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25章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述而篇》第25章。上一讲我们了解了为什么孔子说没见到圣人,能够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因为道在人传,君子虽不是圣人,但他走在成为圣人的路上,君子也是王道政治的希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句: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孔子说:“善人,我没能见到啊!能够见到有恒者,这也就可以了。什么是善?孟子说“可欲之谓善。”什么又是可欲呢?字面上理解,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你对一件事可欲,你就舍不得离开,一天离开都不行。张栻《癸巳孟子说》中说:“可欲者,动之端也。盖人具天地之性,仁义礼智之所存,其发见,则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所谓可欲也。”按照张子(张子即张栻)的理解,这“可欲”的内容,即“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四端,它所表征的,就是“仁义礼智”四德。也就是说“恻隐、羞恶、辞逊、是非”这四端,你做到了变成了你的欲念,一天离开都不行,这就叫做善了。因此,什么是“善人”?朱子说“善人者,是质美未学者。实则,乃是志于仁而无恶者。”这样理解善人,本章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就是《论语·里仁篇》孔子说的“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为什么孔子想在为诸侯天子中见到善人呢?“善人”这个称号在《论语》中出现过四次。我们来梳理一下,就能找到原因。《论语·先进篇》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践迹,就是追随圣人的足迹,善人不跟着圣人学,“亦不入于室”,就不能够进入圣人之室。孔子曾经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能够和孔子一样,天然拥有良好品德的人不难找,十户人家的村子必定有,为什么他们最后没能像孔子成为“圣人”呢?就是他们“不践迹”。因此,朱子说是“质美而未学”,善人只要追随圣人的足迹、好学就能入圣人之室。这是善人的第一个特点。第二处“善人”出现在《论语·子路篇》11章。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能够消除残暴,废除杀戮了,孔子认为古人这话说的太对了!善人为邦百年可以对国家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胜残去杀”!胜残,就是能化残暴之人使之不为恶;去杀,就是去除了死刑,或者是去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杀害。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王道政治的核心要求就是“上行下效”。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善人志于仁而无恶,因此他为政,必然是善道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善人就可以带动善的风气、以善化民、结果就能“胜残去杀”。当然“胜残去杀”也不是一个善人一世就能办到,要相继百年才行。但善人出世为政,也能帮这个世间转恶为善,因此如果能见到善人,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以帮助国家趋向回归王道的价值第三处“善人”出现在《论语·子路篇》29章。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即戎就是参与战争。孔子对待战争非常谨慎,“子之所慎:齐,战,疾。”但是遇到军事斗争不可避免时,孔子强调要“善人教民”、而且要七年这么久的时间,才可以让百姓上战场。善人教民七年教什么呢?朱子说:“教之孝忠悌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这些内容学七年,百姓就成了训练有素的仁义之师了。为什么一定要善人来教民呢?有一个公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邹国和鲁国发生了一场战争,邹国的百姓眼看着自己的官员战死,却不去救援。邹穆公很生气,就询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我官员死了33个人,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人为这件事去死。你杀了他吧,也杀不了这么多人;不杀,则恨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长官被杀而不去救,我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凶年就是灾荒的年岁,您的百姓年老的、年弱的弃尸于沟壑,年轻力壮的四处逃难,有几千人。而您的谷仓里堆满了粮食,库房里装满财宝。百姓的苦难,您的官员们谁也不来向您报告,这就是当官的人对百姓的漠视和残害)。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回报你呀!百姓是在报复您的官员。’)……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君主能施行仁政,各级官员体恤百姓,那百姓才会愿意亲近上司,愿意为他们的长官效死。)”我们想想看,这个公案里如果是善人为官,仁爱之心就是他的可欲,他当然不会看百姓弃尸于沟壑、四处逃难而不管,必然倾全力以救助!为官的这么爱民,百姓自然是愿意为之赴汤蹈火了,这就是善人为政。军民之间上下同心坚不可破,再加上教民七年,组成了仁义之师,遇到战争自然是最大可能取得胜利的。第四处“善人”出现在《论语·尧曰篇》。是武王伐纣成功,大封诸侯,在这些人要去他们的封地、临行前,周武王对他们说:“周有大賚,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说“我周家得了上天大大的恩赐,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善士。虽有周家有宗亲,但也不如有贤能的善士。可见文、武、周公他们对待善人的态度是这样的,他们尚且认为,有善人的帮助这是上天对周家的恩赐。可见国家如果有善人出来为政,对百姓也是一大幸事。因此孔子说:“善人,我没能见到啊!”这是孔子在那个时代思念善人,希望能够有善人出来教化世间。什么是有恒?朱熹《论语集注》上说:“恒,常久之意。”《义疏》上说:“有恒,谓虽不能作善而守常不为恶者也。”因此“有恒者”就是“守常者”。什么是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五常,有恒之人就能常久的守着“仁义礼智信”,犯了就改、犯了就改。善人和有恒者有什么区别?善人是天生具有好的材质,“质美而未学”,而有恒者则是通过一直努力求学以至善人。钱穆先生说:“人若有恒,三人行,必可有我师,积久为善人矣。”有恒的人,守着恒德不断努力,就可以学成为善人。有恒者,《论语》里只在本章出现了。但说到“无恒”,《论语》里有很有名的一章。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孔子说:“南方人有一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就做不了巫医。’这话说的太好了!”古时候的“巫医”,既是巫也是医,既能治病救人又能祈福,算是很有本事的人。三国时期,有一本书叫《物理论》,里面谈到医者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古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又说:“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能知天地神祗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定顺逆之节。”所以巫医,也是其术精微,必是“怀抱道德,学彻天人”。这就必得是有恒的人才能学得了,没有恒心意志根本学不下来。“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是《易经》里面的卦辞,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会自己给自己带来羞辱。比如你学医,没有恒心就学不成,这在别人心目中就没有信用了,就给自己招来羞辱。子曰:“不占而已矣。”郑玄注解说:“易所以占吉凶,无恒之人,易所不占。”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原则也经常摇摆,不能一以贯之,那你不要用易经预测他的事业能不能成,因为肯定不成!因此就不用去给他占卜。张载说过一句话“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说易经预测是可以为“君子谋划”的,但不能给“小人谋划”。为什么呢?因为君子通过卜卦预测结果,如果结果不好,他就反推什么因导致这样的结果?然后在因上断恶修善,一直做一直做,因为他有恒心,一直去做就能趋吉避凶,改变命运。比如《了凡四训》当中的了凡先生,年轻时有一位孔先生给他算命,说他未来的命运一没有儿子,二没有功名,就53岁寿命。了凡先生没遇到云谷禅师之前,认为天命不可违,就陷在卦象上,不作为。后来他遇见云谷禅师,知道命运是可以改的,于是他就反省,为什么我会一生没有儿子?为什么我没有功名?就从果上去反推那个因,找到原因他就开始改了,一开始他发愿做三千件善事,十年才完成第一个三千件善事,他中了举人。后来他又发愿再做三千件善事,求得子,他原来命中无子,因为做了善事,儿子也得到了。他一直做一直做,活到74岁。这就是“易为君子谋”,因为君子有恒心,能够改变命运。小人去卜卦,卦好他就高兴;卦不好,他就难受,陷在卦象里,就算想改过,也是三分钟热情,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命运该是凶的还是凶,他改造不了命运。孔子说“不占而已矣”,占出来对他也没有用。因此,这个“有恒心”是很重要的一个品德,是可以改变命运。无论做什么,要成功,就必须有恒。做一次、偶尔做一次和你一直在做、一生在做,甚至有的人是世世代代在做一件事,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荀子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骏马一跃,也不会达到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是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雕刻东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刻不出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不停刻下去,金属和石头都可以雕成功。因此要想做成事情,关键就在恒心,脚踏实地坚持下去。《论语正义》上说:“夫子有川上之叹,而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为其德至实,不舍昼夜,盈科后进也(就是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步步落实)。故学者始但求小德,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如水虽未出中而涓涓不息也。是以能常德行而习教事,久于其道,而忽不知入于圣贤之域。”不知不觉就入于圣贤。钱穆先生说:“有恒之与圣人,相去若远,然非有恒,无以至圣。”这个有恒就是入德之门。孔子说,见不到善人,如果能够见到不断学习、持之以恒的“有恒者”,那也就很好了。《四书解义》中说“这是孔子教人存恒心以为作圣之基也。大抵圣人、君子、善人,总不外此有恒之一心。在圣人则为至诚无息之心,在君子则为自强不息之心,在善人则为纯一不二之心。人能常守此心,即是作圣根本。”有恒心就有机会成为圣人。有一个问题顺便一提,学这一章时,大家很愿意对着四种人比较个高低,“圣人和君子”大家很容易判断,善人和有恒者也容易判断,但是君子和善人就有很大的争议了。按钱穆先生说的“人若有恒,三人行,必可有我师,积久为善人矣。善人不践迹,若能博文好古,斯即为君子。君子学之不止,斯为圣人。”按钱穆先生的说法,君子是高过善人的。宋进士郑汝谐也说:“由有常以至善人;善人者,有善之可名也。由善人以至君子;君子者,兼众善以成名也。由君子以至圣人。”按郑先生的意思也是君子高过善人。但有学者认为善人应该高过君子,相当于贤人,或者是止于至善的善人就是圣人。我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比较善人、君子谁高谁低。因为前面讲过,这两句话是孔子在不同时期说的。朱熹《论语集注》引张子的话说“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以质言。”君子和圣人是以学的程度不同来区分的,君子学而不止,最终成为圣人;而善人和有恒者是以质来说的,是谈在什么内容上学,一定是在善的本质上学,有恒就能择善固执,最终达到善人境界。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 什么是善?什么是“善人”?简单说说《论语》中关于“善人”的特点和作用。
2.什么是有恒者?善人和有恒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