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都是吃出来的?入秋后,它才是“罪魁祸首”
2024-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冷雪儿涓涓细流
不少人认为,痛风只是吃出来的,与饮食不当有关,其实,寒冷刺激亦是此病背后不可忽视的“祸端”之一。
痛风为什么与天冷有关
西医认为,四肢末端关节周围皮下脂肪肌肉含量少,易受外界温度影响。由于下肢保暖不够,膝及足踝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尿酸溶解度下降,导致尿酸盐沉积,而且局部温度越低越容易沉积,如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关节软组织受到寒冷刺激,敏感度会增加,疼痛阈值会下降,从而使人疼痛感加重。
中医调理4妙招
食疗养护:适量食用山药、莲子、扁豆、芡实、冬瓜、藕片等,有利于调理脾胃、祛湿排酸。
中药外敷:方中侧柏叶、黄柏、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主药。泽兰活血消肿,薄荷疏风散热,延胡索活血止痛。上药合用具起到活血逐瘀、消肿止痛功效,适合痛风急性期。
穴位按揉:按揉穴位可起到清热利湿、化痰通络、补益肝肾之效,适合高尿酸血症、痛风慢性期的辅助调治。
艾叶泡脚:艾叶泡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温阳散寒、舒筋通络、祛风除湿等功效,适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慢性期,急性期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