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喧嚣
2017-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胡撇
这里的一切要靠听。
在和平里砖角楼胡同的一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楼里,是北京无线电协会办公的地方。这里平时门庭冷落,偶尔有人进出,都是来报名考试的。
他们报考的是业余无线电操作能力验证,通过考试可以得到一个证书,能够合法操作相应的业余频段电台,满十八岁的人还可以自己申请设置一个合法电台,得到一个全球唯一的呼号。
在这个看不见的世界里,这些拥有了合法身份的幽灵,有一个让人费解的名字——火腿,意译自英文单词“HAM”,当然也有人音译成一个今天无法显示的词。这个人群被称作“火腿族”。
他们是一群无线电爱好者,但为什么被称为“火腿”? 百科资料显示:在上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一个业余无线电社团成员为亚伯特.海曼(Elbert.S.Hyman)、巴伯.兹美(Bob Almay)和佩姬.莫瑞(Paggy Murray)三人,开始他们用三个人的姓来作为电台的呼号——Hyman Almay Murry,后来觉得名字实在太长,把呼号拍发出去麒麟臂也扛不住,于是又改为取用姓氏前面的二个字母,而成为HYALMU。
HAM朗朗上口,地球人都这么觉得。那么火腿族每天都在干什么事呢?用他们的行话说叫“通联”,就是通过电台联络,通俗讲就是拿对讲机聊天。这聊天的重点不是聊什么,而是聊的距离和话音清晰度,越远越清晰越好,高段位的火腿能够用短波电台聊到老外,即国际友台。
有聊的就有听的,毕竟公开的无线电波通联相当于拿大喇叭在广场上聊天,其他有接收设备的同好都可以听到。由于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方发射,而且业余无线电通联规范有相应的约束引导,绝大多数人“只能”守听。
在火腿成一定规模的城市,还有相应的中继台,可以扩大通联的范围,得以让更多的人通过无线电波建立联系,这样人更多更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