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十年后才懂,安杰能够嫁给江德福,才是对他深情的最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7d85f464b1990298.jpg)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父母爱情的本质不是爱情,而是透过生活反映现实种种的一朝一夕,这也是所谓爱情袈裟下的唯一真相。
不管多么炙热的感情,不管多么热烈的爱情,到最后终究是要归入到生活中去的。
生活才是我们每个人唯一的选择,而趋向平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只不过早在选择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早已注定罢了。
就像剧中的江德福,或许真的是爱过安杰,可正是因为他娶到了安杰,他对这个女人所透露出的一切深情才显得莫大讽刺。
有因必有果,江德福今天的所谓家庭幸福的生活,却实实在在是凌驾于另一个无辜女人痛苦的人生之上的。
诚然如小说或电视剧所呈现的,江德福在娶安杰之前,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糟糠之妻。
如果没有当初的半路从军,如果没有后来的功成名就,从头至尾江德福就只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这一辈子估计就和张桂兰过下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3662f84e1e717890.jpg)
就像大多数的农村男女一样,到了一定该娶妻生子的年龄,经过家里头的牵线自然而然地就这么一生了。
张桂兰是江德福真正意义上的妻子,可她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妻子该有的真正待遇。
农村女人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结婚不久后她就过上了守活寡的日子,终究因为内心的欲望而和大伯哥好上了。
张桂兰婚内出轨有错吗?如果从道德层面来讲确实错了,可是在自己男人不知踪迹的情况下,日复一日地苦撑着就真的是上策吗?
那个年代的农村,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女人,没有男人帮衬和辅助的情况下,张桂兰的日子过得相当之难,更不要说情感上的缺失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谁不希望自己过得更好,谁不希望自己能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哪怕是没有任何文化农村出身的张桂兰。
退一万步讲就算她不出轨,就算她选择从一而终,那功成名就回来后的江德福就真的能把她带到城里去吗?
或许自己狠下心斩断自己未来的退路,破釜沉舟之下会有另一番求生境遇,只是张桂兰的命运太惨罢了,命运之神没有让她有向死而生的机会。
在和大伯哥好上之后她怀孕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江德福竟然鬼神神差地回家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20c34aa88588d80d.jpg)
见识过外面世界的江德福自然知道张桂兰出轨的事实,二话没说就把她赶回了娘家,就连一封休书都没写。
一个怀了孕却被婆家男人赶回来的女人,在那个流言蜚语的农村几乎是活不下来的。
可对于江德福来说,或许张桂兰的出轨正中自己内心,抛弃她也自然而然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就像一个充满自我正义占了上风的胜利者,全然不顾这个女人这么多年背后承担的痛苦究竟有多大。
更何况她的出轨对象还是同一个院子里的大伯哥,但为了所谓的家族面子,她愣是没有对江德福坦白,自己默默抗下所有心酸。
张桂兰对于江德福是有过爱的,可江德福对于张桂兰,从头至尾都没有过一丝丝的爱。
男人狠起来是真的狠,妥妥的精致利己者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江德福从此摆脱掉了张桂兰,就像从此摆脱掉了自己农村汉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确实重生了。
古人有言:饱暖思淫欲。
一无所有的时候觉得有个糟糠之妻都是美好的,可一旦功成名就之后想的就不仅仅是有个女人而已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172646da26351892.jpg)
不论什么年代,人的潜意识里,内心的深处总归是喜欢趋利避害的。
这从剧中的江德福身上,老丁身上,以及王振彪身上,都能很明显地看到。
而江德福也是他们三个男人中率先做出改变的人。
当了军官的江德福,地位名声显然和以前天差地别了,所以在他的心里不知何时早已经萌生了他从未有过的念头。
他在心里坚定不移地自我认为着:他自己就应该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也能够娶到安杰这样的女人,继而拥有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
男人内心的欲望一旦被挑起,恍如晴天霹雳天崩地裂般汹涌。
所以当江德福在舞会上偶遇安杰这样美丽的女子后,从始至终他一直都是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
不管是为了对方宁愿回家种地的决心,还是前前后后对安杰的呵护和不断妥协,都足以说明他对婚姻和情感的质量渴求度。
换句话说,江德福已经完成了阶层跳跃,他再也不是那个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老农民了,曾经他不敢想不能想的此刻他都要得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dc9670f331017472.jpg)
看似江德福对安杰如此宠溺和呵护,实则不过是那个特定时间和环境之下,所造就的特殊婚姻和情感罢了。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际遇,致使安杰和江德福之间的感情天平失衡,可这也注定了后期安杰在这个家的主人翁地位。
毕竟在男人心里,得到了朝思暮想的人,也得到了名利场上的荣耀,家和万事兴就是唯一的答案。
就像书中曾经这样描写道:
虽然她万分委屈地嫁给了父亲,但对婚后丰厚的物质生活和安逸的日子基本上是满意的。
感情向着农民出身的朴素实在的父亲漂移,行为规范却向着资产阶级出身的母亲靠拢。
江德福无疑是聪慧的,安杰自然也是机灵的,两个人谁都知道彼此间的鸿沟有多深,可依然尽力保持着楚河汉界的边线。
安杰自始至终都是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的。
她这一生感情上都是充满缺失的,她就像老丁一样地存在,只能向现实低头和妥协,否则她未必能有如今这么好的际遇。
所以从她接受江德福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今后的结局是什么,毕竟选择妥协就意味着要放下,要踏实安心地白头偕老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d171d59588b4ef2f.jpg)
更何况,任何一段爱情或者婚姻,走到最后都终究会成为最深的亲情。
只可惜在这段伉俪情深的深情中,是用另一个女人的牺牲换来的,张桂英在那样的时代注定是被牺牲的一方。
纵观整部剧不仅仅是张桂兰,几乎所有身为农村的女性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像张桂兰这种农村女人,她们身上所具有的,则是那个艰苦年代下最司空见惯的女性之苦。
她们勤劳善良,她们朴实纯顺,她们热心纯真,她们无知渺小,她们在那个吃人的年代不论拥有怎样的本性依然会被淹没的彻彻底底。
所以就算张桂兰不出轨,谁又能保证她在本就不公的婚姻里,能够不受到伤害呢?
在女性没有话语权,流言成风的年代里,一旦自己的言行举止突破传统,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弱方。
所以张桂兰的遭遇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甚至因为自己是所谓的过错方,而进一步放大了江德福的立场。
可究竟是不是适当的立场只有江德福自己心里最清楚,江德福不管因为什么最终都会抛弃张桂兰,只不过给了他更加正当的理由罢了。
东野圭吾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不能窥视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太阳,另一个就是人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6a24d46ff9baa1b8.jpg)
江德福对于张桂兰没有半分情爱,哪怕连所谓的亲情也少的可怜。
他之所以不愿意提起张桂兰,甚至连休书都懒得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那身为男人的自尊心被狠狠地践踏了。
任何一个男人,而且还是一个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男人,怎么能够允许自己的头上泛着绿光呢?
他之所以不愿意回忆这段感情,内心多少是带着些许怨恨的,对于男人而言自己的尊严是绝对不可以被凌驾的。
当然这段感情中他多少也是心存愧疚的,对于自己的一走了之而造成的彼此伤害,他其实比谁都清楚。
但为了所谓的尊严和体面,放弃张桂兰无异于等同于丢掉曾经无能的自己,甚至是忘记曾经的“耻辱”。
所以当安杰出现在江德福面前的时候,他真的就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对方?所到底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这是每个人身上都独具的劣根性,也是万千你我中的特色而已。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人当然会选择对自己更好更有利的,所以剧中三个农村出身的男人,都不约而同地顺应时代改变自己,同时也换了老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74301/c7511c86b104f636.jpg)
这样的选择本无可厚非,就像能决定我们自身发展的并不是过去的出身和经历,而是我们从出身和经历中领悟出来的意义。
寻寻觅觅一生,我们不过是尘世间的浮萍,无论苦与乐,喜与爱,笑与悲,我们都不能沉溺其中,进而不可自拔。
终其一生我们也不过是来这世间一遭而已,真正该要探寻和在意的是当下的生活,那些红尘往事,恩怨是非应该像手中握不住的沙一样,摊开手掌果断扬了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