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这一生,何其浅薄
最近由于学习的任务,不得不去尽可能的拓展知识面……
了解了一群,只知其名,不闻其生的先生们。
我不想这一生,何其浅薄其中有:蔡元培,梁漱溟,晏阳初,陈寅恪,吴大猷,闻一多,蒋梦麟,梅贻琦,胡适……
由于他们每个人独树一帜,个个都有国学大师的风范,每每看到他们浩瀚人生的冰山一角时,我已然湿了眼眶……
那是个95岁的老先生,在他的批斗会上,高声呐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说,我什么都可以失去,但我的志,我绝对不能失去……
我不想这一生,何其浅薄曾有其传记记者将他与毛泽东的一次对话成为“马克思与孔子的对话……”
他与毛泽东,似乎有着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友情,他们曾秉烛夜谈,也曾面红耳赤,他或许为此,被历史掩埋,失去了一代国师的地位……
青年时期,初中毕业的他,因为一篇有关佛学的文章,被蔡元培请到北大做老师,自行将教授的印度哲学改为讲孔子……
其后在从事乡村教育实验时,他躬耕于农村,想要拾起中国丢失了的“仁”
我们传统文化的根。
他曾喟叹,中国城市工人阶级已经生活很好了,称其为“九天”,而农村百姓却生活在“九地”两者之间的差距何止千万。
他被外媒称为“中国的甘地”
他这传奇的一生,是不是从其父殉道那一刻起,便注定了呢。
95岁的老人在日记中描述,自己经常会去颐和园划船,为了运动,为了健康,或许也为了能更多的思考中国……
今天,我们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我们在寻找着我们的文化核心要素,支撑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力量,他们这一代国师的思考,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呢……
我不得而知,我只看到,细草微风岸处,闻一多一身蓝衫,在昆明街头,义正言辞的发表演讲,振奋国民之精神,
蔡元培八次请辞北大校长之职,想要为教育开启独立的空间……
梅贻琦,力挽狂澜,在西南联大,在日军炮火下维持着我泱泱中华的莘莘学子能够以教育之力,重建我大国的辉煌……
晏阳初,耶鲁毕业,回国不愿为文人武将服务,而专心投身农村教育运动,化农民,农民化,与农民打成一片,了解他们,十多年如一日,至今仍有八九十岁的老者想起他时,口里唱着朗朗的歌谣,一瞬间像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般激扬澎湃……
爱国,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古人学者,我中华教育家不胜枚举,
近代,种花家,我中华却丧失了那一根根主心骨的文化……
余诚以为,梁漱溟先生对教育的看法,可谓远见,我中华之根在儒学,在其“郑重”,若丢失了,恐无立足之地……
民国时期,曾是个在我头脑里十分混乱的年代,然,其中不胜枚举的教育家,却让我看到了那是个知识分子怀着满腔热血战斗的时代……
当其今日,我心中汹涌着的说不清楚的东西,迫使我写下来,这寥寥数语,
路儿远,吾辈当自强,
慕其中大师之风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