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好文简友广场想法

严谨苛刻与大大咧咧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0南茜0

“小茜,你是不是又上错了?市局给我退回来了。”

薇姐突然喊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薇姐都非常严肃,脸上的表情皱到一起,声音不能更严厉,而且透露着相当的不满。

我是很怕别人因为我的失误而展现出这种表情的。这种神情在我看来,好像在说:

你怎么又出错了?你怎么就是不能一丝不苟,做得完美无缺?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你这个人的价值在哪里?

没错,这所有的一切,都把我拉回我的童年阴影:严苛而不善赞扬的母亲,对我精神的全方位控制。

说来也怪,总想着不要出错,就总是出错,刚好被薇姐逮了个正着;正常发挥顺风顺水的时候,薇姐偏偏不在。

许主任曾经说过:薇姐现在是办文的专家,要事事多跟她学习。当时我入职不久,不太了解他们,“专家”之类的也没太大感觉。

时间一长我才发现,只要是流向她那里的工作,经她检查,一定有错。当我们复盘时发现,那些错,都是些很小的错误,但的的确确是错误,我们都发现不了,或者不以为然地将其忽略;薇姐却总会抓着不放,尖锐地指出,与此同时,还有其不耐烦的,不满的,愠恼的情绪。

今天上午,薇姐指出来:

“这份文件已经上过督办链接了,既然如此,在其后的呈批中,就不要作任何的改动了。否则,督办链接会流转给区办,你给区办的是一份材料,自己存档的又是一份,你这样怎么搞呢?”

她看着我,停顿了一会儿,脸上满是不乐意,“特别是‘等单位’这几个字,有几个单位就写几个单位,‘等单位’到底是几个意思?你们拟文都不检查的吗?写了这么久不会写的吗?”

说完,又开始絮絮叨叨说些别的,然后激烈地用粤语跟沈部长讨论,想要争明其中的“理”。

一番话,说得我汗颜不已。我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薇姐的话让我如坐针毡;与其说她表达尖利,不如说她饱含“责备”意味的情绪更让我感到压迫。

我顺从地应了好几声,然后回到电脑前,仔细地查看了之前的发文,然后回复薇姐:

“之前的发文全部都有‘等单位’这几个字,我以为这文稿就是这么拟的。下次我注意。”

这么一讲,薇姐没有话说了。沈部长有点儿看不下去,在薇姐停顿的空当插了一句:

“没事儿的啦~没那么严重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好。没人会计较的。”

部长说完,我稍稍松了一口气,好像心里悬着的石头踏实了不少。薇姐看着文件不说话,好像在思考怎么反驳他。

这时,我倏然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跟薇姐做事,总是战战兢兢,担心自己出错;跟沈部长做事,却很轻松,没有太大压力,潜意识里觉得“都能解决”。

事实是:对同一件事,薇姐和部长两人的态度和方式,差别极大。即便是部长自己,也经常要面对薇姐直杠杠的质疑。部长大大咧咧,做事重抓大局,有“大包大揽”的习惯;薇姐“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对不入眼的人和事绝对硬刚到底。

今天下午,我跟部长交流收集材料写总结与计划的事情。

部长说:“上午让你把写过的工作总结发给我,你发了吧。”

我点点头:“发了。”

部长打开我跟他的聊天记录,看了一眼:“不是发总结吗?这个是亮点呀?”

“啊?”我心里一沉。当时,部长的确让我发“总结”,但“亮点”与“总结”很相似,而且私心想让自己的作品“出风头”,就发了“亮点”过去。我底气不足地说:“你不是说都行吗……”

部长也没再说话,因为他的确说过“总结”和“亮点”都行……

后来,打开上级的来文,来文里明确写着“撰写总结、不足级计划”。部长急吼吼地把“亮点”文件发给上级负责人,才如梦初醒般地说:

“哦!这个有不足吗?”

我说:“我们单位写了好几次总结和计划,从没写过不足,这份文件也没有不足。”

“那可不行,这个来文明确说定不足才是重点。”部长用手支起了下巴,好像犯了难。

“这样吧,我先问一下他这个文件过不过关,不过关你再找业务部门要材料,让他们把不足补上来,你重新写一份文件。”

“好的。”

工作中的漏洞补上了,我却感到相当后怕。若是没有发现这些漏洞,会给工作造成什么后果呢?

由此,我又想到另外一些事:沈部长在今年寒假上任正部长,但许主任招我进来时却说“部门里我没有一个满意的。”

环顾一圈,除掉本身就没升迁打算的同事,薇姐的不足其实也挺明显:沟通不够和善。但我观察后发现,许主任对薇姐是相当满意的,称赞她是“专家”“能手”,吃饭会叫她,有问题也喊她帮忙处理。

再看部长,原本不知道为何许主任对他“不满意”,现在看来,他跟薇姐的不同,就反映出许主任对俩人态度的不同。看起来,许主任比较吃“技术工”,对“老好人”不感冒,“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更是不喜欢。而部长致命的缺点:做事粗糙,缺乏考虑,或许是影响工作的最大障碍。

在薇姐那里,无数次警醒自己:一定要细致;在部长那里,无数次庆幸:幸好他没怪罪[捂脸]现在看来,消极地逃避责罚,是不可长远的。必须主动起来,仔细细致,对工作中的任何疑问,任何漏洞,都要揪住不放。对于自己时常出现的“偷懒”心理,也要规避,一时懒散酿成大祸。

虽然,自己的眼睛也跟网洞一样大,很多细节发现不了,这时就需要同事们提点打磨,薇姐略带不耐烦的絮叨和批评,怕是免不了的了。

不过此时,还是要知足,因为自己遇到了一群好同事。不厌其烦地给你挑错,你一呼他们马上回应,他们难道不烦?他们自己没有工作?都是为了单位,都是帮你进步。

有个朋友说得很对:

时常保持感恩心态和学徒心态,工作就很容易愉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