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03讲:批判性思维的框架
完整的思维必然有固定的框架,在审视你的思维时,你心中要牢记一个问题:你的论题、结论和论证部分分别是什么?
论题,就是引起立论者思考的问题或者分歧。有了论题的存在,后面的思考才会发生。
结论呢?结论就是立论者希望证明、也希望你接受的观点。
论证呢?是从论题到结论的证明过程。
找出论题
书中明确给出论题的定义: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论题可以分成描述性问题和规定性问题。
描述性问题: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规定性问题: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论题找出论题的目的就是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
找到结论
所谓结论,即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比如最近一直在看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一书,此书着重讲多元思维模型,也即是此书的论题。此书的结论是多元思维模型可以解决复杂问题。
讨论最多的应该是美国到底应不应该禁止枪支买卖?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他想让你相信他的结论,那就必须给出足以让你信服的证据,这些证据就是理由。
凭什么相信你?
所谓理由,就是指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
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看法,尤其当这些看法存在争议没有定论时更是这样。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如果你问他何出此言,他的回答要是“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你肯定不会满意如此的回答,而且他如此的论题没有意义。要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生活经验
我喜欢的一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被拍成电视剧《天道》,里面讲丁元英如何利用人性以及客观规律来开发一个贫困村的经济——书写了一个神话。有两段对话很值得用批判性思维深思。
丁元英说:“根据咱们的条件,咱不能和人家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硬碰,得扬长避短,拾遗补缺,学会夹缝里面求生存。咱们选择的产品必须具备几个特点,一是面向高消费阶层的高质产品,社会总需求量有限,不足以承载现代化工业流水线,达不到盈利的最低批量生产基数。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的投资规模无法形成工业流水线生产。三是比较容易掌握和传授的技术,是人都能干,不是跟人家技术,是比功夫,比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四是可以分解加工的产品,每个农户都能利用家里的房屋和院子进行生产,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白天黑夜,咱们在家里拼的就是不要命。这个市场夹缝虽然很窄,但是成就王庙村和几个发烧友是足够了”
这可以用完整的思维框架来分析这段话,这段话主要说理由与结论,论题在前文的背景中。可以说丁元英从市场、自己以及竞争者多方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可谓有理有据,让古城的能人,王庙村的村民跟着他往前冲。
韩楚风开着车说:“这盘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子。”
我的感悟
批判性思维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思考问题有一定框架,有论题,有结论,必须要有理由,关键在于你所述说的理由要由不同的维度出发。
这与最近一直在读的《好好思考》不谋而合,此书中讲要结构化思维,也是思考问题要在一定的框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