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写作每天写1000字散文

草根日记:瓶颈上的突破

2018-06-24  本文已影响84人  木林彬

有没有那一刻觉得自己脑袋里好像有一种瓶颈想要去冲击它,却不知从何下手?

这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学作上的瓶颈。

2.工作上的瓶颈。

3.感情上的瓶颈。

4.成长上的瓶颈。

当然还多事情,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下,面对这几种瓶颈的时候,我是怎么做的?

1.学作上的瓶颈。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不知怎么继续下去,要怎么突破呢?

拿我自己来说,刚开始写作,写了几天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下去了,看书也没灵感,还越来越烦躁,可能是输入不够吧,我对自己说,最后用了几个小时,写了一篇很烂的文章。

而这几个小时里我做了什么呢?虽然是很烂,但也勉勉强强写出来了,而且接下来我还源源不断的可以写,可以提升自己,每一天都能找到话题,我公开的文章只有几篇,其它的都被我私密了,虽然每一篇文章都不咋滴,但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刚开始都是要学习的。

在我觉得写作遇到瓶颈,很烦躁的时候,什么都不去想,我抽根烟,喝瓶啤酒,先让自己放松一下。突然感觉像是灵光一闪,好像直接冲破了这道瓶颈。当然这方法不适合任何人,接下来才是重点。

就我刚才说写作遇到瓶颈,很烦躁,抽烟,喝酒。如果有用心的人,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了,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甚至写作为什么会遇到瓶颈也可以写长篇大论了,我注意的是细节。

回想自己写作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还是单纯的只是想练习?这都没错,很有意义,可以提升自己,但灵感从哪里来呢?怎么突破啊?从自己眼睛看到的,或从心里感受到的,甚至从耳朵里听到的来。

草根日记:瓶颈上的突破

a.心里感受

我抽烟的时候,看到烟点燃在我手里,随着我的吸入呼出,烟雾看起来很梦幻,想用手去握住,却什么都握不到,看起来很虚幻,于是有感而发,像是我女朋友跟我提分手的时候,想挽留却留不住。心里就有很多话,拿起手机就哗啦哗啦的写了一堆,整理整理就可以变成适合我的内容文章了。

所以用刺激化为动力,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屡试不爽。

b.眼睛,看到的充满好奇心。

走在路上,看到行人,有的匆匆忙忙,有的不急不缓,有的带着丝丝愁容,这时我会去臆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再联合自己的逻辑,有时候实在想不通,干脆就直接上前去搭讪,去问个明白。就算路人不回答,不搭理也没关系,至少已经给了我写作的素材。素材就是我的观察,还有路人的表现

(当然这也是有风险的,要注意安全。还好我长得挺斯文,一般人都会回答我的问题。。。)这只是我的一个方法,眼睛看到的,衣服,手上的纹路,车,甚至是沙发,吊灯,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做出来有什么好处?它的作用是什么?我都这样反问自己,再去寻找资料,这样就有一件件的故事,还有素材。

对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就有源源不断的素材。

c.耳朵,听到的发挥想象力。

耳朵听到的,像脚步声,风声,鸟叫声还是汽车的轰鸣声。。。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声音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比如鲁迅的《故乡》,开篇就捕捉到一个声音: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这样可以源源不断的按这个意境写下去,中心点有了,其它辅助的就很容易写,所以有时候觉得真的没什么可写的话,我会坐下来听听有什么声音,再融合自己的定位,写出一篇文章。

我刚开始写作就是先想好了标题,再按这个标题写下去,有了第一个字就有了第二词,还会构思第三个句子,直到写完,时间虽然也是会久一点,而且可能会写得很差,但我不太愿意再去看完我写的东西,所以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随笔,我知道这是个坏习惯,要改。

现在我养成的习惯就是早上上班,抽时间写作,在市场上有时会很吵,刚开始很不习惯,容易被打断思路,可我养成了听声音发挥想象力写作,觉得都是素材,可以融入文章里面,还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

晚上的时间我更愿意拿来学习,看书,增加知识,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只恨自己读书的时候没有好好听课,所以只能恶补了。。。

看到这里,还有什么写作的瓶颈吗?有的就只是输入不够了,需要好好看书。因为素材都说了,有些是看书上学的,有些是我自己的感悟,希望可以让你有所启发。

当然我所说的也不一定全对,每个人保留有自己的想法都是好事。只是我自己写作的瓶颈就是这样突破的。。。

细节决定一切,只要能从细节上研究,写作也就没什么瓶颈了,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循环渐进,才是王道。

(未完待续。。。)

关注我,一起成长吧。

每天我都对自己说:

我要VICTORY!

我要VICTORY!

我要VICTORY!

我是草根,我分享我自己的日记。

关注自我提升,自我成长两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