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钻公会千钻公会简书会员优秀文集

随笔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9人  南方人不吃面

致使我写出这篇文章的诱因,是因为我也面临着灵感的枯竭,(至于灵感枯竭为何要停笔,下面也会谈谈自己的感触)想借机理理思绪,顺便也让自己暂时跳出故事本身。通俗来讲,此刻必须按下暂停键。

为何要笔耕不止?

我沉迷过很多东西,诸如打游戏,唱歌,泡酒吧,刷剧等等,但是最后统统放弃掉了,反而每次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生活,总是拿起笔,或者敲着键盘。说实话,写过什么我记不太清,以至于为何要这么做,我也不甚理解,只是不自觉的会去做。

可能情感触觉比较敏锐的人,会在付诸笔端那一刻得到宣泄的快感。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尽管写出来的东西,理论上行不通,观点也不鲜明,很多时候感觉像是自寻烦恼,自己也会鄙夷弃之。

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既然戒不掉,为何不试试写下去呢?

说到写小说,很多人认为这一件神圣庄严的事情,动笔前,就差三拜五叩那些文学先辈们,如果你仔细发现的话,那些刚写的创作者们,基本上是正襟危坐在电脑前,或者一板正经的伏案在整洁有序的书桌上,钢笔里的墨水是吸饱的,用于书写的笔记本是崭新的,仿佛下一刻就能出版上市,并且迅速成为畅销书。(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

情绪和心态是一个小说创作者至关重要的写作前提,心态放得越高,你持续输出的能力就越薄弱,因为我们很多人不是专职的写手,生活中的琐碎不可能不让我们去分心,很多时候,靠着灵感迸发来支撑的自己的输出,一旦灵感不复存在,那么肯定也就是自己搁置作品的生活。

写作是内心有无法克制的表达冲动,不愿意浅白的说出来,于是托付在笔端。(可以理解为冲动是魔鬼,共性就是煎熬)

许荣哲在《小说课1》就说到一本好的小说就是折磨读者的过程。

举个例子:有十二袋金币,只有一袋伪币,真币每一枚重十克,伪币为九可。请问最少必须称几次,才能找出那一袋伪币?

答案是“一次”

我相信无数的人都和我一样,满脑子的问号,给不给答案都是种折磨。

马尔克斯也说,好的小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

正如读者一样,有一种人一直在文章里寻找“真相”还有一种人在意哪一项选择,才能呈现人性的复杂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