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学实践论(8):【认知视角】初阶训练注意事项
初阶训练虽然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有的人甚至不用专门花时间训练,只要在阅读上一小节内容的同时进行如法观照,当下就可以清晰地照见自己生命中无形无相、鲜活灵明的视角。平时只要记得提起觉知,那么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照到视角——因为,那个能够观照的,不正是视角本身吗?
一切皆是如此地直白,以至于笔者原以为这是人人皆可以做到的事,但是一位修行了很多年的朋友,在读了很多视角系列的文章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去观照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的视角,所以这让笔者意识到,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已经习惯了使用大脑进行思考的现代人来说,“简单”反而变成了最难的事。因为,当下的直观、观照、体会等,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停下大脑的思考,不要以思考来认知视角。否则永远会当面错过。
如何停下大脑的思考呢?很简单,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当下,集中于当下的看,当下的听,当下的感受,当下的觉知。
然后就可以静静地体会,看,就是视角,听,就是视角,感受,就是视角,觉知,就是视角。
注意,体会的内容,不是外在的事物,不是看的对象,不是听的对象,不是感受的对象,不是觉知的对象。而是单纯的看、单纯的听,单纯的感受,单纯的觉照。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办法,仔细地体会、体认,【我】就是视角——鲜活灵动的生命视角。
有人也许会说,佛教中不是说“无我”吗?
注意,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我”或者“无我”,都是视角。
视角是单纯的,因为视角所强调的,不是呈现在视角中的人、事、物,而是能够呈现诸多人、事、物的视角。
甚至这里所说的生命视角,也不是对于人、事、物认知的角度,而是能够呈现出人、事、物的这个能呈现的本体、本源。
初阶训练,只需要清晰地体会、体认到这个本体、本源的存在,就可以了。
而且这种体会、体认的方式类似于我们对眼睛存在的体认——我们不需要直接看到自己的眼睛才能体会、体认到眼睛的存在,只要我们正在使用眼睛清楚地看着各种事物,那么眼睛就必然是存在的。
对于视角的体认,只不过更深了一步——眼睛仅仅是“生命视角”的其中一个“窗口”,眼睛本身并不是看见各种事物的主体,而只是主体感知世界的感官工具之一。对于这个主体,我们通常自称为“我”。而在视角学中,对于这个主体,我们将其称之为“视角”。
所以,我们常说的“我”这个生命的主体,其实就是视角学中所说的视角——生命视角。
而当“我”的智慧境界升华为“无我”的时候,“视角”亦同时升华为“超级视角”。不过,这已经不是初阶训练的内容了。
怎么样,您的初阶训练完成了吗?完成了的话,我们就一起进入下个阶段的训练吧。