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狂飙》前的水街市场,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地摊,真让人有些怀念
从莲平路经过,发现寂静了几十年的墟顶街因为是《狂飙》这出电视剧的拍摄地,变得热闹非凡。而号称“江门人平民市场”的水街市场变得繁华,这个曾经让我熟悉的市场开始变得有些陌生了。
从前的假日里,我总爱去逛水街市场。有人说,菜市场里面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关于生活的真相。在这条街,可以看着别人怎样吃食,如何生活,倒映出人生的百态。生活也许便是那样的。
我喜欢的水街市场,是外面的露天集市。
有固定的摊位,也有临时的摊档,他们席地而坐,面前一块塑料布上摆放的多是应季的,或自家的地里成熟的蔬菜和水果之类。
固定的摊位摆放的是固定的风景,又怎及得上临时摊位的多彩多样。说起吃的,那些婆婆、婶婶们传统手工制的地方小吃,绝非酒店的流水制作可比。都说这些都是乡土的小吃,上不了大场面,却偏偏件件会勾起儿时的回忆,想起小时的温馨,让你会吃出外婆家的味道。
简单的芋头糕、肠粉,传统的豆沙粽子、荷塘月饼、还有牛耳壳,铁桥马仔……有时,还会有现制现卖的棉花糖和麦芽糖。随着阿公自行车轮的转动,白胖胖的大大的棉花糖便魔术般的出现在眼前。自行车推着的还有一串串的红彤彤的冰糖葫芦。小孩子们吃到它们的快乐,不亚于过节呢。
还有夏天那一地水果。卖相没温室大棚的好看,很多都带着自然的伤疤。香蕉不肥大,只是青青带黄瘦弱的躺在那里;木瓜也是这样子的,肥矮胖瘦,大大小小的一堆;夏曰里有时会有被誉为女人狗肉的胭脂红,还会有淡黄淡白的香水蒲桃;龙眼,荔枝,小西瓜……都不起眼,可是都散发着自然的香气。这天然的果香便是贴上叫座的标签,不用吆喝,一大堆的人便自然的围了上来,肆意地挑选。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些曰常城市少见的稀罕物。一小把一小把的新鲜马齿苋、鸡骨草、白花蛇舌草、桑、益母草……还有些别的山草,它们都来自田头野地。至于竹蜂、野生蜂蜜,对于热衷养生的现代人,这些新鲜的山货,可是抢手货。
还有用喇叭扯着嗓子吆喝着卖的一小车小车的铁棍淮山、核桃、红枣和哈密瓜,连带着穿插于人流中的跌打神药和各种祖传秘方。
除却这些,却另还有些另类的小东西,只是不多见,若碰上来,会让人消磨上一天的时间。
间或,会有小猴或孩子作杂耍。我一直恐惧耍猴者对小猴作的皮鞭,也无奈于小孩子被迫作的高难度动作,无论何种精彩,我是自不忍看,闭目走过了事。
十多年前还会有卖蛇的,蛇在网袋里自盘着,黑白相间,盘旋转动;有卖乌龟的,背朝地放着,四脚朝天,尚在伸缩不止;有卖蟾蜍的,一大网袋网着,相互践踏,各自挣扎不休。若有相宜的,立刻剥皮现卖,现场血腥无比,剥下的皮和内脏堆砌一地。
总会有新鲜的东西出现在面前。停下来,看一看,问一问,聊一聊。就这样消磨半天的时光,这样有趣的水街真是让人怎样逛都不厌烦。
整个水街,龙蛇混杂,人声鼎沸,热闹无比。几乎让人遗忘了身在现代都市,如返从前的江湖。
这些年来,这些闲散的小地摊已经少了许多,但《狂飙》电视剧在这条街拍摄后,水街市场和墟街的繁华更胜往日。
墟街的三十三级台阶,在每个假日都密密麻麻地站满游人,每间商铺都在拼命地沾上《狂飙》的光芒,游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它的未来可能会走得更远。
往昔的一切,也许从此就只能慢慢地活在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