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社群死得最快,看看你中招了吗?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社群成为企业与用户连接的最短路径和最经济的手段。社群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连接的载体,像是大家都了解的知乎、豆瓣等等,今天我想要说的社群的核心关键。
1、 什么是真正的社群
真正的社群应该是什么样子?
社群不等于微信群,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有5个群体:家庭群、果粉群、奥数学习俱乐部、老乡群,公司群,到底哪个才是一个真正的社群?
我和大家一起来想下,到底具备哪几个要素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群。首先排除老乡群、公司群和亲友群,因为这3个群体虽然有相同的标签属性,但是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统一的群规则。果粉群和奥数学习俱乐部都有统一的群规则,也有相同的目标,可以通过有效的社群运营手段达到某种目标,所以这两个可以算是真正的社群。
其实社群就是通过微信、QQ、掌嗨等社交平台聚集在一起的一个群体,有相同的属性,有统一的目标。
2、社群的定位是什么?
对发起人来说,首先要明确构建社群的目的,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群?实现什么目标?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某个产品,提供某种爱好的交流机会,还是为大家的学习成长?是纯粹的公益组织或兴趣团体?还是聚集某个圈子的精英,影响更多人,还是做某个群体的情感聚集地?这个社群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呢?是属于情感型还是使命价值观型?这些最开始的决定就会影响你的受众目标及后期的运营策略。
再看看这个社群的目标人群是谁?大咖?精英?还是企业家,是一亿以上身价的还是针对中小企业?是新锐创业者?是大学生?还是罗辑思维的互联网知识型?做企业要有企业的定位,做产品也要有产品的定位,就算是个人,也要有定位,社群也不例外,而且这是做社群的关键。如果社群定位不明确,那么后续的规划和运营一定也是不清楚的,甚至都是乱的。
想要明白社群的定位,我们先来了解下社群的几个主要分类:
1产品类的社群:类似小米、苹果的粉丝群,社群里基本都是产品粉丝和忠实用户,大家关注的是这个产品和品牌;
2“同好”类社群:社群用户追求的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优越感;
3知识类社群:给社群成员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社群用户都比较关注的是自身的成长,所以看重的是社群能否有持续干货输出;
4资源类社群一般是聚集了行业精英的这样一个群体,用户在里面主要是拓展自己人脉资源,希望能达到合作关系的目的。
5合作类社群:是由直接的物质利益和关系去建立的。
6混合类社群:上述的类型都会涵盖一些,不专一,但是存在。
对社群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样的社群死的快:
1、伪社群
为什么说“伪”,因为没搞清概念,就搞社群;没理清思路,就盲目下手……这样很容易死的。的确,“群”的建立,首先源于人们因为拥有相同的诉求而聚集到一起,但并不是说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叫社群,我也经常会被朋友圈里面的朋友拉到一些很奇怪的群里。社群的组成至少要满足这三点:心灵上有共鸣的一群人的聚集;对于聚集后的规则有共同的认知;聚集后可以持续产生价值。而那种所谓的三五分钟就能拉扯个十几个人的群,不能产生价值,只能产生废话,所以并不能成为“社群”。
2、没有利益
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提前规划好商业利益,一个社群不能提供给社群成员任何有诱惑性的利益,或者不能给创建者本身带来利益,也是不能够长久的,就好比是合作关系,不能达到共赢,合作也是同样的走不远。
3、 成本太大
这里的成本主要说的是运营成本,在没有规划好社群之前就盲目建立好多社群,建立之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适合的社群人员去管理或者没有一个好的规划,这样是不可行的。这样不仅仅降低团队士气,也可能会因为社群给自身带来负面的影响。
愿你可以避开以上几个误区,打造出成功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