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11:周纪(三)
《<资治通鉴>研读》11:
周纪(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32/373494896ea9066f.jpg)
周纪三(从公元前320年开始,到公元前298年结束,共计二十三年。)
公元前320年,卫成侯再次自贬称号为君。
公元前319年,秦军进攻魏国,攻占鄢城。
魏惠王去世,他的儿子魏襄王继位。孟子进入面见魏襄王,退出后告诉别人说:“远望去像君主,走近后没有畏惧之感。他突然问我:‘天下由谁来安定呢?’我回答说:‘定于一人。’他又问:‘这人是谁呢?’我回答说:‘不嗜杀人命的能一统天下。’他又问:‘谁能做到呢?’我回答说:‘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了解稻苗吗?七八月之间大旱,稻苗就要干枯了。但是上天突然升云,大雨倾盆而下,禾苗勃然生长兴起。这样的人来到后,又有谁能超过他呢?’”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联军进攻秦国,攻打函谷关。秦国出兵迎击,五国联军战败退走。宋君在这年称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32/4c7be065e5f84958.jpg)
公元前317年,秦军在修鱼击败韩军,斩首八万级,俘虏其将军申差等人,诸侯震动恐惧。
齐国大夫和苏秦争宠,派人刺杀掉苏秦。
张仪劝说魏襄王:“魏国的土地方圆不到一千里,军卒不过三十万,土地四方都是平原,没有名山大川这样的险阻,军卒们要戍守与楚、韩、齐、赵的边境,守卫亭障的不低于十万,魏国的地势就是天然的战场。诸侯们合纵约亲,在洹水上会盟,结为兄弟相互支持。现在的亲兄弟和父母之间,还因为争夺钱财相互杀伤,大王却想依靠反复无常小人苏秦的余谋,其实根本不靠谱,这些事情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大王不侍奉秦国,秦国派兵进攻魏国河外,占据卷县、酸枣等地,劫夺卫国,攻占阳晋,赵军就无法再南下。赵军无法南下,魏军也就无法北上,合纵的道路交通就会断绝。合纵的道路交通断绝,大王再想国家不面临危亡,是不可能的。臣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后定下决策,赏赐老臣退休返回秦国。”
魏王于是背叛了合纵条约,派张仪前往向秦国求和。张仪返回秦国,再次担任秦国相国。
鲁景公去世,他的儿子鲁平公旅继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32/4ea47a1337fa010d.jpg)
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互相攻击,全都向秦国告急。秦惠王想要进攻蜀国,但认为那里道路狭窄,艰险难行,又要面临韩军来攻,犹豫不决。这时,司马错请求率军攻蜀。
张仪说:“我看不如伐韩。”秦惠王说:“请君相仔细讲一下理由。”张仪说:“亲魏善楚,派兵进攻三川,攻占新城、宜阳,兵临二周的郊外,占据九鼎,取得九州版图,挟周朝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人敢不听从,这是帝王的伟业。臣听说争名者要去朝堂,争利者要去市场。现在的三川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朝堂和市场,大王不去争夺,却只顾争夺戎翟之地,离帝王伟业实在是太遥远了!”
司马错说:“这话的不对,臣听说过,想要富国,必先开拓土地;想要强兵,务必富裕百姓;想要称王,务必广博其德。如果这三者全都具备,帝王伟业随后而成。现在,大王地小民贫,所以臣希望从最容易的事情做起。蜀国只是西方偏僻之国,他们的戎翟酋长,就像夏桀和殷纣那样暴乱,如果我军进攻,就像是豺狼驱赶群羊。占领其地足以广大国土,取其财宝足以富裕百姓,只要稍微用兵,不用损失部众,他们就已经臣服了。攻占一国,天下人不以为是暴行;利尽西海,天下人不以为是贪婪,这是我们一举而名至实归,却又有禁暴止乱的美名。现在如果进攻韩国,劫持天子,属于得到恶名,却未必有利,还落下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不想去做的,其实非常危险啊!臣请求分析其中的缘故。周朝是天下宗室,齐、韩都与周朝相邻。周朝自知要失掉九鼎,韩国自知要失掉三川,他们两国会并力合谋,借助于齐、赵,向楚、魏求救。甚至可能把鼎送给楚国,把土地割让给魏国,这样去做,大王是无法阻止的。这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我看不如出兵伐蜀。”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计策,起兵伐蜀,十个月后攻占。秦惠王贬蜀王为侯,派陈庄担任蜀国相国。蜀国被秦国吞并后,秦国更加强盛富有,也越来越轻视各诸侯。
苏秦去世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凭借游说之才,显名于各诸侯。燕国相国子之和苏代结成儿女亲家,想要借机谋得燕国权力。苏代出使齐国后返回,燕王哙问他:“齐王能称霸吗?”苏代回答说:“不能。”燕王问:“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大臣。”于是燕王把权力交给子之。
鹿毛寿对燕王说:“人们之所以称赞帝尧贤良,是因为他让出天下。现在,如果大王能把国家让给子之,就是与帝尧齐名了。”燕王听后,就把国家交给子之,子之集权力于一身。
有人对燕王说道:“大禹推荐了益继位,却使用启的人作为官吏,到年老时,发现太子启的能力不足以担负天下,这才传给益。启带领党羽进攻益,夺回君位。所以天下人说,大禹名义上把君位传给益,实际是命令启自己夺取。现在,大王说自己把国家交给子之,但官吏都是太子的人,这是名义上交给子之,实际上把权力交给太子。”
燕王随后收回太子的印绶,三百石以上官吏,全部由子之任命。子之面南背北代行燕王事务,哙已经年老,从不听政,反而成为臣子,全部国事全都决定于子之。
公元前315年,周慎靓王去世,他的儿子周赧王延继位。
公元前314年,秦军入侵义渠,攻占二十五座城池。魏国背叛秦国,秦军进攻魏国,攻占曲沃后归还百姓。秦军在岸门击败韩国,韩王派太子仓到秦国作为人质求和。
子之主政三年,燕国国内大乱。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谋划进攻子之。齐宣王派人对平说:“寡人听说太子想要整饬君臣大义,明确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家虽然狭小,也唯太子命令是听。”
平借机聚集党羽部众,派市被进攻子之,没有得手,市被反回头进攻平。战祸连绵几个月,死者几万人,百姓恐惧。齐宣王趁机派章子率领五都军兵,借助北地部众进攻燕国。燕国军卒不予迎战,大开城门。齐军击败子之,把其剁成肉酱,随后又杀掉燕王哙。
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对寡人说,不要攻取燕国,也有人劝寡人要攻取。凭借万乘之国讨伐万乘之国,五十天就攻克,人的力量肯定到不了这个地步;如果不攻取,就会遭受天谴。攻取燕国到底怎么样呢?”孟子回答说:“攻取后燕国百姓喜悦就要攻取,古代就有人这样做过,周武王就是;攻取后燕国百姓不喜悦就不要攻取,古代也有人这样做过,周文王就是。用万乘之国讨伐万乘之国,百姓都箪食壶浆来迎接王师,难道有其他原因吗?就是要躲避如水火一样的暴政啊!如果水更深,火更热,也只是运气好罢了!”
各诸侯想要出兵救援燕国。齐宣王对孟子说:“很多诸侯正在谋划讨伐寡人,寡人应当怎么应对呢?”孟子回答说:“臣听说凭借七十里地,最后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没有听说过以千里疆域,反而畏惧他人的。《尚书》中说:‘等候我的君主,君主来了就能拯救我了。’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出兵前往,百姓认为要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箪食壶浆来迎接王师。如果大王杀掉他们的父兄,逮捕他们的子弟,毁掉其宗庙,迁移其重器,这样做怎么行呢!天下人虽然畏惧齐国强大,现在又扩大了一倍的疆域,却不实行仁政,肯定会招致天下军兵的讨伐。大王应当速速下令,返还其旗帜,停止迁移其重器,和燕国百姓一起谋划,设置君主后离开,这样还来得及。”齐宣王不听,不久燕国人起来反叛。
齐宣王说道:“我未听孟子的话,感觉非常惭愧。”陈贾说:“大王不要担忧,我这就去办。”陈贾去见孟子,问孟子:“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孟子回答说:“古代的圣人。”陈贾说:“周公派管叔监督殷商遗民,结果管叔带领他们起来反叛。周公明知道管叔要反叛,为什么仍然派他去呢?”孟子回答说:“周公其实不知。”
陈贾问:“这是说,圣人也会有过错吗?”孟子回答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他的哥哥,周公的过错,不也再正常不过吗?何况古代的君子有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过错还要继续。古代的君子,其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百姓都能看到。在其改正后,百姓全都仰望。现在的君子,不但要继续下去,而且还要为此做出说辞!”
这年,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齐湣王地继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32/237d303f176bd3ed.jpg)
黄其军
作于2024年9月20日(古历甲辰年八月十八)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