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文学两性情感读书

吵架时,别发信息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18人  林双

01

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两个人之间产生误解,其中一个人发信息解释,结果越描越黑,引发更大的争吵。朋友S对此深有体会,有时候她与老公因为前一天晚上的小事不开心,S是个急性子,非要把事情说明白,上班时间微信对方,一字一句地理论。老公工作忙时不回复她觉得对方不在乎她,老公简单回复她觉得是敷衍,老公回复多了她又觉得其中有些语词不恰当然后引发其他的不开心……总之,有情绪时进行文字沟通,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之相对的是每次他们微信沟通不开心,晚上回家吃吃饭说说话问题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科技渐渐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遇到问题时,我们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它着实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可在沟通方面却容易发生“越描越黑”的效果,事倍功半,与效率的追求背道而驰。《高难度对话》这本书告诉我们,在高科技时代,怎样沟通才更有效果。作者迈克.贝克特尔是一名金牌培训师,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2500多场研讨会讲座,在此前,他还曾写过《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不为他人抓狂》等畅销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读到的见解。这本书以沟通为主题,像哆啦A梦般为我们提供了12个实用的工具与技能。针对信息社会下的文字沟通,给出了自己鲜明的建议,他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们我们在吵架的时候会发信息?吵架的时候发信息为什么会产生问题?怎样利用科技工具进行更好的沟通?

02

发信息解决问题,在表面上看可以满足效率与安全两个需求。由于信息的即时性特征,我们可以随时传递自己的观点。哪怕对方拒绝开门、接电话,只要手机开着,我们就可以很快地传递表达。同时,发信息解决问题避免了面对面沟通,我们不必在意对方是什么反应、我们是否有能力招架,手机成了保护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缓解社交恐惧症,躲在手机后面,我们有勇气大胆地表达,或真诚、或伪装、或无所顾忌。

可信息沟通在时间上的效率往往以接受者对文字的误解为代价。在《高难度对话》一书中,作者发现“有研究显示,人们沟通中的信息只有7%是通过语言传递的,38%是通过我们的语气语调,55%是通过我们的肢体语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些年来微表情、微动作等研究领域的大火。以此推论,当我们使用电邮、微信、短信等工具发送文字时,我们是失去了93%的有效沟通,正如古语所讲“问不尽言,言不尽意”。比如,当朋友S收到老公发送的“对不起”三个字,少了语调与肢体语言的杂糅,她常常接受的信号是对方简单的敷衍,总会觉得道歉不够真诚。

这又引发另一个问题,简单的“对不起”三个字,为什么S接受到信号是负面的敷衍,而非真诚的道歉呢?我们面对很多问题,都倾向于消极反应,比如当得知幼儿园虐待儿童事件时,我们的头脑不容易理性地告诉自己这只是个例,而更倾向受害妄想。这些消极并非个人问题,具有生物学基础。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很小的区域叫做杏仁体,当杏仁体捡拾到了负面体验时,它就会立即将其发送至长期储存区;但是对于积极的体验,我们必须持续关注它12秒以上,积极信息才可以被储藏起来。我们不得不悲观地承认,从生物学角度,人类天生就容易更悲观。这就注定了,在面对一份客观信息时,我们更容易从悲观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当我们接收文字讯息时,本能地把它解读成不好的,进而引发误会。

文字信息看起来可以效率地解决问题,实则造成解释与误解之间的往复循环。文字成了挑刺的援引,小事化大,危机重重。效率变成了拖沓,安全演化成危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文字信息,就是这块石头。

03

人与人之间对话越具有挑战性时,越应该面对面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综合语言、语气和身体语言三部分,使对方准确地接收自己表达。在面对面沟通时,我们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诚、委屈或无奈,强化文字的表达效果。如同电视剧中的对白,合适的背景音乐总能恰到好处地感染观众的情绪,与苍白文字效果大相径庭。同时,我们也可以综合这三个因素,更精准的感知对方所想,发现对方的真实情感。通过面对面沟通,在交谈的一来一回之间,更加顺畅。

发信息等远程沟通方式看似效率,可这种不解决根本问题的付出毫无功用,甚至引发负价值。而有点笨拙原始的面对面沟通可能稍需精力与勇气,但产生的效果却非远程沟通所能达到。就像我们买衣服不能只看价钱还看质量,在对话棘手时,面对面沟通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很多时候,花多少精力付出,才可能有多少回报。事业如此,情感亦然。

而激发勇气的过程,也是直面内心的过程。

04

人们常常抱怨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疏远。科技成为罪魁祸首着实冤枉,当菜刀切到我们的手时,我们该抱怨的不是菜刀,而是使用它的人。对待科技也是一样的道理,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只是工具,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应该源于我们如何使用它,而非其本身。很显然,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面对面沟通的替代者,造成这种困局的正是我们自身。

科技的价值在于加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代替沟通的工具。是时候给笨拙的生活方式留下一点空间了。在旅行中少拍一些照片,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新奇的环境中,习惯呆在镜头后面,我们就会错过许多精彩的瞬间,脑中的记忆远比照片录像更加深刻;在吃饭的时候把手机放到一边,与家人交流一天的所见所感,让家人感受到,除去不得不的奔波劳碌,我们愿意花心思照顾他们的感受,他们才是我们心中最重要的人;遇到问题时,首选面对面交流,视频、电话次之,真诚是一把万能钥匙,但使用的前提是对方可以准确感知我们的真诚。

回归原始,或许可以更好地出发。

(林双,喜欢读书、晒太阳和骑车,早睡早起每天午觉的现实主义者,在朝九晚五中浪迹天涯。2017年的最后半个月,要愉快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