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移民欧洲留学社

我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呢?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1人  凯银智梦留学

那是2010年的6月,在那个蠢蠢欲动,夏至未至的岁月,我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内心对于当时college life+暑期UBS实习的“不满”,最终,我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声音,并在幸运地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下,休学并且退出实习。

然后就有了智梦的故事,就有了过去18个月那令人终身难忘,并且注定已经改变了我一生的日日夜夜。我们做的是比较精英的留学升学指导和英语考试的培训,也就是广大学弟学妹和家长口中的“中介”。

虽然我知道本质上,投资银行也就是一个金融融资中介,但虚荣心作怪的我,一直到很久之后,才开始不是那么介意人们当面提起这个在我眼里“至少不是褒义词”的名词。

除了父母,很多朋友都对我的选择表示了巨大的不理解,他们一直问我为什么好好的书不读的,投资银行不去了,而来做这个看起来不是很高端的事情。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尝试着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反正我可以再回去读书,回到原来的finance track的。”

可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由同学带给我的感动后,在经历了一次次克服困难后的自豪之后,我发现我热爱我所做的事情,我也擅长我所做的事情,而且貌似我所做的事情(我提供的服务和帮助)还有好多人真的是非常的需要。

过去的18个月,在大约和超过100个家长和学生讨论&沟通“留学”这个主题以后,我自己也对留学和申请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自我认知。

既然要暂时告别智梦(4个月),那么请允许我把过去的一些经验,建议,和想法整理出来,来和大家分享吧。

普利策生前曾经说过:“information or knowledge would only be helpful if they are widely shared and examined”. 那么,以下就是海超的一家之言了。

哪里是我们留学生的未来?

从宁波效实中学初中(宁外),到上外附中全国班,到Swarthmore,我自己留学的时代,也正是美国本科留学潮在国内兴起的开始。有一个问题,几乎是任何父母都会问起的:去美国读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出路在哪?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还是继续读Master or PHD? 那等这些都读出来之后呢?

是的,我们总归是要离开“学生时代的象牙塔“的,总会有我们踏入社会,勇敢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的一天的。碰巧,和我同届的同学今年就要本科毕业了,我也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未来去向,很多极具代表性。

总结起来,请允许我实话实话,我们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劣势,以及很多工作摆明不要international的赤裸裸的歧视,最后我们在看到自己熬夜改出来的cover letter+resume一次次石沉大海,在一次次被告知interview failed之后,才发现原来梦想总是如此美丽而虚幻,而骨感的现实却残酷的不留情面。

毕业去向1 :Finance & Investment Banking

虽然我自己在中途做了“逃兵”,但是我不得不承认:Goldman Sachs or Morgan Stanley的光环,百里挑一的录取率,一毕业就可以参与世界级公司的财务事务的机会,以及那世俗但却实用的,动不动就是100w的年收入,是很多顶尖留学生所不能抗拒的诱惑。一句话,能来这里的都是精英,那么至少可以满足我们本来已经脆弱不堪的虚荣心。

目前来看,能去这些行业的,包括顶尖外资投资银行的IBD, Sales & Trading, Research,和 Asset Management在纽约,香港或者北京办公室的,和一些低调但却非常elite的private equity & hedge fund & investment vehicle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来自最顶尖的学校。以美国为例,我Harvard & SFLS的学长和兄弟先去了Goldman后加盟了KKR, 我Amherst的同学去了Morgan Stanley,还有其他一些top 10 schools的朋友。

如果你确定这是本科毕业后的目标,除非你来自那几个最NB的学校(我觉得Swarthmore不能算),你就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你需要大一大二就开始积累相关的行业经验和工作经验。而如果你来自比如其他一些top 30 or top 50的大学,我想很坦白的说,这扇门仍然向你敞开,但是你需要找到那个钥匙,也就Alumni & Friends Connection。(因为本文更像我自己心路历程和内心想法的展现,不想变成一个很“古板“的技巧&经验帖子,有同学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行业的career prep tips的话,以后有机会再讨论咯=)

毕业去向2 :Business Consulting

“去咨询吧,你可以参与到不同行业,几个甚至几十个公司的战略研究和问题解决中!” 圈子里挺多留学生朋友都非常热衷这个行业,一个是因为它确实比较有意思,intellectual, 另一个是可以不用每天像banking一样number crunching,可以work with people. 麦肯锡,BCG, Bain,Monitor,确实这是一个值得为之而努力的地方。

但是,摆在留学生面前的现实是,我们进退两难。首先是Consulting Firms每年需要的人就不是很多,也就是僧多粥少,竞争难度丝毫不低于Banking,然后我们很难在这些公司的北美或者欧洲office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你觉得让一个印度人来告诉你“上海小笼包”的口味该如何改进,该如何赢得市场时,你觉得这靠谱吗?你会为他的”idea”买单吗?那么退而求其次,这些公司在HK的办公室相对来说我们的机会就大了,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我们同时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可是很遗憾,HK是一个financial hub,那儿的consulting demand真的不大。其实,麦肯锡等公司最大的需求和增长点,恰恰就是我们在国外日夜牵挂的祖国。那么回国吧?可是因为我们没有在国内顶尖大学如北大复旦的同学一样,可以大二大三一直做BCG的PTA (Part-time Analayst), 而且面试居然都要远程skype进行,劣势就不言而喻了。(这些都是我了解的,一定不客观全面的事实,希望没有打击到各位对这个行业充满热情的同学。因为真正的热情,是由残酷的现实浇铸而成的)

比如说,我一个好朋友的朋友,Washington St Louis的,之前有在北京Goldman的实习经验,她一心想在美国做consulting,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残酷的,哪怕我知道她非常的优秀,非常的努力,也同样非常的坚强。比如另一个来自Yale的同学,在BCG Final Interview碰到8进1,而另外7个是具有无可比拟的语言文化优势,同样毕业于Harvard,Princeton的美国学生的时候,她有一点点无奈。当然,成功的case也有挺多的,但我听说的大多数都是在上海北京办公室的,比如Georgetown的朋友去了上海的麦肯锡,比如Swarthmore的学长在去读Stanford MBA之前,是BCG北京的director。

那么如果这是你本科后的目标,你该如何努力呢?我能给出的最大的建议是,不单单有一个好的GPA, 而是真正的参与到美国的教育中去,你在presentation, class discussion, paper writing中锻炼出来的skill set,和那种not only know what it is but why的critical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都会是你在consulting成功的核心条件。而这些锻炼的机会,可能是很多同龄人所没有的。It is the ultimate value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so you should do nothing but hold it firmly at your hand.

毕业去向3 :Big Four 美国or HK office

国内的四大确实是挺辛苦的,也有一点点坑爹(工作强度不低于投资银行,但是很多方面的回报都差的太远),但是在美国的四大其实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decent and respectable career track if you like numbers and accounting. (这是我认识的一个前辈,目前是Ernst & Young 的MD告诉我的)

我周围大多数优秀的,毕业于top 50 or top 80美国大学的朋友都成功的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了,开始了职业生涯。我高中同班的好朋友,Wisconsin,目前正在Chicago的PwC, 我UVA的同学也顺利的搞定了实习。其实挺为他们高兴的,毕竟在这种世界级公司里边经受锻炼,又是在美国的different cultural and working environment之下,如果能好好学习,向周围所有的一切学习,几年后,如果回到国内,一定会卓然于众。智梦的经历让我有机会遇到了很多国内本土的企业家或者创业公司,很多公司在3-5年后就会碰到在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高效中的瓶颈,那个时候,有海外经历丰富实战经历的CFO来会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的。卫哲之前加盟阿里巴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样。

毕业去向4 :科技公司,如Google,Intel,Oracle

因为我本身不是engineering或者computer science方向的,我只好从周围朋友那边道听途说了。感觉如果是在美国读工科的话,学校的档次和名声,比如中国人很重视的排名,差别很小。除了MIT, CIT, Stanford, 或则加上CMU,他们的reputation会给学生一些优势以外,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无论你毕业于什么学校,只要你能做人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就是“真命天子”了。It is purely result-driven, so you need to prove yourself but not the school name on your shoulder.

工科绝对是美国最辛苦,最难熬的专业之一,每个学校都一样。比如说,每个学生一学期都要上4门课,你很有可能这4门课除了正常的上课外,还会每门课额外有一个每周的LAB和相应的,非常复杂令人郁闷的lab report要交,那其实你就是差不多8门课的工作量了。相信这样你就理解为什么很多工科男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吧,他们也不想的,可是他们的热情和青春都和外卖的汉堡一起,留给实验室了。

But trust me, God is fair for most cases. Every effort you have poured in will be repaid in the future. 因为engineering的强度是最高的,所以他毕业后的就业也是on average最稳定的,待遇最好的。这很公平,不是吗?

毕业去向5 :Grad School,Medical School,Law School

本科教育是打基础的,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才是升华。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十分赞同。那么,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来美国读研究生的话,本科美国教育的优势是巨大的,很多层面上来说甚至是无可比拟的。

首先是没有了language barrier。四年College Life可以让你的英文能力适应美国的学习而不需要靠狂做TPO rush TOEFL来证明。其次,education system是一样的,人都倾向于信任自己熟悉的东西,所以美国研究生院的教授自然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招收大学是在美国读的学生

另外,以我朋友的经验为例:她在WUSL读的psychology,她从大一开始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美国大学有大量的research的机会,只要你想要,一般都能争取到),做research并且之后每一个summer都做,跟随不同的教授,研究的领域越来越深入,那么在她申请top school的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她的竞争力绝对不是GRE 1600可以比的。因为GRE 1600是不能直接换来一个未来的科学家的,但是一个从大一开始就对research充满热情的学生,至少具备这种潜质。

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大学四年可以让你真正了解你是否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是否愿意为这个领域甘心赌上一辈子的岁月和努力。U.S college tells us how to learn and why you should learn it. 这种真正的intellectual freedom会让你明白你是否真的喜欢数学,还是只是喜欢数学背后美好的职业前景。如果是后者,我劝你三思而后行,因为真正的热情是不能用“实用主义的价值”来代替的,而没有真正的热情,人类这个有着情感和理想的高级动物是无法在日复一日的,在汗水和挫折所铸就的求知路上坚持到底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想在美国读文科的朋友所关心的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First, no worries as long as you do a great job. 美国很多工作,包括前面提到的所有工作(甚至是Big Four)都是不限专业的,也就是说你读古典西方文学,照样是可以去投资银行或者世界五百强的。(想想前美国财长保尔森吧?他在Dartmouth读的是English)Second,一般来说都需要研究生阶段的继续学习,比如很多本科读政治科学和历史的同学会选择申请美国的法学院(law school),而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研究生,除了选择在大学做教授以外,加盟咨询公司,第三方分析公司,或者智库(think tank)的也不在少数。

10年后,20年后,我们的未来又该在哪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马拉松,大学四年以及之后几年的工作就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开始,个人成就的巅峰一般都需在10-20年之后,当我们从“三十而立”中越发成长,在“四十不惑”中让知识,阅历,人脉,甚至是运气叠加在一起,那就铸就了我们一生的价值。

我很喜欢前段时间网上很流行的一篇文章,主题为“你有没有想过你一辈子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虽然我们中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对于留学生来说,都是不甘心一辈子循规蹈矩,沿着“毕业+谈恋爱+结婚+房子首付+家庭”的固定路线走完一生的,但是残酷的现实是:这个世界注定95%的人是“小人物”,否则怎么相对的来证明剩下的5%不是呢?

过去的一年,为了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有幸向很多30-40岁的前辈精英进行了咨询和学习,其中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和他们所给的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1)80%以上的人都会在5年之内离开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100+小时的工作强度,会在你对这份工作的新鲜感逐步消失,并且在高额bonus的marginal utility迅速下降的时候,成为你的噩梦。我在夏天特别忙的时候,也经历一段类似的每天凌晨2点睡,8点开会,每周出差3个城市,平均每6小时blackberry就会有超过20封push-mail的生活。那种疲劳感和因为“缺乏睡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体验过才会明白。按照我Goldman & KKR的学长的说法,we still have life but no lifestyle. 如此的精辟。

所以,除非你真的是喜欢,可以是喜欢所谓的“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或是喜欢这个光环和收入(人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追求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否则你一般都会选择离开,去读MBA,去咨询公司,去世界五百强的财务部门,或者去其他金融公司。而真正喜欢的人,20%的比例已经不低了。

2)只有“适合+喜欢”,你才能在金融业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再和一些目前仍然活跃在国内投行,券商,私募的前辈进行了交流之后,发现自己确实真的不太适合。因为金融精英的最大要求是:1)对细节的苛求 和 2)不感情用事,冷静甚至的冷血的做抉择,而我两点都不是很满足。金融家和银行家他们就好像business world里的“捕食者”,对PPT上两个图形没有对齐这样的小错误也从不放过,而却可以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安静的钓鱼,第二天抛售“兄弟公司”

的所有股票。一句话,如果你也是那个“效率优先,不讲人情世故的超级机器处理器“的话,金融适合你。

另外,还是要喜欢,也就是你可以从你所做的事情中找到self-worth,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金钱的回报而是内心的声音)。中国古来都有一句俗话:有名的人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人不能有名。低调的赚钱,我认为这用来形容金融业特别合适。我智梦的合伙人,还有其他一些朋友,会选择来做教育,而放弃华尔街的工作,就是当他们发现很多年过去了,他们没有在人们心中留下些什么,他们不爽。(大多数人最后都只记住了Morgan Stanley,而为它贡献过青春的无数精英们,都被要求默默无闻,低调而终了)。所以,如果这对你不是问题,你可以从一次次完成交易,一次次击败对手,以及在周围同伴对你头上光环的仰慕之情中找到自我价值,那么金融是属于你的。

3)“如果你想过个好生活,留在美国;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尽早回国。”

我一辈子都记得当我妈的一个朋友,在他硅谷bay area的家中,晚上12点手拿喝完的青岛啤酒,和我说出上面这句话的神情。从那个40多岁的男人深邃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不甘”,但也读出了“满足”。“不甘”在于读完了 Berkeley的master后他定居美国而没有回国闯荡,“满足”在于他给了她女儿一个温馨的别墅,一个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

是的,虽然在美国international找工作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美国物价合理,20万美元可以买一别墅,沃尔玛里的几美元的东西,按照一个月4000-5000美元的收入来说,简直就是白拿。但相比中国呢,房价绑架经济,11年CPI“官方数据”都有6%,然后薪水也是4000-5000,只不过单位换了换而已。所以,生活的难度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如果美国就业上的瓶颈(文化+语言+客观制度),使得我们至始至终很难有主人翁的精神,毕竟这不是我们的土地。我在UBS实习的时候,就一直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感觉我没法“感同身受“,而在国内的一年半里,哪怕有时候一天吃三顿盒饭,晚上睡在公司地板上,我依然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中。而且,从实用主义价值来判断,套用Swat Econ Professor Golub的一句话,“全世界都瞄着中国这个迅速发展的消费者市场,美国人都想去,你们为什么不去?”,就是国内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而很多事情都是要厚积而薄发,不能拔苗助长的。记得我10年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虚荣心,总觉得自己名校背景,比周围的团队NB,急功近利,又不愿意做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后来渐渐发现,真正的价值不是靠“school name”说话的,而是你真的需要deliver results。很多事情,其实并不会因为你来自Harvard,你就一定能比别人做的好。而只有真正愿意沉淀下来,去向这个社会学习,向客户,下属,上司,伙伴学习,我们才能有朝一日真正的“本土化”,而这时候在西方的教育所带给我们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野,会帮助我们完成最后的冲刺的。

4) Take the risk and Find your Golden Track

这里我郑重的推荐一本书“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Twenty”,斯坦福大学教授Tina Seeling的作品。我仔细阅读过2遍了,发现很多道理真的是真理,句句精华。比如说,what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Silicon Valley? “they love failures”.

其中,Tina提到了Golden Track.她认为,很多人生建议都是follow your heart,但这个其实是有瑕疵的。比如说,你最大的热爱是打篮球,但是你身高注定只有4250px,你想成为一个职业球星的难度就打了。所以,除了passion,我们还需要skill sets: you love and good at what you are doing. 比如你是一个science nerd,爱好制造各种mobile apps,同时你又非常擅长物理,是CMU CS major,那么你就拥有了上述两者了。

但最后还有一点却恰恰是被我们忽略的,那就是市场需求,就是说你所热爱的和擅长的事情,是不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比方说,如果你很喜欢雕刻,也很擅长,但是这个世界对于雕刻艺术作品的需求是远远低于对于会计师或者律师的需求的。所以如果你执着于雕刻的话,除非你成为整个中国最有名的雕刻艺术家,否则你的生活其实也挺艰难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尽可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Golden Track。最好的情况是,你甚至不敢相信这个世界居然还有人愿意支付报酬来让你做这个事情。比方说,每次我给很多高中的学弟学妹建议和指导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意义。而如果这个还可以成为一种“谋生手段“,那就太完美了。而其中,我依然认为“兴趣”是核心驱动力。借用去年Seven Sister in China论坛上,一位媒体精英的忠告:“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是你不喜欢的,你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肯定有更多的同行,他们比你有热情,所以会比你更有灵感,更加具有效率” so, you got to love what you are doing.

转眼间,Swarthmore的早晨已经阳光明媚了,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不过是时候去散散步,看看这个在过去18个月无数次被想起的校园了。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请相信,风,定可以穿越荆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