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方大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做客第121期校园文化快车
5月20日晚6点,由校团委主办,校青年传媒中心承办的校园文化快车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期嘉宾是现任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处长,高级编辑,南开大学硕士,作家、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冯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卢沟桥事变战地采访第一人——方大曾的传奇人生,在怀念方大曾的同时,冯雪松老师也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了寻找“小方”的旅程。
人间最美的邂逅,无关风月
方大曾出身于富贵人家,家中世代做官,父亲当时在外交部工作,在相机一进入中国上流社会的时候,就在母亲的资助下拥有了自己的相机。在其妹妹方澄敏回忆录中讲道:“我哥哥的相机,从来不拍风花雪月;我哥哥不给我们拍照,他拍的就是车夫、苦力这些底层人士。”小方不同于当时的公子哥儿,他的相机,拍的不是风景、美女、风花雪月,而是各色人物,世态炎凉。
此外,小方也是一个关注民生的青年。他到处旅行,拍下各处的风土人情,他的相机下,是车夫的辛酸不易,是苦力的劳苦疲乏,是战士的坚毅不屈。他与来来往往的劳苦人民打交道,从来不坐洋车,从不对贫苦百姓流露轻佻神色,他乐于帮助他们,与他们平等的交谈。久而久之,小方的名字在坊间传开,无论男女老幼都热切的喊他一声“小方”。以八十年前的评价标准而言,小方是个热情积极的进步青年,也是一位体恤民情的有识俊杰。
一场战争,从兴趣使然到责任在肩
方大曾是一名爱好摄影,也热爱旅行的有志青年,他在各处巡游拍摄照片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国家大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方大曾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的《反帝新闻》和北平少年机关队刊物《少年先锋》的编辑工作。在1936年绥远抗战爆发后,他主动请缨去前线采访,活跃于长城内外,不仅负责战地新闻的撰写,还拍摄了很多至今仍有宝贵价值的摄影作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以中外新闻学社摄影记者和《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的身份躲过了日军的排查,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三天就赶赴前线采访,他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一路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摄影作品。这些图片记录了日军的滔天罪行,成为日军侵略的铁证。然而拍摄了这些珍贵照片的人,却在28日返回保定途中失踪了。对于他的记载,也永远定格在了他25岁那年。
十五年,只为追寻他的足迹
冯雪松老师对方大曾的寻找源于一份有关方大曾的传真。为了挖掘尘封的历史,冯老师按照传真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女士。在交谈以后,冯老师决心踏上寻找方大曾的路途。为了追寻方大曾的脚步,冯老师一行人数次按照小方的描述来到保定、石家庄、大同等地,在各地的报刊杂志上收集到了很多方大曾的作品。途经山西时,由于经费问题,冯老师的整个摄制组每天的经费只够吃主食。
十五年时间的深入采访,让方大曾的形象逐渐浮出水面。2000年11月8日,《寻找方大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2014年底,冯雪松老师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约请,撰写了《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将方大曾传奇的一生完全展现在公众眼前。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对此书评价道:"这本书将一位80年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上了前台,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和战地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在写书时,冯雪松去了方大曾的家,院子里有一颗柏槐树,他在书中写道:“在它某一圈的年轮里,说不定就记录着小方的欢乐和气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方大曾的事迹,冯老师自费在全国20所高校开展“方大曾校园行”活动,从清华大学开始,截至我校已进行到第19站。
讲座的最后,冯雪松老师提到,自己进行校园行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方大曾,让这名沉寂了八十余年的摄影记者回到大众的视野。也许小方只是彼时爱国的进步青年浪潮中的一股,但他用相机记录历史,出生入死的拼劲是无可复制的。感谢一个又一个如同小方一般的人物,是他们,用相机作为观察世界的眼睛,在时间的长河中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瞬间。本次讲座让方大曾的形象走进了同学们的内心,也让同学们了解到了这位中国的"罗伯特·卡帕"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本次讲座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