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旅4:教学中的破局

2023-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山石云水树皆为生命

作为一名教师是认真备功课,还是投身于教孩子的实践之中了?

当然,做好功课的准备工作是投身于孩子教学中的基础。

这就是思维引导动作的的基础和根据。

一开始的时候总以为备课不被人认可。准确的说,备课是在自己空闲或者偷偷摸摸的准备功课,没有把大片的时间投入在准备教材的讲解之中。

理念是这样的:肯定是不熟练或者知识体系欠缺,才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节的课程讲解的准备工作。

“还是一个老师呢?!”这样批评指责的声音,有时出自己家里人或者别人与教学工作无关的生活中的缺陷而做的指责。

老师不仅教书好,而且生活也是全能手。

这样的全能手在生活中有吗?

这样就影响了备课的过程。

当时讲课也就是囫囵吞枣地看一看所要讲解的内容。

一段时间后,自己认识到这个观念的不正确性,但是改变过来是比较难的。

在家里就应该做家务。在家专研课本上的知识体系,或者是课外的延展,家人都会有意见的:学校里的工作,还要拿回到家里干,工作狂。

总是维持在教材中的例题及课本上的题的讲解。

想一想,学生遇到这样的小白老师是不是一场灾难?

自己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小白老师。

精进教学才是重中之重。在备课与讲解中,符合思维敏捷或者反应中等或者迟钝的学生的接受,才是备课的终极目标。

遇到这样的瓶颈期该怎么办呢?

焦虑苦恼,甚至自己还有大吼大叫,各种各样的情绪的背后的需求恐怕自己当时都不清楚了。

别人更不知道自己的需求。

自己的孤独感让自己走上了一条孤来独去的路。

只要有公开课,自己就主动请求听课;有公益课自己也踊跃报名;最后参加公益课,哪怕是维持纪律,自己也要不缺席。

打破常规思维,闯出独特的一条路走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