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干货

西方文学理论

2020-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备爷

 ---杨宁老师

##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

###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论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中产趣味

### 第五节 法兰克福学院

## 第二章 文本中心主义文论

### 第一节 俄国形式主义

###第二节 英美新批判

###第三节 结构主义文论

###第四节 后结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存在主义接受美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

###第二节 接受美学

##第四章 文化研究

##书单

@[TOC]目录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位置

上层建筑:观念、实体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3种含义

1、特定阶段、集团、信念关系

2、虚假意识、谎言

3、意义观念一般性生产过程

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 1970年《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际机器》

1、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宗教、传媒、文化、教育、家庭、工会

国家机器:政治、军队、警察、法庭(特点:暴力性、可见性、公共性)

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 功能

(1)、自然化

(2)、合法化

3、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建构个体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

(1)、把个体询唤为主体

(2)、主体对主体的臣服

(3)、主体之间互认

4、意识形态是一个“镜像序列”

拉康:“镜像阶段” 、自我意识永远伴随着他者

5、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四、症候阅读

挖掘文本深层意识形态:阶级、性别、种族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概况

两次浪潮:

第一次:19世纪膜20世纪初,强调女性主义外在权利(受教育);

第二次:20世纪60年代,内在变化(工作、产假)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2)、激进主义女性主义

(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4)、后现代女性主义

(5)、文化女性主义

(6)、性别分离

(7)、赛伯格

(8)、精神分析

(9)、性解放

女性批评两大形态

女性阅读 :— 女性经验 — 视角 — 重估女性作品(抗拒性的态度、极强的批判)

女性创作: — 文学史 — 男性

目的:挖掘女性作家,重新解释作品

二、女性主义经典著作

(一)、1929,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1、寻找女性文学传统

2、女性文学被压抑根源

女性要创作要有:钱:经济独立、屋子:时空

3、双性同体 — 理想人格 (有两种力量:男性、女性 — 本质:两元对立)

(二)、**1949 西蒙 波伏娃《第二性》**

1、女性如何成为第二性 — 因为需要生育,限制了女性的工作能力、活动空间

2、男性如何把女性禁锢在“第二性”

私有制、宗教

3、“第二性”如何限制生性

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三)、**1972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

1、观看先于语言 ,观看受到文化、习俗制约

2、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

裸画像(镜子) — 女性气质 — 气质

(四)、吉尔伯特 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藻海无边》

简爱:理性、克制

伯莎:反抗、野性、原始

天使/妖妇

###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论

一、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殖民地国家受主国控制(政治、军事、经济)

新殖民主义:殖民地国家空有独立之名(无独立之实)

后殖民主义:殖民关系的审美文化方面,文化不自信

二、赛义德《东方学》

1993 《文化与帝国主义》

1994《知识分子论》

(二)、核心:批判西方中心主义

1、空间上:文化等级结构

二元对立:

西方 VS 东方

中心      边缘

文明    野蛮

先进    落后

科学    迷信

2、时间上:历史目的论叙事

历史始于西方,终于西方

3、西方文化普遍化

(二)、东方主义

1、东方主义的理论基础

(1)、拉康:他者与自我的二元逻辑

确立差异 — 构建自我 — 忽视东方内部差异

(2)、福柯:话语理论

最终目的:实现帝国主义扩张、殖民

(3)、葛兰西 、文化霸权(形成主流共识)

2、东方学内涵:

(1)、作为一门学科的东方学

(2)、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 — 二元对立

(3)、作为驾驭和控制东方的权力话语

3、东方主义的基本观点

(1)、“东方”(被剥夺主体地位)是西方文化与知识建构物

(2)、目的:为了确证“自我” (主奴关系)

(3)、东方主义是西方人出于无知、偏见虚构的东方神话

最终目的:平等、交流 — 消除二元对立

四、中国对《东方学》的反思、机制

1、自我东方主义

2、东方作为权利主体建构“他者”

五、评价

1、评价作品角度

2、偏见不一定都是偏见(马可波罗)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中产趣味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一、中产阶级发展史

1、老中产阶级: 产生17~19世纪中 — 中间阶层

产生:18世纪启蒙运动

特征:财产收入、启蒙教育、自由主义、道德感

2、新中产阶级: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从业人员、管理人员

二战后 — 后工业社会《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特征:无产者 — 拒绝认同无产阶级

将自我认同定位于虚幻的声望《格调 》(class)

对政治冷漠、关系个人成功

大众文化的领导人物

二、中产趣味(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中间状态)的形成

特征:

(1)、模仿高雅艺术、内容肤浅  《地久天长(电影)》

(2)、利用艺术与高雅文化和社会阶层建立联系

(3)、极强的世俗功利性《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也不会走进城堡(豆瓣或百度)》

原因:中间层位置(掩饰自身文化知识缺乏)

(1)、媚俗:刻奇

产生:现代民主制度《现代型的主副面孔》

特征:平庸诉讼情感 — 谴责情感思维懒惰 — 导致确定的主义

A、欺骗性:移情动力、符号学意义三否定 — 形似、模糊虚构与现实的边界(进入一种审美形态当中去)

B、自媚性:对想象性情境的过分抒情(自己感动自己)

(2)、享乐主义:自恋人格(消费社会 — 产生身体工业)鲍徳比亚《消费社会》

### 第五节 法兰克福学院

法兰克(德国的城市)福学派概况

德国1920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代表:霍克海默、阿尔诺、本雅明、弗洛姆、哈尔马斯

特点:社会批判理论

(1)、对象:资本主义

(2)、反对:研究中的实证主义

(3)、反对学科分科

一、霍克海默、阿尔诺《启蒙辩证法》1947

(一)、核心:对“启蒙”进行反思

(二)基本思路

1、破解“启蒙”概念(神话)

2、挖掘启蒙与权力的关系

3、对文化工业批判

(三)、主要观点

1、“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

启蒙特点:反神话                    启蒙本质:神话

神话本质:对社会的解释        神话特质:启蒙

启蒙已经倒退为神话

人类发展三个阶段:

(1)、神话 — 安顿人的灵魂

(2)、哲学 — 理性/反思

(3)、科学 — 数学、逻辑

现代科学 —  人的理性沦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丧失了自我反思,所以成为了“神话”) — 导致所谓的工具崇拜、效率至上

2、启蒙与权力

启蒙发端:以权力为导向  —  启蒙本质:控制和掌控  — 启蒙在某种程度带有极权性质

祛魅 — 获得知识 — 掌控权力 — 形成技术 — 成为控制世界工具

3、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文化工业是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统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沦为了社会统治工具

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 — 消灭个性

(1)、文化工业:在文化领域进行工业化商品生产

工具理性运用文化工业,导致艺术可以复制生产,由此文化艺术失去独特性

(2)、文化艺术 VS    文化工业

自律性            他律性

对生命、艺术、本真    受制市场、商业

艺术独特风格                标准化/同化

(3)、文化工业沦为意识形态工具

核心:同一性 — 伪个性

目标:社会的内在秩序、规则

(4)、制作方:自动化的反应机制(摇滚乐历史) — 背后体现“理性”精神

受众方:娱乐至死 — 某种欺骗性《娱乐至死》

娱乐特点:

A、消遣气氛— 无能为力 — 逃避反抗

B、文化工业的过滤 — 植入某种理念 — 思考力丧失

4、艺术:本质— 否定的性质

(1)、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艺术要站在现实的对立面)卡夫卡的作品

(2)、自恋性,拒绝交流(拒绝市场交换逻辑) 张爱玲《半生缘》

(3)、反艺术— 反优美外观

二、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3M — 1968 法 五月风暴

1898-1979 《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

新左派之父

(一)、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主义

核心:工业社会是新型极权社会

1.单向度的人:失去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

通过技术

2、对科技批判:非理性

新控制

极权主义模式

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 — 阶级差异平等化 — 工人阶级丧失反推能力 — 极权统治

3、对文化批判

制作虚假的需求 — 控制人们生活

(二)、《爱欲与文明》升华

1、爱欲 — 生本能(快乐、原则)

(1)、人类文明对爱欲的两种压抑

基本:维持文明必不可少

多余:为统治强加于人

(2)、爱欲自满足方向退化

本能革命,本能拒绝

(三)、新感性美学

1、艺术的本质是革命、造反

2、艺术要造就新感性

三、弗洛姆《逃避自由》

**《爱的艺术》**、《自我的追求》

1941 批判极权主义著作 哈那志《通往奴役过冬》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阿 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一)、自由对现代社会影响

1、自由:伴随个体产生的概念

2、影响:

积极、摆脱束缚

消极、失去原来的归属感、安全感

走向两种方向:

发展内心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

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

(二)、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1、威权主义— 从外界寻找权威

2、破坏欲

3、机械趋同

四、本雅明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一)、本雅明生平及著作

1892~1940 著作 1920《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判概念》、1928《德国悲剧起源》《单向街》、1931年《摄影简史》、1934年《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1935~1939**《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1939**《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二)、《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1935

1、背景:纳粹、布莱希特、史诗到间离化 — 让观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 — 艺术政治化

2、从古典艺术 — 时间 — 意义确定

到现代艺术 — 瞬间 — 意义不确定、费解 — 加入某种反思性

2、复制技术与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复制

区别:

(1)、机械复制比手工复制独立于原作

(2)、机械复制技术可以把基本原作带到无法抵达地方

3、光晕(aura)灵光、灵韵、灵氛

A、作品独一无二性、原真性

B、观赏者与作品之间距离

C、艺术作品的构成方式:膜拜

D、艺术品的历史感

E、接受方式聚精会神、凝神关注

光晕的消失:

A、大规模复制、消解独一无二性 — 扩大艺术作品的时空范围

B、鉴别“真品”、“原作”变成不可能

C、艺术的神秘感、距离感消失 — 展示价值

D、欣赏方式:心神涣散、消遣式

4、电影艺术:人类艺术中的革命

电影艺术:展现了异样世界 — 通过机械手段实现非异化的精神世界

5、机械复制对于文化的意义:

(1)、为大众文化的合法化寻找理论依据

(2)、确立了从大众角度出发确立了艺术作品的新型关系

(3)、肯定技术作用、颠覆知识分子话语

五、哈贝马斯(第二代) 交往合理化理论

(一)、理论出发点

(1)、工具理性【二元对立(主客)】 — 交往理性【主体间性】

(二)、交往合理化美学

现代艺术 — 反光晕、解放

先锋艺术 — 危机

## 第二章 文本中心主义文论

### 第一节 俄国形式主义

一、俄国形式主义概况

1914~1930

(一)、产生背景

科学精神、实证主义

(二)、诞生:

1914 什克洛夫斯基《词语的复兴》

两个小组:

莫斯科语言学

彼得堡语言研究会

代表:雅格布森、托马舍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雅库宾斯基、日尔蒙斯基、特尼亚诺夫(阿克梅派)

(三)、理论特点:

1、追求文学的独立自主性

2、艺术本质:审美过程

3、文学研究、文学性

4、共识性语言研究法

二、什克洛夫斯基 “陌生化”理论

1916 《作为手法的艺术》

针对对象:艺术 — 形象思维

1、强调内部规律、形式

2、陌生化

(1)、审美目的 — 感受过程

(2)、方式手段 — 陌生化 (自动化)— 从熟悉 — 到陌生

3、“本来”“情节” — 什克洛夫斯基

故事、情节(话语)—

4、意义影响:

(1)、文学研究 — 从外 — 到内

(2)、读者转向

三、雅各布斯的“文学性”理论

1921《俄罗斯现代诗歌》

1、文学性、文学的构造原则

2、诗歌语言的本质:

特点:能指与所指的不稳定

###第二节 英美新批判

一、发展历程

1、20年代

英:艾略特、瑞恬慈、燕卜逊

美:兰瑟姆、推特

2、30-40年代

南方集团

布鲁克斯、韦勒克、维姆萨特

3、40-50年代

(二)、特点

1、文学本体论

2、文本细读(内部研究)

3、语义学分析

4、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经验

二、瑞恰慈语义学批判

1924《文学批评原理》

从语言入手,分析语言产生效果

内在必然性

三、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

1917《传统与个人才能》

(一)、文学所有机整体感

1、所有文学作品 — 整体

2、整体 — 运动、变化 —  强调传统

3、作品各组成部分 — 整体

(二)、非个人化理论

1、文学传统对诗人有影响

2、文学的历史意识、放弃情感、个性

3、诗人作用:催化剂

4、找到客观对应物 — 具有普遍性

四、兰色姆 本体论批评

1934《本体论笔记》

本体存在 — 内在研究

3、布鲁克斯:悖论、反讽

悖论:矛盾

反讽:表面荒谬、实则真实

六、燕卜逊 复义(含混)(多义性 — 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七、维姆萨特

(1)、意图谬见 — 作品的创作意图等同是谬见

(2)、感受谬见 — 作品与读者感受等同是谬见

退特、张力

张力: 内涵:暗示义  外延:词典义

作品意义 =文本+读者= 文本+(-∞,+∞)= (-∞,+∞)=无

###第三节 结构主义文论

一、概况

1、基本特点

(1)、寻求批判的恒定模式

(2)、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3)、探寻文学的深层结构

(4)、强调对意义生成的研究

(5)、消解主体,强调关系性

2、代表:

前四子: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人类学代表)、福柯、阿尔都塞(结构马克思主义)、杜康(精神分析结构主义)

后四子:罗兰巴特、格雷马斯、托多诺夫、博瑞蒙

叙事学—代表: 热莱特

符号学 — 卡西尔、苏珊朗格

解构主义— 德里达

二、叙事语法

目标— 阻碍 — 努力 — 结果— 意外 —  转弯 — 结局

原因        但是          所以                但是            所以

托多洛夫:叙事作品是一个句子

情节最小单位:行动元、叙述句

三、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31个固定功能、7个角色

赠予者

相助者

主人公

派遣者

公主(要找的人)

对手

假冒主人公

四、格雷马斯(6个行动模型)

发送者 — 客体 — 接受者

辅助者 — 主体 — 帮助者

意义矩阵(案例:《老人与海》)

x          反x

非反x  非x

找出基本要素:老人、鲨鱼、马林鱼、

                            小孩、海、游客

老人  他人(游客)

大海  鱼

A、老人与他人— 自我确证

个体 社会权力

B、老人与鲨鱼 — 斗争— 杀戮 — 规律(尼彩)— 超越

C、老人与海 — 象征永恒、不变 — 渺小 — 人在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 — 自我确证 — 成功 — 精神

人与自然 — 斗争、渺小 — 失败 — 现实

五、克劳德·布雷蒙 “三合一体”模式

可能出现 — 实现可能

六、、托多洛夫

原有平衡

满足 — 破坏 — 对抗

努力保持、新的平衡— 不平衡

七、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人类学》

(一)、《野性的思维》

核心:原始人思维方式

1、原始人 — 先有具体问题 — 再建立知识体系

现代人 — 先有知识体系 — 再有具体问题

本体 — 结构

结构 — 本体  都是形成结构

2、原始文明制度 — 图腾

图腾本质:自然、动物、人之间的连接

3、历史:主观性 (史观)

(二)、《结构人类学》

神话步骤:

1、抽离、神话基本成分 — 神话素

2、以二相对立、方式,排列神话素

3、深层结构

人的土生起源(自然)、人的两性起源(文化)

八、罗兰巴特 结构主义理论

(一)、零度写作《写作的零度》1953

1、对象:萨特《什么是文学》《S/Z》 — 介入

2、内涵:回避情感、主观意向性

特点:对作家主体性遮蔽

风格:被文学吸收 — 意识形态

(二)、作者之死《作者的死亡》1968【《上帝之死》】脱丝的丝袜

1、作者对文本主导权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2、作者不是文本的唯一主体 — 是脱离作者的语言符号

3、作者不能先于文本存在 (作者、作品同时存在)

4、消灭作者 — 文本多维空间

5、作者死亡、意味着读者诞生

(三)、叙述学的三级:《叙述结构作品分析导论》

功能层 — 单元

行动层 — 人物

叙事层 —

(四)、《神话学》

能指(意义本身)  所指(所指的对象)

一级:语言 rose 花

二级:符号、rose 对象

###第四节 后结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 — 后结构主义 — 后现代主义

反中心:反同一性、反本质

反宏大叙事、反体系、反总体性

一、福柯的结构主义理论(米歇尔·福柯)

1926~1984 (受到 尼彩的影响)

1961《古典时期的疯狂史》

《疯癫与文明》

1970 法兰西院院士、1975《规训与惩罚》、1976 《性史》

一、《疯癫与文明》权力、理性

考古学、知识考古学 — 来源、历程 — 概念

现代文明的产生

1、历史对待疯癫态度

(1)、17世纪以前:柏拉图、迷狂

中世纪:愚人船

文艺复兴:

(2)、17世纪以后:成为非理性

现代文明 (反崇高性)— 理性 — 理性产生、偶然

(二)、《词与物》 — 知识型

知识表现背后结构

1、知识型:知识背后的结构、模型

现象 VS本质

苹果 — 概念

2、历史上的知识性

(1)、16世纪文艺复兴、相似型

(2)、17~18世纪:表象型

(3)、18~19世纪初:自我表象型

(4)、1950年后 人之死

(三)、《规训与惩罚》1975

1、系谱学:知识与权力、同谋关系

2、监狱的诞生

古典时代:酷刑(极为残忍、公开) — 目的:震慑大众、彰显君主权

监狱 — 温和

监狱制度:层级监视 — 自我约束、规范化裁决 、检查 — 贴标签

现代社会 — 权力无处不在(微观权力 — 自我约束 — 个性丧失)

现代社会 — 人道主义— 方面 — 压制人性

问题:泛权力《性史》

二、德里达(1930~2004)

1966《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

(一)、“解构”内涵

1、超出哲学的非哲学思想

2、不是摧毁,而是一种反抗 — 方式:深入到对象结构中【延异(能指不能指向所指)】

(二)、解构对象

1、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向上学

2、策略:延异、播散、踪迹

##第三章 存在主义接受美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

一、海德格尔(1889~1976)【学生:伽达默尔、阿伦特】

布论塔诺 — 胡塞尔

1927**《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思想:

1、哲学主题:存在与存在者

形而上学史 — 就是存在遗忘史 — 存在者、当成存在

存在:过程(显现自身) — 进行时

存在者:实体 — 完成时

2、存在的追问:想象学

回到事情本身 — 意向性

超越主客之分 — 认识论(通过认知) — 存在论(某种体验)

3、研究对象

存在 — 存在者 — 特殊存在者 — 意识自身存在—此在

此在的本质

4、在世之在

烦(此在在世)、牵心-(此在与此在的概念)-、操劳

5、本真状态:去存在

非本真状态:沉沦(安全感)

6、向死而生 — 畏:本真状态(畏:不明确;怕:明确)

7、艺术本源论 — 艺术本质(从艺术作品)

艺术品— 首先是物 【指向世界—意义化、指向大地— 无意义化】

艺术本质:意义化的世界与无意义化的大地之间的冲突

现代技术 — 文化工业

二、萨特存在主义文论《存在与虚无》

(一)、萨特(1905~1980)核心:自由

1934《自我的超越性》、1938《恶心》、1945《苍蝇》、《存在与虚无》、1945《现代》杂志 — “存在先于本质”、《紧闭》、1964获得诺贝尔奖,拒绝诺贝尔奖

(二)、存在先于本质

1、自在的存在【本质先于存在】 — 客观世界(树、椅子) — 荒诞性

自为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 — 主动性— 想要改变

自为的存在特点:去存在 — 对存在的否定(他人即是地狱)

(三)、文学本质 — 自由

文学是对自由的选择和揭示

1、作家角度:动机 — 实现某种自由

2、读者角度:—(接受美学)

读者是创造者、参与者

创作本身— 召唤读者

3、“介入”说 — 文学社会功能

诗 — 特点:关注能指

散文(具有介入性) — 特点:关注所指

文学具有“介入”功能、揭露社会— 异化

2、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1913~1960)**【看透依然乐观】**

1942《局外人》、1943**《西西弗神话》**—论荒谬、1951《反抗的人》、1957获得诺贝尔奖(法国第九位)、1960《第一个人》

(1)、荒谬世界 — 起点

(2)、反抗 — 超越现在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贝多芬传》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3)、荒谬英雄(唐璜、演员、征服者)

###第二节 接受美学

一、伽达默尔的解释学 (1900~2002)

1960《真理与方法》

(一)、前见(成见)

理解可行的前提条件

真前见:历史传统

伪前见:带有某种功利性目的

(二)、视域融合

理解者前见 — 视域、文本意义 — 视域 ,形成视域融合

共识性的视域融合(不同的人)、历史性的视域融合(不同时代的人)—效果历史

二、姚斯的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姚斯— 伽达默尔(接受)、伊瑟尔—莱伽登(阅读))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历史性

文学研究 — 作品— 存在方式 — 接受史

文学史 — 接受史、形式主义— 陌生化

(二)、期待视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 阅读之前,定向性期待(经验、素养、品味)

作品与期待视野 — 一致 — 通俗作品

作品与期待视野 — 不一致 — 有可能是高雅作品

个人期待

公共期待 — 共识

三、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1、“空白”理论

空白指作者未写出的部分:语言、因果片段、思想价值

2、召唤结构

3、隐含读者 — 作者的理想读者

##第四章 文化研究

法、兰莱福、阿尔都塞

电影《Her》PUA

一、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渊源

1、文化与文明传统

(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具有文化保守主义

(2)、T·S·艾略特 —— 强调文化有机性,文化是人类整体生活方式

(3)、F·R·利维斯 ———《大众文明与少数文化》1930,批判大众文化

2、文化人类传统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

文化— 低级 — 高级 — 进化论

基本要素、习俗

研究方法:民族志

3、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考德威尔 — 把文化与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相联系

诗 —工业革命 — 个人、集体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

1964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标志文化研究兴起

(一)、历史背景

(1)、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

(2)、新左派的诞生 — 阶级对抗消退

从文化中挖掘抵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

反抗庸俗经济觉得论

《新左派评论》

(3)、成人教育 — 突破学院的精英教育

(二)、文化研究的体制化

1964、霍加特、霍尔

1968、斯图尔特·霍尔 — 黄金时代

2002、伯明翰学派结束

标志: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1953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形成》1963

(三)、文化研究的基本特点

1、对利维斯主义的超越《伟大的传统》— 接受大众文化审美教育,扬弃了精英文化观念

2、重视文本分析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3、突出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

4、把文化理解为日常生活,强调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四)、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电影《苦恋》改编《太阳和人》)

工人阶级文化:青年亚文化、性别文化、少数族裔文化 —背后涉及认身(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研究:阶级、性别、种族

(五)、文化研究范式

60年代 文化主义

70年代前期 结构主义

70年代后期 霸权理论

80年代 后马克思主义 (接合)

##书单

##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

###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论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中产趣味

### 第五节 法兰克福学院

## 第二章 文本中心主义文论

### 第一节 俄国形式主义

###第二节 英美新批判

###第三节 结构主义文论

###第四节 后结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存在主义接受美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

###第二节 接受美学

##第四章 文化研究

##书单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保卫马克思》、《圣杯与剑》、《一间自己的房间》、《第二性》、《观看之道》、《阁楼上的疯女人》、《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消费社会》、《启蒙辩证法》、《单向度的人》、《美学原理》、《爱欲与文明》、《逃避自由》、《摄影简史》

《词语的复活》

《作为手法的艺术》

《二文学批评原理》

《传统与个人才能》.

《野性的思维》

《什么是文学》

《论拉辛》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词与物》

《论文字学》

《声音与现象》

《书写与差异》

《存在与时间》

《自我的超越性》

《存在与虚无》

《禁闭》.

《局外人》

《西西弗神话》

《反抗的人》

《真理与方法》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大众文明与少数文化》、《原始文化》、《识字的用途》、

《文化与社会》、《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