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X简书|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哲思散文

时光深处的乡愁|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29人  潋滟的芳华
时光深处的乡愁|我的视界 我的中国

时光深处,缕缕乡愁。

滇南一隅的小镇,是我的故乡,虹溪。

人杰地灵的小镇,以彩虹和清溪命名。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有着虹溪春水,螺峰晚照,芦渚秋月,花山烟雨,北岗樵唱,南亩农耕,鸡洞仙踪,龙池灵运等八大美景。有魁星阁,藏书楼,文笔塔,文庙天子台,三代一品封典牌坊等文物古迹,更是清末巨商,红顶商人,钱王王炽的故乡。

我是土生土长的虹溪人,在这个有着诗情画意名字的小镇无忧无虑的长大,度过了最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曾是一个烤烟名镇,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里,家家户户都种植烤烟,记忆里整个虹溪坝子,都是一望无际的烟地,农民们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烟叶成熟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烟编烟,田间地头,一片欢声笑语。烤烟时节,空气里都是辛辣的烟叶香,金黄的烟叶映照着人们开心的笑颜,这是汗水浇灌出的金色植物,致富之路。

记忆里故乡的季节总是五彩缤纷的:春天里开满田埂的五颜六色的野花,村前山后灿若云霞的桃李杏花。夏天里蛙鸣阵阵的池塘,树上有知了在声声叫着,风中飘来荷花与莲叶的清香。稻谷成熟时,在初秋时节,黄灿灿的稻谷点头含笑,热浪带着稻香扑面而来,我和小伙伴们在收割过的稻田里摸泥鳅,捉鲫鱼和小虾,追逐打闹着,泥巴裹满全身,笑声却传出很远。瓜果桃李粮满仓的村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冬天很少下雪,冬日里也有明媚的阳光,村民们种上青翠的麦苗和油菜,偌大的坝子,一片绿色的海洋,然后待春风吹来,金黄的油菜花开了,麦田又成了黄绿交织的魔毯。

春去秋来,我们一天天长大。

我在村子里读的小学,学校就在松坡山下,松坡山上有文笔塔。巍巍高塔,郁郁苍松,那时候年幼,并不知文笔塔的文化底蕴,也不懂塔身“天开文运”四个大字的寓意,只是听得文笔塔的许多故事和传说,那些曲折而神奇,甚至凄美又诡异的民间故事,在我心里震荡,生出许多美好的幻想。每次和小伙伴们去塔下游玩,总是忍不住要爬上塔去看看,好奇塔里会有什么,神仙妖怪?还是传说里的各种稀奇古怪?其实塔里空空如也,只有塔顶的露出的一角天空,蓝天白云,白云悠悠。

中考后,就读于弥勒三中,这所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悠久的名校,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求知若渴的我如鱼得水,徜徉在书山题海之中。求学的年月里,追随着前辈们的足迹探幽寻古,我踏遍了虹溪镇的每一条街道,常常走过三代一品典封的牌坊,也眺望过藏书楼的余晖。天子台上,棂星门里,百年古清香树下,无数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的莘莘学子们,踏上了走向未来的第一步。

成年后,故乡渐渐远了,渐行渐远,虹溪,仿佛成了一个烙印,深深的印在生命里,那是我人生的来处和起点。无论走到哪里,总是乡音未改,偶尔说话,总会遇到惊喜的询问:你也是虹溪人?我更是开心的回答:是呀,是呀,咱们都是虹溪老乡!一时间各种攀亲问候,乡音叙旧,倍感自然和亲切。

对故乡的眷恋太深,有时午夜梦回,又见亲人,醒来总会想起故乡的小镇,家中的小院,院中几树桃花,灼灼娇艳,桃花树下有我风华正茂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夫唱妇随,眉眼含笑,你挑水,我浇菜,年幼的我们在身旁追逐打闹,惊起一群翩飞的彩蝶......那是最好的岁月,也是最好的时光!

故乡,终是成了一缕乡愁。

可喜的是,如今,小镇日新月异,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拆迁改造,旧貌换新颜。这里将成为滇南最大的花卉基地,打造成民族特色旅游古镇。这片我深深热爱的故土,将有四季鲜花常开不败,八方宾客争相来访。想象一下: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朝雨初霁,碧光含柳,夕阳映雨,红焰泛桃。远山青翠如黛,草塘波光潋滟,沿着青石板的街道走一走,看一看虹溪春水的梦幻,观一观螺峰晚照的壮丽,赏一赏花山烟雨的浪漫,品一品芦渚秋月的清远......

人生至此,足矣!

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经深深镌刻在灵魂深处。

太平盛世,国富民强,这是最好的时代。

文化名镇,大美虹溪!

https://www.jianshu.com/p/5510d62f613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