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善公主的故事成长励志想法

妙善公主(14)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14人  清净无为live

第十四回 斩断六根

        妙善公主听到父王驾到 ,急忙站起身来 ,带领一班僧尼 ,鱼贯而行出了禅堂 ,一直来到山门外候驾 。大约等了一个时辰 ,才看见先头开道的骑兵 ,接着护卫执事蜂拥而来 ,转眼间妙庄王已到 ,大臣们尾随在后面 。三公主带着一帮僧尼 ,在路中间跪拜迎接 。观礼的百姓 ,也都匍匐在大道两旁 ,不敢喧哗 。

        妙庄王的御驾马车 ,直到天王殿前才停下 ,下了车 ,便一路不停的走到禅堂 ,众大臣在外边候命 。三位公主重新见过父王 ,然后在旁边伺候着 。坐了一会 ,妙庄王下令各殿点亮灯火蜡烛 ,等他焚香祷告之后 ,再替三公主完成剃度大礼 。下面一声答应 ,过了不多时 ,来报一切已经预备妥当 。

        妙庄王起身 ,带着三位公主来到正殿 ,文武百官在后面跟着 。正殿上香之后 ,又到罗汉堂和伽蓝阁 ,都上香祷告一番 。其余天王殿等地方 ,派大臣代为祈福 ,然后回到大雄宝殿 。

        尼僧们已开始撞钟击鼓 ,朗声唱经了 ,妙庄王在中间坐下 ,妙音公主站在上首 ,手中捧着一个玉盘 ,盘中放着一把锋利的金刀 ;妙元公主站在下首 ,手中捧着一个钵盂 ,盂中盛了半盂清水 ;保姆 、永莲也站在两旁 ,一个手捧黄色袈裟 ,一个手拿僧鞋僧帽 ;大家都屏住呼吸 ,凝聚心神 ,四周一下寂静无声 。三公主已换了平民百姓的服饰 ,混杂在僧尼的队中 ,一同念着法经 。

        观天象的司仪官跑上殿来 ,奏称良辰吉时已到 ,妙庄王便宣妙善公主上殿 ,开始大典 。只看到执事的随人在前面举着一对经幡大旗 ,提着一对香炉 ,引着三公主从僧尼中走出来 ,到妙庄王面前跪拜下去 。

        妙庄王开口说 : "儿啊 !现在我和你还是父女 ,等一会儿就是陌路人了 !但愿你出家之后 ,能刻苦修行 ,光大佛门 ,使后世的人都景仰你的风采 ,愿你能得道正果 ,肉身成佛 !更愿你能宏扬佛法 ,救度世间的苦难 !现在你先到佛祖面前虔诚祷告 ,然后父王为你剃度 。 "

      公主拜了三拜 ,站起身来 ,走到佛祖面前 ,三叩九拜 ,心中默默祈祷 ,发过出世的宏愿 。然后回到妙庄王跟前跪下 ,妙庄王从白玉盘中取出金刀 ,将妙善公主的头发四下分开 ,露出脑门 ,在她头上剃了三刀 ,不由得一阵心酸 ,眼中久藏的两股热泪 ,夺眶而出 ,手中的刀 ,也因双手震颤 ,摇摇欲坠 ,心中虽有千言万语 ,嘴上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

        旁边执事的尼僧 ,看到这种情形 ,生怕金刀掉在地上 ,忙跪前一步 ,从妙庄王手中接过刀来 ,将妙善公主的头发 , "苏苏 "地一剃 ,瞬间 ,就变成一个光头 。

        妙庄王又从二公主手里取过手巾 ,在钵盂中蘸了清水 ,在光头上擦拭了一下 ,亲自拿过袈裟 ,替她披上 ,又赐给她僧帽 。妙善当场换好 ,合什拜过妙庄王 ,站起身来 ,重新参拜佛祖 ,看上  去和尼姑没什么区别了 。

        妙庄王见此情形 ,不忍久留 ,就下令摆驾回宫 ,二位公主也跟随在后面 。妙善率领群尼 ,一直送到天王殿外 ,最后都匍匐在地上告别 。妙善口口称 : "贫尼妙善率领全寺僧尼 ,恭送大王御驾回宫 ,愿大王万寿无疆 ! "

        妙庄王与两位公主 ,一听如此称呼 ,心上不由得一阵说不出的难受 ,话也哽住说不出来 ,只好将手招了一招 ,各自上车而去 。妙善见他们走远 ,才站起身来 ,带领群尼回到寺中 。

        观礼的百姓们 ,见大典已经完毕 ,再没有什么可看的 ,也扶老携幼 ,呼儿觅女地纷纷散去 ,金光明寺这才清静下来 。

      从此以后 ,妙善公主就成了妙善大师 ,安心在金光明寺中 ,虔心修行 。每天相伴左右的有保姆和永莲两个人 ,服待伺候的那些人 ,又都是原来跟着自己的宫女 ,所以对她来说 ,这金光明寺 ,无异是西方的极乐世界 。

        那一班常住的僧尼 ,尽管也天天诵经念佛 ,但对于佛法的济世宗旨却没有多少了解 。因此妙善大师在自己清修参禅之后 ,只要一有空闲 ,就和她们讲经说法 , 随时指点 。 又定下每逢三 、六 、九日为演讲之期 ,全寺的人都必须到讲堂 ,听她宣讲佛法 。 住在附近的百姓 , 只要有心向佛 ,愿意来听的 ,也一概不拒绝 ,还会准备斋菜糕点供他们食用 。

        这样一来 ,每逢三 、六 、九的讲经日 ,许多穷苦的百姓 ,都不约而同地赶到寺中 。一开始不过是想沾光吃点斋菜糕点  , 并不是诚心来听讲的 。但妙善大师舌绽莲花 ,把许多愚鲁和顽劣的人 ,渐渐的讲开了窍 ,大家有了些觉悟和思考 ,信心也建立起来 。那些一开始来这里只想得到些吃喝的人 ,最后竟然有了听经学道的癖好 ,大有非听不可的势头 ,并且还替她到处宣扬 ,所以每逢三 、六 、九讲经说法的日子 ,来金光明寺的听众 ,一期比一期多 。

        按照常理 , 出家人是化缘百家 , 十方供养的 ,为什么妙善大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这是因为这金光明寺 ,有良田千顷可保衣食丰足 ,不需要向世人化缘过活 。妙善大师的主旨 ,是想感化世人 ,光大佛门 , 通过这个手段 , 才能吸引百姓 。如果不能达到目的 ,花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虽然准备些食物 ,花费不了很多钱 ,而创造的功德 ,却是非常宏大的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连城中的百姓也闻风而来 ,每逢讲经的时候 ,耶摩山下如同赶集一样 ,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

        光阴荏苒 ,转瞬之间 , 严冬来临 , 北风呼啸 。穷苦的老百姓 ,身上没有棉衣御寒 ,禁不起冷风的侵袭 ,大多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一步 。来听讲的人 , 也一期比一期少 。 妙善大师得知原因后 ,心生恻隐之心 !于是让人到城里去买了许多布匹棉絮 ,亲自剪裁 ,裁成大小不等的棉衣棉裤几百件 ,交给全寺上下的人去缝合加工 。人多力量大 ,用不了几天就已经完成了 。每逢讲期 ,又在寺内安放大锅煮粥 ,等到大家饱餐一顿后 ,再来讲堂听法 。凡是没有棉衣的人 ,就将准备的衣物分给他们 ,大家有了棉衣御寒 ,有热粥可吃 ,再也不愁什么 ,于是听讲的人 ,又重新多起来 。

        受过恩惠的百姓 ,到处宣扬妙善大师的善心仁行 ,以至全国的人民 ,都把金光明寺当作慈善布施的场所 ,一些一贫如洗 ,无依无靠的人 ,竟不远千里地赶到耶摩山 ,投身到金光明寺 。妙善大师对大家一视同仁 ,要是出家的僧尼 ,一概收留在寺中 ,从来不问去留问题 ,只要他们想留下来 ,也从不赶他们走 ,任由他们住着 ,好在金光明寺禅房众多 ,不愁住不下 ;要是穷苦的百姓来投靠的 , 由于男女老幼都有 , 寺中自然不好收留 ,妙善大师就每人发给柴草竹木 ,叫他们去山下盖茅屋居住 ,每人还发给少许的本钱 ,让他们自谋生计 ,能够糊口生存 。

        用不了多长时间 ,从前凄凉冷落的耶摩山 ,竟然变成一个很大的村落 。那里居住的人 ,都受了妙善大师的恩惠 ,一个个感激于心 ,他们视她的话是金科玉律 。每逢到讲经的日子 ,无论男女老幼 ,都齐聚讲堂 ,听她宣扬佛法 。因此兴林国中 , 最早觉悟佛法的 , 倒是这班下层愚钝的贫民 。

妙善公主(1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