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堂主行动营成长励志想法

不好意思!我正在用你看不上的知识成长

2019-07-05  本文已影响11人  鱼堂主

关注【鱼堂主】有牌面,一起逆势成长

前两天,有个网友发信息给我,请教快速成长的修炼方法。

我把经验总结分享给她,需要持续积累、长期输入、坚持行动等等。

过了3秒后说:这些我都知道,你进步这么快,不可能用这么低级方法吧。

我说:

不好意思, 我正在用你看不上的知识成长。

绝大多数人判断知识是否有用,都是希望那个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得到新知识的时候,瞬间自己就能脱胎换骨。

感叹现在的人不识货,在这个速成的时代,人人都在追求秘籍。总觉得自己这么聪明,要配得上更好的方法。

帮助我成长,是那些简单到人人都知道,以至于太长见被忽略的知识。太常见到不敢相信真的有用,而且如此简单。

成长过程中,我们终要对曾经看低的、误解的知识低头。

1、

人的每次后悔,都来自对当初的假设选择

现在觉得有用的道理,原来很早就听过了

“当初要是……”

这个句子几乎被每个人用过,后悔来自对当初的假设,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结果。

来深圳10年有无数个“当初要是.....”。现在这样想的次数少了,知道人生没有假如,心里还是暗恨错过的机会。

刚来深圳认识不少各行业人,其中有个做理财经理。2009年他让我长期定投指数基金,说坚持10年就可以在深圳买房了。

账户都帮我开好了,只要每个月存一部分工资就可以,他知道我每个月不存也会花光。

2012年我从国企出来,朋友让我跟他做净水器业务。

当时觉得自己积累不够,去了一家工作做管理岗。虽然做的还可以,那也要看相对于谁。直到3年后才理解业务的作用,好处是没有上限,只要你拿到单子就有提成。

做公司管理工资的上限,明白这个道理已经是2015年。

朋友这3年在深圳买房安家,我才从固定工资,变成没有底薪的业务。

用两个我的真实案例,希望让你看到。后悔是对当初选择的假设,做不一样选择,整个人生可能会有不同结果。

单纯的后悔没有意义,我一直在想除了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去做哪些选择。

不是不能后悔,只是不能只停留在后悔层面。

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避免以后犯同样错误。

最终得到的经验是,“以为这些事跟自己没关系”。

2、

以为那些知识跟自己“没关系”,是最大的错觉

当初朋友讲的内容,根本就没听进去。

虽然当初都极力劝我,但我自己的反应是,我觉得你说的都对,但,这好像跟我没有太大关系。在深圳买房怎么可能,没有底薪去做业务该怎么生活。

毕竟,我又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你可以做的事,不一定我能做。我还是安心做好我自己的该做的工作把......

当我想明白这个逻辑之后,背后的汗已经吓出来。

仅仅是“因为某些观念跟自己无关”,就可以让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而我一直活在自己觉得恰当的世界。

如果仔细想,这个道理很简单。

你觉得有些观念,即便觉得与自己有关,它也不一定会起作用;

要是反过来,如果你觉得与你无关,那它一定不会起作用。

我经常跟朋友讲,去做一下试试,反正你又不吃亏。比如经常让朋友看书写作,他们会觉得自己又不是作家。也不一定能写出来效果,经常各种理由推脱,没有时间,没有基础,没有积累等等。

套用一下上面的话,就算你觉得自己有能力,也不一定真的能写出来名气。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应该写,那肯定在写作没有发展。

根本没有给机会尝试,活在自恰的狭隘世界。

有些人做事,总是希望别人给他一个确定结果,做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才会去行动尝试。

过了半年,他们看到有人通过写作赚钱。又回到了上面那句“当初要是……”。

自己错过的不是赚钱,是放弃一个世界的入口。

3、

“没关系”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

觉得那个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我们不太敢想象,那些身上没发生过的事。自己没有经历过,就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

从武侠过度到看网络小说,10多年的老书虫。世面上不同类型的小说,基本上都看过了。讲起不同题材的套路,都分析的有理有据。

一起看小说的书友,跟我说“要不要咱试试自己写,反正套路都熟悉了”。

我说:就我们这学历,还想写东西,算了吧,跟我们没关系。

这才过去几年又开打脸,自己居然把写作当成第二职业。现在才反应过来,“和自己没有关系”是最大的错觉。

错的有多离谱,居然真的相信跟自己没有关系。

后来我看到心理学词“自证预言”,经常说的话并且相信,按照说的去做就变成真的。

说自己跟写作没有关系,要是能主动吸收那个观念。按照这个观念指导去做,那就“已经跟你有关系”了。如果把自己排除在外,从来没有接触了解过,让自己相信没有关系,这个自证预言就真的也会实现。

就算去做也不一定做成,有都人写了好久都写不好。

即便做不好也没关系,没有人在一开始就能做好,所以,拼命去做就是了。有用的知识不在意,它就真的没用。不是因为不理解道理,而是想要完全理解之后再行动。

这样的观念,人关在自恰世界里,永远出不来。

很多苛刻的要求,觉得自己做不好,都是自己添加的。

最要命的是,很多重要的观念会伪装成“让你觉得它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样子。

让你错过自己又不知道,所以多做尝试。

想象这个观念知识吸收,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4、

有没有让自己不错过机会的方法

每个人的经历都有错过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错过,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

不经历变成教训已经难能可贵,更希望帮自己教训总结的方法论,也分享给你,让我们把“错过”变成另一种财富。

方法一:先找个有类似机会的人

事后的总结很简单,因为有差距对比。

后悔是因为看到结果居然是好的,当初没选择做是因为不敢相信。不想后悔遇到,又不敢肯定怎么办?

我的方法就是找个人,有没有在这样的机会下做成事。

比如写作机会,你不确定可以在网上看看,有没有人靠这个做出一番事业。

你看到有人做到了,甚至是不如你的人都做成了。这些都会给你很多信心参考,毕竟有人做到了已经。

方法二:开始行动就是改变

从小到大听过多少至理名言,教我们如何应对生活。但是有多少话,你真的听进去了呢?

最近我经常反省,发现自己犯过的错之后,才记得原来早就听别人讲过的。

大部分时候,没能做成事,不是因为不理解它的道理,而是太想要完全理解,最终没有走出第一步。

想的多没事都能想出事,很多人总希望自己准备好在去做。

现在不去做,以后也不可能去做。

没有人开始就弄清楚所有事,我经常跟朋友说,如果知道自媒体这么难,我根本不敢开始做。

如果认可一个道理,暂时又无法透彻地说出原因,那就不要纠结,赶快去行动就可以了。

只要你行动就战胜90%的人,开始践行,发现真理就是过去忽略的道理。

方法三:先开绿灯,不妨先吸收

人停止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封闭了对新知大门。

无知和好恶是改变升级的阻碍,学习一个东西会根据情绪判断,喜欢某个老师就认真学习,不喜欢就连带课程一起排斥。

很多机会就是会从你身边溜走,不论你喜欢与否。

真正进步的人,都是听的进去别人的话。

不是说别人的话一定对,而是听进去不同的话,会先按照方法去做做看。方法对了收益自然出现,方法不对也能尽快做出调整。

没有人真的傻,遇到不对劲肯定有改进。最怕的是自我欺骗,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

方法四:产生联系,反复琢磨

经过上面的几步,是否是机会的判断已经明了。

很多时候不是放过机会,而是对新领域困难的放大。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一点经验都没有。做不好是正常的,也不必多想,拼命做就好。

先让这个机会和你产生联系,它不是在“没关系”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的联系,有人已经做到了。你尽管跟着做就好,反复琢磨尝试。

感觉没关系,如果不花心思去了解,醒悟的时候已经后悔。

不能只是听听而已,要用实际行动去检验。

很多觉得没关系,简单的道理,离我们很远,它们只跟不去做的人远。

面对新观念、新知识的时候,不要先让“与我无关”的想法占据大脑,不放先主动吸收,按照那个观点去做一下。

最后我想说,有些机会并非被错过会,其实是自己主动放弃的。

感觉没有关系,就不花心思学习,等反应过来才知道,错过了重要机会。

不要让自我活在自恰的世界里。

-作者简介-

鱼堂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思维力创办人。

90后行动者,爱思考的青年聚集地。

一起成为有态度,能行动,会思考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