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想法

那一刻人们一起面对了它!

2023-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有趣灵魂博物馆

 一起面对死亡!

  我们一起面对死亡,虽然说着让人厌恶,谁想不一起也没关系,面对的终究要面对。

都说面对死亡好好的活下去, 人间疾苦,悲欢离合,是这一切造就了此时此刻的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感受到还有时空运转,还有情感,还有牵绊。 我,百感交集。

   这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大家都在祈祷,是真心的祈祷,人们也都在努力的等待奇迹,内心却已经无比伤感,痛心,面对死亡我们还是如此脆弱,如此无力,也只能祈祷,希望,宁愿相信那些美好的假象,这种脆弱让每个人破防。我们在相同的痛苦中,我们想象面对死亡的痛苦,万种可能中的必然,我们把人拥有的一切情感都倾注在那两分钟中,期盼万物安好。

    真正的死亡是自己的。

   我们开始搜集这些人的故事,都是人间平凡,却用这样的方式让众人认识,每个人的牵挂都是在接近这痛心的死亡。我们无法想象自己会怎么面对,馆长一直在思考,也希望有一天能有个奇迹,虽然这个奇迹出现希望渺茫,即便出现了又会引来更多问题,但是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就是生命本身吧。

   那个没有到来的,一个吻,一个拥抱,一部电影,一段音乐,一件艺术品,一次告别。在这些都没有到来的时候那个等待的心情接近死亡的感受,以现有的感知能力我们只有这些,濒死体验也无非如此,但每个人都知道那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自己的。

  专业地面对死亡?

无语,图片不能发。

   看到这几句话馆长泪流满面,那个瞬间没人知道经历了什么,只能想象,每一个人是怎样面对死亡的,没有记录,也许有人用影像记录了,也许吧,但那是无比恐怖的瞬间。

    作为一现代社会的人,一定要有职业的,那是伴随你生命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自然的面对方式,苦力也算,农民也是,混日子的也算,每一份职业都是你的方式,自由职业也算。我们可以想象,那一份职业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思考未来能带来什么?没人知道,但是每一次较真的尝试和实验都是为了未来面对突发情况,虽然这种突发情况谁都不愿意面对——用你的专业面对死亡。

   每天思考死亡,死亡的各种可能性,非常混乱,甚至折磨,病态,这算不算一种专业——死亡专业,现在不算未来也算。

  那一刻谁不是个专业的死亡者呢?

   殡葬,入殓,法式,超度,还有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都在描绘死亡的样子,这些看似死亡工作却都是给活着的人做的,因为受益是给活人的,真正的死亡不需要这些,也不会受益给活人,而我还活着,当然也没得到什么,只是在反复琢磨,也不是为了长生,但想活的久一点,起码还有牵绊,有很多事想做。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对死亡的献礼。

死亡博物馆馆长的死亡空间

    这是个自己可以独处的地方,却又希望与人交流,没走进去,这里就像个无尽的黑暗空间,就像那个非常安静的空间一样。有一个小孔,每天都能看到一点点东西,在生长,像个种子吧,未来一定能长成死亡之树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察觉的东西,那就是我自己,我想如果这里收纳了一个人对死亡的所有思考,那也算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于生的价值媲美,但是进到这个空间,我的教育和经验告诉我要有点收获才行,就想办法付出,这种付出是倾诉,告诫,忏悔,喋喋不休,语无伦次,是这些文字语言,甚至影像无法承载的,也是我一直想传达的,现实琐事让人不得不沉浸其中,相互撞击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没人知道。我的表达会让人觉得片面,低级,愚蠢,甚至无理取闹,这种功利的想法让人焦虑。化解这焦虑又产生能量,所以这样往复的运转方式中我的生命得到了历练,每一次消耗又有新的平衡产生,那些小小的愉悦和感动让馆长感受到富足,觉察到生命的感觉。

   可以用一些实验想象:这便是美国明尼苏达的Orfield的声学实验的房间:Anechoic Chamber

  我想进入这个空间一段时间后就是死亡的感受了,还有上课回答问题,在睡着的临界点被叫醒都很像。

  我会把很多感受都和死亡联系起来,那么我面对的死亡会是什么?

   我只是在训练,能看到听到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确凿证据,能告诉大家,不见得有用,但自己明白,真正的面对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如果真的那样这个世界也就不是现在的样子,平行镜像的变化才是变化本身,就像镜中自己和真实的自己的区别,除去所有的一切认知那才是“真实”的自己,也可以理解成死后的自己更真实吗?没有答案。我们在不断塑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毁灭,这是对抗熵增时的熵减,绝望的尽头肯定不是死亡,就是死亡让我绝望的,难道绝望是循环的?

   思考这些就是馆长面对的死亡的方式,其实是面对自己的方式,见仁见智,考虑考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