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婚姻育儿一些人

易烊千玺《人物》2万字采访: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最惊艳的家庭教育

2018-11-22  本文已影响30人  一周WL

本文首发公众号:知行乐学在武汉(ID:zxlx027)


上周,在微博上,话题#易烊千玺《人物》2万字采访#一度火得不行。

就像易烊千玺这个人一样,拥有着惊人的粉丝量,发一条微博随随便便转发量达到百万以上。

会火,没有人意外。

反倒是这2万字里少见的“家人”“朋友”和“生活”让人意外。有人说他太清醒了,不作为粉丝,不带任何粉丝滤镜来看这个长长的两万字的采访,“即使以后我不再追星,我也期待他的未来,因为他,是真正在追寻自己的人!”

易烊千玺的“个人特质”太明显了:自律、专注、慢热、通透、有趣又带着点稚气未脱和可爱。

为什么这个少年能够做到这样自律、沉稳和自我审视,又让人打从心底里欣赏和敬佩?

很大程度上,和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


01


十八岁,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节点,惯常中的成年,对于易烊千玺来说并不简单。

作为官方唯一受邀的中国艺人出席第60届格莱美,也作为“世卫组织中国健康特使”在世卫总部发表英文演讲,还作为国家优秀青年代表出席第18届亚运会闭幕式演出。

除此他还担任了舞蹈类节目《这!就是街舞》里最年轻的队长,参加原创音乐类节目《幻乐之城》,录制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片《我的时代和我》,出演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艳势番之新青年》、《少年的你》,代言天猫、华为、纪梵希等品牌……今年6月份,他以高出湖南艺考分数线132分的文化课成绩取得了中戏“双料第一”。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曾说:教育的本质不过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个优秀孩子背后,都有好的家教作支撑。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易烊千玺出身于工薪家庭,从五岁开始登台表演,而在此之前,全职妈妈千妈就已经开始带着儿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各类舞蹈、乐器,魔术,书法,变脸……

他们会换乘三次花2个多小时去上课,会在周末早上六点起床一天的时间只用来上课和坐公交,甚至换衣服、吃饭和写作业都要在公交车上完成。就连学习舞蹈,千妈也会在入门时陪着儿子一起学,让自己学会之后成为儿子的舞伴。

这种陪伴式教育,让易烊千玺在大量的枯燥学习中有了足够的动力,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尊重孩子,保持平等的交流。

学习书法的时候,千妈给儿子定规矩:数量上没有硬性规定,如果写一张就合格了,那么剩下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玩耍,如果总是不合格,那就要一直一直写下去……这种相对传统和板正的教育方式,在很多人眼里固然严厉,但这仅限于他在学习提升自我的阶段。

更多的时候,千爸和千妈给易烊千玺的是足够的尊重和平等。

他们会提议他学某个东西,但他不想学的就不会逼他;他觉得舞蹈老师没有自己跳得好,父母就想办法给他换;他过生日给他开party邀请同学来家里玩疯到惊动警察,父母也不会过分责怪。

这样的尊重,让现在的少年在舞蹈、书法和乐器上都有足够大的成就。

对孩子,从不吝啬鼓励。

千爸不善言辞,所以和易烊千玺很少交流,但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失意的时候,千爸会写信鼓励他安慰他。

在父母未曾吝啬的鼓励和正确引导下,他拿出了别人玩乐的一部分时间去学习其他才艺,所以现在他满身才艺,光芒万丈。

很多人说,他的成功是天赋。而易烊千玺说:关于天赋,也可以解释为因为热爱所以愿意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每一个愿意这样做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有天赋”。


02


易烊千玺的童年时光没有一般孩子那么轻松悠闲,但并不存在任何缺陷和遗憾,因为他依然有儿时的玩伴而且直到现在还有联系,他和家人依旧其乐融融。

易烊千玺曾在千妈生日时,发了一组照片并Po文道:给亲爱的老娘庆祝生日的一家四口:我爸、我妈、我、我们家“大爷”。

这种温暖的幸福日常和优秀的家庭教育,让易烊千玺在教育孩子上也成了典范。这在《放开我北鼻》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愿意“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蹲下来”看似只是个简单动作,却意味着平等与尊重。在节目中,每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易烊千玺便会蹲下来听孩子的诉求。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易烊千玺一个人带一群娃,在突发状况不断的情况下,他做到了不慌不忙。甚至于北鼻把牛奶踢翻在沙发上,易烊千玺也是“蹲下来”耐心引导,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愿意给予孩子真诚鼓励和肯定。

在节目中,当噗噗因为做不好事情便说“自己没有其他的作用”时,易烊千玺默默走过来说了一句话:“你中午收拾餐具收拾得特别好。”接着就让他帮忙收拾餐具,时不时地还会说一句“噗噗真棒”。

在噗噗捏出玩偶求夸奖的时候,易烊千玺第一个举手夸赞,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愿意认真听孩子讲话。

三岁半的小葱花开启迷妹模式时,易烊千玺一点都没有不耐烦,还认认真真跟她讨论跳舞的问题。在车上,小炸盯着易烊千玺,易烊千玺就开始陪孩子玩闹,就像是明白他们说的和想要的一样,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听他们“讲话”。

易烊千玺的“鼓励式教育”让孩子在尊重中成长,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因此而变得更好。

这样的家庭教育渗透在了他的骨子里。

在《亲爱的客栈》里,他默默干活,饿了就啃生玉米,不会给别人找麻烦也没有抱怨。

在和关晓彤王嘉携手拍摄控烟公益片时,手没有搭在关晓彤身上,转而搭在王嘉的肩上的小细节,体现的都是他对别人的尊重和绅士。

最为动人的,是他在《熟悉的味道》里对待千妈时的体贴和周全。从带妈妈出去玩,到设计衣服,做饭,唱歌,写信,每一步都很好。

年少成名却丝毫不张扬,无数的小细节,无不让人感慨这个十八岁男孩的良好教养。一定是极好的父母才能教养出这么优秀的男孩!

前段时间,易烊千玺作为中戏的新生代表上台演讲,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我们眼睛除了平视或仰视,更应该俯视。

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

我们眼中看到的除了繁花盛景,还应该有世间冷暖。

我们应该拥有的,除了海纳百川的眼界胸怀,还有悲天悯人的灵魂。

这是作为中戏人的天职,更是作为艺术者的良心。

其数千字的发言信格局远大,内容深刻,让人不禁惊叹:这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思想、有博爱之心的新时代少年。

就在自己去年的生日会上,“易烊千玺爱心基金”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设立。他首期将捐赠150万元用于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预计覆盖10个村2000多名留守儿童。

契诃夫曾说过,“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而沐浴在幸福家庭里的易烊千玺既有智慧又有教养,这就是最美的样子。

03


无论是父母的陪伴式教育和易烊千玺的鼓励式教育,都值得所有父母去借鉴。除此之外,在孩子的教育上,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

比如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在易烊千玺身上,就有一种强大的专注力,这种专注力得益于易家一条早已被潜移默化的准侧:一段时间只能用来专注地干一件事情。具体到当下——现在该学习,就要尽全力把它学好。

所以易烊千玺在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时,可以做到高度自律,效率和定力极强。这一点,在他52天高考“闭关”后取得中戏“双料第一”的好成绩上足以见得。

比如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和意志。

易烊千玺小时候很多比赛都是自己去外地参加的,这也是父母对他独立自主能力的锻炼。这种锻炼让他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拘束,让他做到了不低于谁也不高于谁。

就像易烊千玺在《这!就是街舞》里说“我心里总有我的底”,在访谈里说自己像老家的糍粑,慢慢煎才会出来香气。

所以曾经被质疑,被看低,他也坚持着他的选择。他是看得透彻的男孩,明白自己要什么,什么适合自己,慢慢来,一步一步扎实稳打。

还有他的低调内敛和冷静自持。

这种特质,需要父母的放手,和孩子足够多的经历去沉淀,待到一个特定的时期,会反哺到孩子的身上,让他受益无穷。

在《这!就是街舞》中,当喜爱的学员被淘汰离开,主持人问有没有话送给对方的时候。易烊千玺咬着嘴唇,眼神里有心疼也有坚毅,只回复了三个字:我没有。

没有人能懂他在想什么,他只用结果说话。果然,最终易燃装置队夺得冠军。

7月16日,他收到了中央戏剧学院的通知书,以专业课和文化课双料第一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成为一名准大学生。

在整个娱乐圈发文祝贺他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多余的话语,仅仅在微博上发了录取通知书的图片,配文是♥。

很简单,但却符合他一贯低调内敛的作风。

只do不talk,对他来说,做比说,要重要很多。

他对队员说“斯为泰山而不骄”,这是一个导师对舞者的欣赏态度,更像是他自己的人生信条——斯为泰山而不骄,汝为流水而不躁。

在《幻乐之城》中,王菲看完易烊千玺的唱演后哽咽着说:这孩子他这么受欢迎真的是没有错,肯定有道理的。

一个微博名为@Passion_As_Truth的千纸鹤曾在写给易烊千玺的《少年是:成年在望》文章中说:

他有很多非强自制无法做到的事,不能单纯归结为“才艺能力”,已经可称“品格之为”。

52天埋头冲刺高考一声不吭拿了两个第一这件事主流又强势,能懂吗,“真正的”主流和良性传播的强势99%不可得兼,但是易烊千玺这个人主流又强势。

他有另辟蹊径的情调,也可以异趣出格,更难得是能在钢筋铁骨的正规框架里硬碰硬地靠实力站到高地。

易烊千玺一开始火的时候,有人觉得很突然。当时他说: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还有一句话也很到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是少年该有的样子。

这是偶像该有的样子。

这是最惊艳的家庭教育该有的样子。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少年初长成,未来尤可期!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微博@人物、@扒圈老鬼和《这!就是街舞》、《亲爱的客栈》、《放开我北鼻》综艺节目及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