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独处独处你独处的时光,决定了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我热爱的独处,并非所谓孤独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1人  爱谁谁的c
学会与自己独处,人怎么会孤独

今年我28周岁,不大不小的年纪,多数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都好就是眼光高还单身的印象。

  不过这些我都不在意,也并非此文的重点。

  毕业那年,北方传统家庭的我听从了父母和亲人的建议,开始了半年的独处封闭式生活。

  每天说的话只有告诉食堂阿姨吃哪个菜。

  白天烧脑,睡前看周国平,累了嚎几首男神的rap到快断气放松。

  初秋到深冬,那段被动独处终于在春天结了两颗果实。

  我开始了令所有人满意的不大富大贵、不奔波劳碌,从工作和学历都和同辈哥哥姐姐差不多的稳定生活。     

  转眼在这美丽仍旧陌生的城市近六年,独处像雨天撑起的伞,让人踏实。

  开始的两年,勉强称作独居青年,积累了很多跨性别的生活技能和迅速强大的内心。

  独自在寒冬腊月的加班后饥肠辘辘隔窗望见情侣面对面热气腾腾吃饭而心生羡慕。

  在听见和爸妈年纪差不多的同事跟孩子亲昵而想念父母。

  啃着面包大汗淋漓拿着钳子在自己辗转几次新找的出租房拆卸木柜时看到朋友秀的好恩爱而嚎啕大哭。

  年末白天忙到飞起每晚写毕业论文持续烧脑到深夜而质疑自己走的路。

  崴脚回家的路上瓢泼大雨送走一个个躲在屋檐下有人接的路人而我只能一瘸一拐等雨停。

  我对不美好的事有一种天生的健忘能力,记不得太多那时的种种。

  可以肯定的是,我依然热爱生活,明白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抱怨大哭屁用没有。

  所以练字健身做菜学英语,也格外珍惜对我好的人,懂得在生活的独处中调侃自己寻找快乐。

  那些杀不死你的,真的会使你强大。

  后来室友一个变两个。

  加班晚回来有人留灯。

  周末有人做美食。

  给父母多打电话报喜不报忧。

  找房子搬家也不再是一个人。

  闲来和朋友们聚会。

  包里随时放伞。

  这种外力的踏实让我欢喜。

  年龄经历的增长烦恼逐渐增加。

  开始只是想逃离一个人想清楚一些事,效果显著,习惯便成热爱。

  于是只身前往零下30多度的中国最北点体会特色的“北极光”。

  凌晨4:30起床一天不练受不了的独处健身。

  27岁生日时坐一夜火车送自己一场冬天的北戴河日出。

  双休日睁开眼心血来潮买张车票说走就走的旅行。

  还有,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在电脑前安静又真心的码字。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我不是善言谈的人,也一直坚信喝鸡汤不如吃鸡腿。

  但语言确实有一种无声的力量。

  独处不同于孤独的消极。

  而是在你位于辉煌巅峰时不至于轻浮膨胀。

  在你跌入谷底时给你理性对抗命运的勇气。

  在你迷茫空虚时与自己对话充实自己。

  无论何种情绪都能泰然处之。

  更好的坚持自己的不变,去应对外界的万变。

  这样内心充盈的自己,只会吸引越来越多如你一般优秀的人。

  所以啊,学会与自己独处,人怎么会孤独。

  (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sns0211”,欢迎关注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