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中的空间感和确定感
假如你走进一间高大空旷的教堂,是个什么感觉?然后你再进入一个几平米的小屋子,你又有什么感觉?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小问题,我认为,这不光是一个心理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
走进高大空旷的教堂,人便感觉到身体舒展,感觉到活动范围大,人感到自由。这种宽阔的空间感能给人以自由的感觉。走进小屋,人会有一种压迫感,拘束感。
但是同时,高大的空间也会让人感觉到不安全感,人自身感觉的渺小感。狭窄的空间相反会给人一定的掌控感、安全感。
我要说的是,人们需要这两种感觉:空间感和确定感,空间感象征自由,确定感象征安全。
大概每个人的愿望归纳起来就是这样的,在一大片芬芳碧绿的草原上,有自己的一幢小房子。草原象征空间感,也就是自由,小房子象征确定感,也就是安全。
这两种东西,也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解读。
先说空间感。其实,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简要回答了人们在空间感上关于物质和精神的获得方式。读书万卷,在学识上可以博古通今,精神空间就比较广阔,行万里路,游历四方,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对待生活便可以落落大方,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相当于说物质空间广阔,可以信马由缰,格外轻松。说到这里,我便想到了什么是大方,怎么养成大方。大方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人见识宽广而已。大方者,阔大宽广也。
再说确定感。人们虽然追求空间感,因为那样会给人赋予自由感。但是同时,自由的同时便充满了风险,便有了不安全感,所以人们就像自由的风筝,向往广阔的空间,但是同时,若是断了线,便无所依托,要飘落下来。所以人们还要追求确定感。
确定感就好比你在一间空旷的空间,四处无所依托的时候,有人给你搬来了一把椅子,让你感觉到自己不至于被空旷感淹没,而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确定感。
其实确定感也很两个层次。一是物质上的,二是精神上的。物质上有所依托,有食物,有住所,能遮风挡雨,这是物质上的确定感。其次,精神上有人值得信任,能有所依托,能相互交流,相互照顾,这是精神上的确定感。
其实,这样的话题扩大开来,从内涵和意蕴上来看,便是一个哲学问题。人,既追求生活的无限性,也就是丰富性,同时也追求有限性,也就是确定性。
而现实中,如何从有限性发现无限性,这便是人们为了弥补生存焦虑感所生发出来的精神需求,所以人们发明了延伸精神空间的东西,譬如文艺、理想、宗教,这些精神空间的产品就是希望。你们看,其实,童话也就是另一种精神空间的产品。你从现实主义的立场上,你会觉得童话荒诞不经。事实上,童话也就是适合儿童的一种精神空间产品。而空间,即意味着自由。
然后,从无限性中找到人们的有限性,其实意味着,人们需要空间感,但是同时也需要归宿感,人类自从有了思想,就一直有焦虑感,焦虑感便意味着如何安顿自己的灵魂,虽然空间无限大,但是人自身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渺小的自己在无限中缺乏归宿感。越是广阔的空间,人越是容易感到孤独感。所以说人们为什么会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呢?外面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他要想着落叶归根呢?所以人终究是矛盾的,他毕竟还是想要给渺小的自己一个心灵依托。落叶归根何尝不是从有限性追求无限性然后再回归到原点的一个过程?
总结来说,人的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无限的空间感中的确定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