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成长,谁是第一责任人?
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985有两所:北师大(20)和华师大(32),211有9所:上面两所加上华中(43)、南京(63)、东北(65)、西南(76)、华南(102)、湖南(102)、陕西(110)。括号内的数字是某机构排名的中国最好大学榜,这些数字不一定准确,但也足以说明国内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城市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几乎是看不到的。曾经在特殊时期撑起中国教育一片天的优秀的中师生群体逐渐老化、离开一线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开始走上讲台,承担起振兴中国教育的责任,尤其是2001年以来大学扩招、无底线升格之后,各地曾经的中等师范相继跻身本科院校,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各地教师招聘现场,大多数教师仅仅经历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就完成了“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经过短短几天的岗前培训直接进入实战,能胜任自然是好的,不能胜任也要坚持至少一个学年,因为学校并没有“替补队员”。而一旦投身繁杂的教育教学事务,“没时间”逐渐成为不读书、不成长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新加坡严格而复杂的职前培训和招聘体系(感兴趣的可问度娘,在此不再赘述),真的是被震撼了,这样的机制是从精英中遴选真正热爱教育的一批人成为老师,从根源上解决了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倦怠、师德师风问题,完善的职前培训让每一个新教师以专业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
人家的机制再好也是人家的,无法复制、无法照搬,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从身边的青年教师身上,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自身发展的迫切愿望,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速度并不乐观。
对一线教师而言,优质课等各种赛课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磨课”对教师而言是一种痛苦的成长过程,更确切地说磨的是“人”而不是“课”,无论对于导课的人、还是讲课的人,都是一种从精神到肉体的折磨。其实,我一直觉得“磨课”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大多数情况是在训练表演,讲课者需要将导课者或导课团队的意愿表演出来,悟性好的老师在磨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或许能成就一节好课;悟性稍差的老师在机械操练之后,运气好的话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拿到一纸期待的证书。
赛课结束之后又怎样呢?很多青年教师讲完课之后如释重负。回到自己的讲台,也就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卸掉”磨课”的疲惫,鲜少有人认真反省回味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得失,更不用说自觉形成文字保留和固化下来。于是,学校领导要听课,或是又获得讲课机会时,仍然是手忙脚乱、急抱佛脚,上出来的仍然是原生态的课。这样的过程往复循环……教师的成长缓步慢行,或干脆原地踏步。
那么青年教师的成长,究竟靠谁?其实,若是自己不觉醒,自己不栽培自己,而总是依靠外力,那一定是走不远的。
怎样才是栽培自己?很简单,做到三个“研究”想不成长都难:
第一,研究备课。备课是教师将课程与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需要花时间琢磨的,琢磨课标、琢磨教材、琢磨学生……但很多年轻人不肯花这些时间,宁愿多快好省地抄教参、网上下载,备课不是为了上好课而是应付检查,上课的时候拿去照本宣科。须知,再好的教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一成不变地实施,因为学生鲜活的,哪怕做100种预设,学生仍会有第101种生成。如果备课不做研究,日常上课是很难保证效益的,遇到讲课机会自己也很难备出像样的课来。
第二,研究问题。教育教学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复杂工程,勤奋而急切的年轻人经常会向身边的老教师讨教问题解决方法。这是好现象,但仅仅问方法还是不够的,一定要问“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而不能那样处理?”因为“为什么”是“道”、“怎样做”是“术”,有道无术是空谈,有术无道走不远。而有些年轻人是将问题交给时间来处理,一节课40分钟过去下课了就不用面对问题了,一天下班了孩子们离开校园了终于一切过去了。若是年轻人每次遇到问题都抱着研究的心态,尝试一切方法解决,百思不得其解时再向外讨教,事后再记下一篇随笔,那么每一个问题解决过程都会成为个人的一个生长点,长此以往地坚持,教育智慧自然厚积而薄发。
第三,研究理论。目前中国的教育一面百方诟病,一面百家争鸣,很容易让一线教师迷茫不知所措。那还是认认真真安安静静读几本专业书籍吧,从苏格拉底、卢梭、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个人认为没有“等”)的著作中寻找教育的本质,从欧美教育专著中寻找教育的方向,从当下名师专著中寻找教育的方法。年轻人大多不喜读理论,艰涩难懂是原因之一,急功近利是另一个原因。没有理论的支撑和指引,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本之木。
简而言之,个人成长不应该靠领导“逼迫”,更不该靠职称“诱惑”,除了自己,没有谁理所应当为你的成长负责任,似乎也没有哪个名家名师是被逼出来的。梦想中的各种专业证书、获奖、职称都是个人成长的副产品,水到渠成而已;工作中每日的一地鸡毛也真的需要用“自觉主动成长”才能应对自如。
若仍然无法界定何为“自觉成长”何为“被动成长”,试着自问这几个问题:1.我在备课上花了多少时间?2.学校不布置的情况下我自觉写过几篇超过1500字的随笔或反思?3.我自费买过几本教育教学类书籍?4.我计划在几年内成为学校、区域学科领域的佼佼者?
“没时间”只是借口而已,弄明白“为谁成长”和“为什么成长”才能真正厘清个人成长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