一道柔和的曙光,洒在比伊身上,淋在伯纳黛特头顶,给她们添上一件温暖的冬衣。
“伯纳黛特,你不创造的话,就会危害社会。”尽管作者大力地讽刺,狠心地嘲讽,但这一切一切的荒诞都是因为爱。
伯纳黛特爱比伊,她愿意脱掉懦弱的外衣,去南极,重拾艺术家的梦想。她不再逃避。
艾尔吉爱比伊,他愿意放下对世界的大爱,去南极,勇敢面对比伊的眼睛,正视自己悔恨的内心。
比伊爱家人,她为妈妈,为家人写了一本厚厚的书。对,就是这本书。
我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挚爱们,在短浅的时光里,我只想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妈妈(伯纳黛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是小说中比伊和艾尔吉唯一相同的一句话。正是因为爱,伯纳黛特走出了那间潮湿、漏水、长满杂草的破房子,勇敢地奔向了白色大陆;然后,归来到那个阳光暖暖的西雅图。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去有家,有家人,有梦想的地方。愿所有漂泊在外的迷途者,找到归家的路。
阅读更多书评,
关注微信公众号:大翎爱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